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张灯结彩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战争要结束了。
当汉军大败左贤王,以及军臣单于撤出河套的消息传来,长安城为之沸腾。
如果说汉军长途奔袭,从匈奴手中夺回河套,举国上下都为之振奋,那么现在汉军击败左贤王,迫使军臣单于撤出河套,更让长安城的百姓们为之欢欣鼓舞。
毕竟此次大军出征,以北军为主力。而北军又以关中男儿为数众多。生活在长安的百姓期望看到胜利,但他们更关心自己家中的父子兄弟是否能够平安归来。
而汉军已经取得了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胜利,并且战争很快就将要结束。
这意味着战斗在前线的将士们终于可以归来,而且还带着军功和荣誉。
这在长安城的百姓们看来,实在是件巨大喜事。
所以当消息传回未央宫,先是汉武帝有感于苍天庇佑,带着刘氏宗亲,以及朝中的文武,去往南郊祭天、高庙祭祖。紧接着长安城里也得到消息,百姓们也开始庆祝。
孩子们拿着些零钱在街头追逐,要为心情突然变好的家中长辈买些酒菜。
妇女们笑脸迎人,外出购买些祭祀要用的东西,感谢祖先对子孙后代的保佑。要是再有些闲钱的,还会买上些布料,在这大喜的日子为家里人添置些新衣服。
街上的人比从前多了起来,吸引了沿街叫卖的小贩,以及外地的杂耍艺人。连续几天,长安城都如同过节般热闹,到处都是战争胜利的庆祝,和国富民安的大国气象。
不过这都比不上东乡侯府。
相比起长安城,东乡侯府更有节日的气氛。
钱管家很早就开始了忙碌。
老爷子精神抖擞,把侯府上下都发动起来。如果不是有人提醒,说侯府没有外出征战的子弟,老爷子甚至也想祭祀祖先。不过丰盛的酒菜肯定是少不了的。
元宵时的灯笼除了大门上还留了些,其他都收进了库房。这次老爷子让人都拿了出来,全部都要挂上。尽管还是白天,但看着灯笼挂满整个侯府,仍然让人看着高兴。
钱管家难得露出笑容,轻抚着胡须,心情不错的站在侯府门口。
赵启明遛狗回来,看到钱管家踌躇满志的表情,不禁有些好笑。
“之前挂灯笼的时候,您不是担心失火吗?”
钱管家朝赵启明行礼,然后说:“老臣已经让人从库房抬了水缸出来。”
“水缸?”
“各院子都放上了,秦文带着人装满了水,就是祝融大神路过,也不必担心。”
赵启明朝钱管家竖起大拇指,老头真心豪迈啊。
换做以前,钱管家防微杜渐,就像护犊的老牛那样,唯恐侯府出现任何问题。而现在这老头不同了,即使可能出现问题也不退缩,开始着眼于问题出现之后的解决方法,再进行提前布局。
这是因为钱管家有底气。毕竟从前的侯府过得艰难,甚至可以说正在逐渐走向没落,任何的打击都承受不起,所以钱管家才会谨小慎微。但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
侯府每年的生意进项大的惊人,在朝中也有着极好的声誉。
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说,就算出了火灾把家当烧了个干净,对于侯府也不至于伤筋动骨,随便花点钱就能重新修建,说不定陛下荣宠,重新赏赐府邸也有可能。
所以说,钱管家现在很有底气,已经不再谨小慎微。
但今天之所以兴师动众,说到底还是因为战争即将结束,老头心里高兴。
相处的久了,赵启明也听闻过钱管家从前的事情。老侯爷参加平定七国之乱时,钱管家就上过战场,如果不是要照顾侯府老小,钱管家说不定已经成了将军。
真正在战场上厮杀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战场的残酷,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所以汉军征讨匈奴的战争即将结束,而且还是以胜利告终,钱管家打心底里高兴。
赵启明其实也高兴,所以才支持钱管家里外操持,让侯府过节般喜庆:“既然是这样,大家忙完之后也放个假吧,让厨房给各院准备涮羊肉,算是我请的。”
“这是自然。”钱管家说:“那老臣就替大家谢过小侯爷了。”
“客气。”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了马蹄声。
赵启明转过身,看到韩世人和窦家兄弟来了。
“你们这是?”
