一品小说网 > 我真的不会做菜 > 第九十六章 宋诩的希望

第九十六章 宋诩的希望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明弘治年间,HT县,一间待定的院子内传出一声惊呼:“父亲,您回来了?”

    苏子放看向发声处。

    一个约莫二十多岁的青年恭敬地深揖,顺势下蹲,两手齐按地上,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先跪左腿,后跪右腿,头及地叩首。反复三次,才抬头看向门口方向。

    那里站着一个神色坚毅的中年儒生,一身青衣,上着一顶四方平定巾。唇须和颔须修理过,显得格外威严。

    这应该就是宋诩了吧?

    那个青年人大概是他的儿子宋公望了。

    “公望,起来吧!几个月不见,你比我想的更加稳重了。”

    宋诩开口证实了苏子放的猜测。

    “全凭父亲的教诲。”青年闻言起身,上前搀扶住门口的身影。

    “不碍事,咳,我还没有那么虚弱。”

    话音未落,又是连咳数声,“咳咳,这次寻访的距离不多,咳,所以,提前回来了。”

    “父亲!”苏公望惊呼出声。

    “路上偶感风寒,咳,你去抓几副药来就好。咳咳,我还要将这次,咳,搜寻到的方子记录下来。”

    宋诩挥挥手,示意宋公望不要管自己。

    宋公望见到宋诩这样坚持,到嘴边的劝慰又硬生生咽回肚里。

    他知道宋诩的性格,既然已经说了出来,就一定不会改变,摇摇头疾行去找熟悉的郎中开药。

    苏子放没有跟上前去。

    比起明中期的百姓生活,他现在更关注这位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华夏古代饮食史的人。

    宋诩看着儿子离开,当下也不耽搁,取下身上的包袱走进书房。

    书房内,硕大的书架对的满满当当,条案上摊开的全是书籍,苏子放扫了几眼,只认出是养生、种植、畜牧的书籍,里面的内容就一点都看不懂。

    宋诩坐回桌边,先细心地在摊开的书籍中夹入光滑的木片,将其全部合上放在一边。再摊开包袱,取出藏在其中的两本泛黄的古书。

    捧在手里小心的翻阅着。

    “咳!”

    “咳咳!”

    一时之间,屋内除了翻书声就是宋诩咳嗽的声音。

    苏子放沿着书房走了一圈,发现屋内藏书大多是烹饪、酿造、种植、畜牧相关,不由生出敬佩之心。

    能在一个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年代沉下心研究农学的人,绝对是真正的心怀天下苍生。

    苏子放打量书房的时候,宋诩突然动了。

    他把手中书放在桌边,小心地从身后取出一刀宣纸,上面一摞已经写满字迹。

    宋诩把写有字的宣纸放在一边用镇纸压好,开始在最新的纸上誊抄刚才拿出的书本上的内容。

    “鲳鱼,宜为羹、宜辣烹、宜油煎、宜糟、宜日暴。”

    苏子放看在眼里,扭头看向放在一侧的宣纸,最上面赫然写着《竹屿山房杂部》。

    他不敢想象,一部记载着百余种饮料制法、四百余种蔬菜菜谱、近百种粉面制品的饮食著作居然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完成的。

    宋诩看不到苏子放的震惊。

    他面前仿佛只有一本待抄的书和一张抄书的纸,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父亲,该吃药了。”

    宋公望推门而入,手中端着一碗褐色的药汤,声音很轻,怕打扰到宋诩。然而宋诩却仿佛没有听见一般继续誊抄翻阅。

    手中笔走龙蛇,宣纸上浮现出一行行松墨字迹。

    “石首鱼……”

    “鲑鱼……”

    “乌鱼……”

    一个个食材的名字被写下,适用的做法被一一列举出来,宋诩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父亲!该吃药了!”宋公望走到桌边将药汤放下,再次提醒道。

    “咳!咳咳!”宋诩停下动作,咳嗽两声。抬眼看着宋公望,露出欣喜。

    “公望,你看,为父这次从私人藏家借来一本善本,上面有各式鱼、鳖、螺的烹饪方法,是近些年来见过最全的一本,主人知道为父,借一旬只要半吊钱。”

    宋诩激动地扬起手还想再说,却被宋公望抢先打断道。

    “父亲,这些医食农耕的书您都已经抄了上千本了,什么时候才是个头?难道这天下每有一本农田书,我们就要抄一本么?”

    “您为了抄书,今年已经外出四回,第一回伤了腿,第二回伤了腰,如今好不容易修养好,又惹上风寒,我真担心您有什么意……。”

    宋公望说到一半,意识到自己这话不妥,闭上嘴低头站在桌边等待训话。

    ……

    良久,宋公望才听见宋诩的声音响起。

    “公望。你长大了!”

    宋诩看着手边的药汤,端起试过温度后一饮而尽。

    “为父知道你在想什么。”

    “你在想,为何为父不愿去考取功名?为何偏偏偏丢下圣贤书来看这些农桑小术?为何会选择研究牲口?”

    “孩儿不敢。”宋公望瞬间低下头争辩,可飘忽的眼神依旧出卖了他的迟疑。

    “为父问你,唐朝贞观名相魏征有一句名言,你可知道?”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没错。”宋诩放下药碗,指着身后的书架,指着桌上摊开的书籍,指着镇纸下叠放整齐的宣纸,指着墨迹未干的毛笔。

    “何为舟?江山社稷!何为水?民也!”

    “大乐政通仁和,小乐衣食无忧。”

    “百姓的生活其实比你想的要简单许多,有衣穿,有饭吃,就会天下太平。”

    “为父知道你觉得自己是读书人,不愿意跟着我去各地游历,可是你不知道,这天下,终究不在庙堂,而是天下百姓。”

    这些理论苏子放听过许多遍,再听也不过是加深记忆。

    可是在宋公望这里,宋诩的话不啻于平地惊雷,和他一直以来梦想的生活有些偏差,让他有些失神。

    “你既然想为官,为百姓做事,那为父便问你几个问题。”

    “若你为华亭知县,可知华亭境内田壤分布?水田数几何?农户几何?渔户几何?”

    “我……”宋公望欲言又止。

    “你不知道!”宋诩摇摇头。

    “为父再问你,若你为华亭知县,这春夏农事该如何安排?豚犬家禽该几时饲喂?几时出栏?”

    “我……”宋公望吞咽下口水,无言作答。

    “你还是不知道。”宋诩语气变得低落。

    “那,你知道,为父的希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