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七章 吃螃蟹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新鲜捕捞的螃蟹是青色的,蒸熟的螃蟹却是金黄色,这让周福觉得不可思议。他转头看了看灶台上的蒸笼,然后惊奇道:“这螃蟹到底是蒸出来的,还是用油炸过的?”
听到这话,马县令面带笑意的解释:“公子有所不知,这螃蟹不论做法,只要是熟了都这个颜色。”
“只要做熟就是这个颜色?”周福沉吟着的打量着面前的螃蟹:“河里的螃蟹见过不少,做熟的这还真是是头一回见。”
“那是关中没有吃螃蟹的习惯,今天就算让你长见识了。”赵启明看到金黄的螃蟹就已经迫不及待,不愿意浪费时间探讨螃蟹的颜色,便拿起筷子递给了徐少监:“徐少监以前也没吃过螃蟹吧?”
“惭愧。”徐少监见赵启明亲自递来筷子,便赶紧起身接过,然后笑着道:“在下孤陋寡闻,来江都之前都不知道螃蟹能吃。”
“我也没听说过。”周福豪迈的拿起筷子,充满信任的说道:“但兄长是出了名的会吃,既然连兄长都如此期待,这湖里的螃蟹肯定有过人之处。”
说完这话,周福便伸出筷子,但是面对着金黄的螃蟹,他却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于是又为难的看着赵启明。
徐少监显然也有同样的困扰,但他比周福要稳重些,不知道螃蟹怎么吃就没有动筷子,还客气的朝赵启明伸手道:“小侯爷先请。”
“那我就不客气。”赵启明根本也没打算客气,连筷子也没有用,直接伸手抓了一只螃蟹过来,熟练的解开捆绑着螃蟹的稻草,然后就在徐少监和周福的注视下,开始徒手分解。
螃蟹从蒸笼里拿出来很快就放凉了,蟹壳和蟹肉很容易分离,关键的步骤是内脏的清理。
这渔家没有准备工具,赵启明只能徒手剥开蟹盖。
在此过程之中,周福和徐少监都认真的观察着他的动作。
为了让他们学会拆卸螃蟹的方法,赵启明清理内脏的时候动作很慢,以便没见识的北方人能看的更加清楚。
内脏清理完成之后,蟹黄就出来了。
正如马县令所说,现在不是吃螃蟹的好季节,蟹黄呈现出淡黄色,看上去不算鲜亮,但好在还算饱满。赵启明卷起袖子直接下嘴,猥琐的对着蟹黄吮吸,然后眯着眼睛仔细品尝。
看着他享受的样子,周福坐不住了,眼巴巴催促道:“怎么样,味道如何?”
赵启明若有所思的品尝,然后欣慰的答道:“吃起来有点像蛋黄,但是要比蛋黄要柔和,味道还不错。”
“意思就是说,比蛋黄好吃?”周福很喜欢这个直观的对比,确定是比蛋黄好吃的东西,他便再也没有任何的犹豫,抓过螃蟹就开始剥。
“徐少监也吃吧。”赵启明在剩下的蟹黄上点了些醋,然后朝徐少监道:“可能味道不如重阳节前后的螃蟹,但是吃起来还算鲜美,在北方可没那么容易吃到。”
“那在下就不客气了。”徐少监笑着点头,然后也开始动手清理螃蟹。
徐少监是文官,比周福要细致,加上刚才观察的认真,自己动起手来也不至于慌乱,很快就剥开了谢凯,然后开始清理内脏,而周福笨手笨脚,这时连蟹盖都还没打开。
渔家端着更多的螃蟹来了。赵启明已经吃完了蟹黄,正在分解蟹腿。看到渔家过来,想趁这个机会了解苏州的民情,便叫住了渔家。
“这螃蟹味道不错,店家生意应该不错吧?”
渔家知道赵启明是有身份的人,说话时不自觉的躬身,有些紧张的答道:”算不上生意,平时主要准备些茶水,卖给船夫和船客,这也是渔闲时无事可做,在这湖边码头混口饭吃。”
“原来如此。”赵启明清理好了蟹腿,开始挑出里面的蟹肉,看似不经意的问道:“如此说来,店家主要还是以打渔为生?”
“家里还有几亩薄田,都是双亲和家里的婆娘操持。”
“可有桑田?”