窦文心情很好,翻身下马的同时扔了马鞭,潇洒的打开折扇,动作如行云流水,装逼的方式和赵启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启明这府上可真是热闹啊。”
窦武动作有些慢了,慌忙打开折扇,然后满意的点头:“可真热闹啊。”
“两位兄长。”赵启明无奈行礼。
韩世人也来了,有点心不在焉的朝赵启明行了个礼,然后站在侯府的大门边,里外张望,然后称赞说:“到底还是东乡侯府气派,这张灯结彩真的就跟过节似得。”
赵启明笑了:“我这府上也没人出征,跟着瞎热闹罢了。”
“我们家也没人出征,但也应该庆祝啊。”
“不对。”窦武罕见的没有附和,用折扇遮住脸提醒说:“要算上果儿。”
“对。”窦文立即挺起胸膛:“虽然不是同父同母,但李敢毕竟是我们的兄弟,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我们当兄长的脸上有光,就应该为他庆祝。”
赵启明想想还真有点道理,他还是李敢的师兄呢。
“既然是庆祝,那自然要气派。”窦文摇头晃脑:“元宵时启明家里的灯笼很不错,尤其是写上了诗词,很符合我们的气质,所以今天特意前来向启明求上几盏。”
“求上几盏。”窦武也摇头晃脑:“父亲看了高兴,肯定会夸奖我们。”
“要灯笼的?”赵启明好笑:“那你们要多少?”
“当然是有多少要多少。”
“那不行。”韩世人忙说:“小弟府上也要,还有飞将军府上,都是女眷不方便过来,我也要帮忙带些回去,另外灌英也说了,让我帮忙给他带些回去。”
“有道理。”窦武朝赵启明问:“启明家里的灯笼可够?”
“没那么多,但是家里的人会做,能给你们临时弄出些。”
“那真是太好了。”韩世人高兴的说:“如果启明兄不嫌弃,再借兄弟几个庖厨如何,之前在启明兄府上吃过酒菜,那味道真是太好了,我想带回去让母亲尝尝。”
“那我们也要。”
“你们都要走了,让我吃啥?”赵启明有点生气。
可这几个家伙根本不理会,软磨硬套了好久,没办法,小侯爷最后只能送些灯笼,再借厨子,最后连西乡亭产的莲子,也被要走了好几斤,也不知道这些家伙怎么知道的。
“启明兄真是大方,就是不知道能否借几匹千里马撑场面?”
“滚。”
“好的。”
“还有事没?”
“明天有球赛,启明兄要不要去看?”
“球赛那么多,我可没时间都看。”
“可明天的比赛不同。”韩世人有点兴奋:“据说比赛的间隙,有庆祝前线战事的表演,都是宫里请来的乐师,而且最近入京的各位翁主,基本都会到场。”
赵启明无语,想不到橄榄球比赛现在都有拉拉队了。
不过所谓的乐师应该是吹啦弹奏,没有大长腿的妹子,应该也没什么意思吧。
“据说还有舞女表演袖舞。”
“我去!”
战争要结束了。
当汉军大败左贤王,以及军臣单于撤出河套的消息传来,长安城为之沸腾。
如果说汉军长途奔袭,从匈奴手中夺回河套,举国上下都为之振奋,那么现在汉军击败左贤王,迫使军臣单于撤出河套,更让长安城的百姓们为之欢欣鼓舞。
毕竟此次大军出征,以北军为主力。而北军又以关中男儿为数众多。生活在长安的百姓期望看到胜利,但他们更关心自己家中的父子兄弟是否能够平安归来。
而汉军已经取得了自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胜利,并且战争很快就将要结束。
这意味着战斗在前线的将士们终于可以归来,而且还带着军功和荣誉。
这在长安城的百姓们看来,实在是件巨大喜事。
所以当消息传回未央宫,先是汉武帝有感于苍天庇佑,带着刘氏宗亲,以及朝中的文武,去往南郊祭天、高庙祭祖。紧接着长安城里也得到消息,百姓们也开始庆祝。
孩子们拿着些零钱在街头追逐,要为心情突然变好的家中长辈买些酒菜。
妇女们笑脸迎人,外出购买些祭祀要用的东西,感谢祖先对子孙后代的保佑。要是再有些闲钱的,还会买上些布料,在这大喜的日子为家里人添置些新衣服。
街上的人比从前多了起来,吸引了沿街叫卖的小贩,以及外地的杂耍艺人。连续几天,长安城都如同过节般热闹,到处都是战争胜利的庆祝,和国富民安的大国气象。
不过这都比不上东乡侯府。
相比起长安城,东乡侯府更有节日的气氛。
钱管家很早就开始了忙碌。
老爷子精神抖擞,把侯府上下都发动起来。如果不是有人提醒,说侯府没有外出征战的子弟,老爷子甚至也想祭祀祖先。不过丰盛的酒菜肯定是少不了的。
元宵时的灯笼除了大门上还留了些,其他都收进了库房。这次老爷子让人都拿了出来,全部都要挂上。尽管还是白天,但看着灯笼挂满整个侯府,仍然让人看着高兴。
钱管家难得露出笑容,轻抚着胡须,心情不错的站在侯府门口。
赵启明遛狗回来,看到钱管家踌躇满志的表情,不禁有些好笑。
“之前挂灯笼的时候,您不是担心失火吗?”