“有桑田,但主要还是种粮。”
赵启明点头,然后便让渔家下去了。
他来苏州之前就听静安公主说起过,首批丝绸作坊之所以要在吴县选址,主要的原因便是这里有大量的桑田,但种桑养蚕这种事即便在吴县也属于农副业,当地的农民主要还是以打渔和种粮为主。
如果是以前的话,这种方式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民以食为天,种粮才是农民的主业,但是随着江南织造署成立,仅吴县当地就要建造五家丝绸作用,原有的桑田就有些不够了。
丝绸织造署不知道大型作坊的生产效率,可能现在还意识到桑田的问题,如果不能未雨绸缪,作坊投产之后可能面临没有蚕丝可织的局面。赵启明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徐少监,让他有所准备。
正想着这些,周福终于吃完了手里的螃蟹,吧嗒着嘴朝赵启明道:“味道的确不错,但是就为了这么点蟹黄,要费这么大的劲,这也太难为人了。”
赵启明已经清理好蟹腿,找到关节处轻轻折断,然后就从把蟹肉抽了出来。这个动作在周福看来堪比绝迹,便忍不住惊叹道:“兄长果然会吃,居然知道这蟹腿里还有肉。”
说完这话,他自己也开始试着挑出蟹肉,可是连续这段了好几根蟹腿和蟹钳,都没有找到完整的蟹肉,让周福很是挫败,干脆把手里的蟹腿全仍在桌子上,然后抱怨道:“这螃蟹吃的可真是糟心,难道就不能把蟹黄和蟹肉都整理好了,再让人来吃。”
“吃个螃蟹,你话可真多。“赵启明眯着眼睛,嚼着挑出来的蟹肉,发觉比蟹黄更好吃,便重新拿了只螃蟹过来,这次先从蟹腿开始:“这螃蟹要吃的细致,就该自己动手。”
徐少监已经品尝过了蟹黄,眼看着赵启明已经开始吃蟹腿了,他便也不动声色的开始学习,试着从蟹腿里挑出蟹肉。察觉到周福正羡慕的看着他,徐少监意识到自己这位海军校尉受到了怠慢,便朝站在身后的马县令使了个颜色。
这马县令心领神会,客气的朝周福道:“公子要是没学会,在下愿意示范。”
周福欣然应允:“那就有劳马县令了。”
马县令是本地人,吃过的螃蟹比周福吃过的包子还多,分解螃蟹的动作之熟练,看的周福眼花缭乱,很快就把螃蟹清理干净,然后将堆满蟹黄的蟹盖放在了周福的面前。
周福也没客气,拿起蟹盖就开始吮吸,还发出极其不雅的声音,等赵启明和徐少监都不自觉的看过去时,他摇头晃脑的感慨道:“这螃蟹吃起来麻烦,但的确味道鲜美,这吴县果真没白来。”
听到这话,作为当地人的马县令颇为自豪,还亲自为周福倒了黄酒,然后殷勤的建议道:“这螃蟹配以黄酒,风味更佳,还请公子品尝。”
“好。”周福拿起黄酒一饮而尽,如同牛嚼牡丹,然后抓起螃蟹,递给了马县令:“麻烦马县令再次示范。”
看到这里,赵启明心中感慨,看来周福这辈子都无法成为美食家了。
新鲜捕捞的螃蟹是青色的,蒸熟的螃蟹却是金黄色,这让周福觉得不可思议。他转头看了看灶台上的蒸笼,然后惊奇道:“这螃蟹到底是蒸出来的,还是用油炸过的?”
听到这话,马县令面带笑意的解释:“公子有所不知,这螃蟹不论做法,只要是熟了都这个颜色。”
“只要做熟就是这个颜色?”周福沉吟着的打量着面前的螃蟹:“河里的螃蟹见过不少,做熟的这还真是是头一回见。”
“那是关中没有吃螃蟹的习惯,今天就算让你长见识了。”赵启明看到金黄的螃蟹就已经迫不及待,不愿意浪费时间探讨螃蟹的颜色,便拿起筷子递给了徐少监:“徐少监以前也没吃过螃蟹吧?”
“惭愧。”徐少监见赵启明亲自递来筷子,便赶紧起身接过,然后笑着道:“在下孤陋寡闻,来江都之前都不知道螃蟹能吃。”
“我也没听说过。”周福豪迈的拿起筷子,充满信任的说道:“但兄长是出了名的会吃,既然连兄长都如此期待,这湖里的螃蟹肯定有过人之处。”
说完这话,周福便伸出筷子,但是面对着金黄的螃蟹,他却根本不知从何处下手,于是又为难的看着赵启明。
徐少监显然也有同样的困扰,但他比周福要稳重些,不知道螃蟹怎么吃就没有动筷子,还客气的朝赵启明伸手道:“小侯爷先请。”
“那我就不客气。”赵启明根本也没打算客气,连筷子也没有用,直接伸手抓了一只螃蟹过来,熟练的解开捆绑着螃蟹的稻草,然后就在徐少监和周福的注视下,开始徒手分解。
螃蟹从蒸笼里拿出来很快就放凉了,蟹壳和蟹肉很容易分离,关键的步骤是内脏的清理。
这渔家没有准备工具,赵启明只能徒手剥开蟹盖。
在此过程之中,周福和徐少监都认真的观察着他的动作。
为了让他们学会拆卸螃蟹的方法,赵启明清理内脏的时候动作很慢,以便没见识的北方人能看的更加清楚。
内脏清理完成之后,蟹黄就出来了。
正如马县令所说,现在不是吃螃蟹的好季节,蟹黄呈现出淡黄色,看上去不算鲜亮,但好在还算饱满。赵启明卷起袖子直接下嘴,猥琐的对着蟹黄吮吸,然后眯着眼睛仔细品尝。
看着他享受的样子,周福坐不住了,眼巴巴催促道:“怎么样,味道如何?”
赵启明若有所思的品尝,然后欣慰的答道:“吃起来有点像蛋黄,但是要比蛋黄要柔和,味道还不错。”
“意思就是说,比蛋黄好吃?”周福很喜欢这个直观的对比,确定是比蛋黄好吃的东西,他便再也没有任何的犹豫,抓过螃蟹就开始剥。
“徐少监也吃吧。”赵启明在剩下的蟹黄上点了些醋,然后朝徐少监道:“可能味道不如重阳节前后的螃蟹,但是吃起来还算鲜美,在北方可没那么容易吃到。”
“那在下就不客气了。”徐少监笑着点头,然后也开始动手清理螃蟹。
徐少监是文官,比周福要细致,加上刚才观察的认真,自己动起手来也不至于慌乱,很快就剥开了谢凯,然后开始清理内脏,而周福笨手笨脚,这时连蟹盖都还没打开。
渔家端着更多的螃蟹来了。赵启明已经吃完了蟹黄,正在分解蟹腿。看到渔家过来,想趁这个机会了解苏州的民情,便叫住了渔家。
“这螃蟹味道不错,店家生意应该不错吧?”
渔家知道赵启明是有身份的人,说话时不自觉的躬身,有些紧张的答道:”算不上生意,平时主要准备些茶水,卖给船夫和船客,这也是渔闲时无事可做,在这湖边码头混口饭吃。”
“原来如此。”赵启明清理好了蟹腿,开始挑出里面的蟹肉,看似不经意的问道:“如此说来,店家主要还是以打渔为生?”
“家里还有几亩薄田,都是双亲和家里的婆娘操持。”
“可有桑田?”
“有桑田,但主要还是种粮。”
赵启明点头,然后便让渔家下去了。
他来苏州之前就听静安公主说起过,首批丝绸作坊之所以要在吴县选址,主要的原因便是这里有大量的桑田,但种桑养蚕这种事即便在吴县也属于农副业,当地的农民主要还是以打渔和种粮为主。
如果是以前的话,这种方式也没什么问题,毕竟民以食为天,种粮才是农民的主业,但是随着江南织造署成立,仅吴县当地就要建造五家丝绸作用,原有的桑田就有些不够了。
丝绸织造署不知道大型作坊的生产效率,可能现在还意识到桑田的问题,如果不能未雨绸缪,作坊投产之后可能面临没有蚕丝可织的局面。赵启明觉得自己有必要提醒徐少监,让他有所准备。
正想着这些,周福终于吃完了手里的螃蟹,吧嗒着嘴朝赵启明道:“味道的确不错,但是就为了这么点蟹黄,要费这么大的劲,这也太难为人了。”
赵启明已经清理好蟹腿,找到关节处轻轻折断,然后就从把蟹肉抽了出来。这个动作在周福看来堪比绝迹,便忍不住惊叹道:“兄长果然会吃,居然知道这蟹腿里还有肉。”
说完这话,他自己也开始试着挑出蟹肉,可是连续这段了好几根蟹腿和蟹钳,都没有找到完整的蟹肉,让周福很是挫败,干脆把手里的蟹腿全仍在桌子上,然后抱怨道:“这螃蟹吃的可真是糟心,难道就不能把蟹黄和蟹肉都整理好了,再让人来吃。”
“吃个螃蟹,你话可真多。“赵启明眯着眼睛,嚼着挑出来的蟹肉,发觉比蟹黄更好吃,便重新拿了只螃蟹过来,这次先从蟹腿开始:“这螃蟹要吃的细致,就该自己动手。”
徐少监已经品尝过了蟹黄,眼看着赵启明已经开始吃蟹腿了,他便也不动声色的开始学习,试着从蟹腿里挑出蟹肉。察觉到周福正羡慕的看着他,徐少监意识到自己这位海军校尉受到了怠慢,便朝站在身后的马县令使了个颜色。
这马县令心领神会,客气的朝周福道:“公子要是没学会,在下愿意示范。”
周福欣然应允:“那就有劳马县令了。”
马县令是本地人,吃过的螃蟹比周福吃过的包子还多,分解螃蟹的动作之熟练,看的周福眼花缭乱,很快就把螃蟹清理干净,然后将堆满蟹黄的蟹盖放在了周福的面前。
周福也没客气,拿起蟹盖就开始吮吸,还发出极其不雅的声音,等赵启明和徐少监都不自觉的看过去时,他摇头晃脑的感慨道:“这螃蟹吃起来麻烦,但的确味道鲜美,这吴县果真没白来。”
听到这话,作为当地人的马县令颇为自豪,还亲自为周福倒了黄酒,然后殷勤的建议道:“这螃蟹配以黄酒,风味更佳,还请公子品尝。”
“好。”周福拿起黄酒一饮而尽,如同牛嚼牡丹,然后抓起螃蟹,递给了马县令:“麻烦马县令再次示范。”
看到这里,赵启明心中感慨,看来周福这辈子都无法成为美食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