钱管家朝赵启明行礼,然后说:“老臣已经让人从库房抬了水缸出来。”
“水缸?”
“各院子都放上了,秦文带着人装满了水,就是祝融大神路过,也不必担心。”
赵启明朝钱管家竖起大拇指,老头真心豪迈啊。
换做以前,钱管家防微杜渐,就像护犊的老牛那样,唯恐侯府出现任何问题。而现在这老头不同了,即使可能出现问题也不退缩,开始着眼于问题出现之后的解决方法,再进行提前布局。
这是因为钱管家有底气。毕竟从前的侯府过得艰难,甚至可以说正在逐渐走向没落,任何的打击都承受不起,所以钱管家才会谨小慎微。但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
侯府每年的生意进项大的惊人,在朝中也有着极好的声誉。
就拿今天的事情来说,就算出了火灾把家当烧了个干净,对于侯府也不至于伤筋动骨,随便花点钱就能重新修建,说不定陛下荣宠,重新赏赐府邸也有可能。
所以说,钱管家现在很有底气,已经不再谨小慎微。
但今天之所以兴师动众,说到底还是因为战争即将结束,老头心里高兴。
相处的久了,赵启明也听闻过钱管家从前的事情。老侯爷参加平定七国之乱时,钱管家就上过战场,如果不是要照顾侯府老小,钱管家说不定已经成了将军。
真正在战场上厮杀过的人,才能真正体会到战场的残酷,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所以汉军征讨匈奴的战争即将结束,而且还是以胜利告终,钱管家打心底里高兴。
赵启明其实也高兴,所以才支持钱管家里外操持,让侯府过节般喜庆:“既然是这样,大家忙完之后也放个假吧,让厨房给各院准备涮羊肉,算是我请的。”
“这是自然。”钱管家说:“那老臣就替大家谢过小侯爷了。”
“客气。”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了马蹄声。
赵启明转过身,看到韩世人和窦家兄弟来了。
“你们这是?”
窦文心情很好,翻身下马的同时扔了马鞭,潇洒的打开折扇,动作如行云流水,装逼的方式和赵启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启明这府上可真是热闹啊。”
窦武动作有些慢了,慌忙打开折扇,然后满意的点头:“可真热闹啊。”
“两位兄长。”赵启明无奈行礼。
韩世人也来了,有点心不在焉的朝赵启明行了个礼,然后站在侯府的大门边,里外张望,然后称赞说:“到底还是东乡侯府气派,这张灯结彩真的就跟过节似得。”
赵启明笑了:“我这府上也没人出征,跟着瞎热闹罢了。”
“我们家也没人出征,但也应该庆祝啊。”
“不对。”窦武罕见的没有附和,用折扇遮住脸提醒说:“要算上果儿。”
“对。”窦文立即挺起胸膛:“虽然不是同父同母,但李敢毕竟是我们的兄弟,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屡立战功,我们当兄长的脸上有光,就应该为他庆祝。”
赵启明想想还真有点道理,他还是李敢的师兄呢。
“既然是庆祝,那自然要气派。”窦文摇头晃脑:“元宵时启明家里的灯笼很不错,尤其是写上了诗词,很符合我们的气质,所以今天特意前来向启明求上几盏。”
“求上几盏。”窦武也摇头晃脑:“父亲看了高兴,肯定会夸奖我们。”
“要灯笼的?”赵启明好笑:“那你们要多少?”
“当然是有多少要多少。”
“那不行。”韩世人忙说:“小弟府上也要,还有飞将军府上,都是女眷不方便过来,我也要帮忙带些回去,另外灌英也说了,让我帮忙给他带些回去。”
“有道理。”窦武朝赵启明问:“启明家里的灯笼可够?”
“没那么多,但是家里的人会做,能给你们临时弄出些。”
“那真是太好了。”韩世人高兴的说:“如果启明兄不嫌弃,再借兄弟几个庖厨如何,之前在启明兄府上吃过酒菜,那味道真是太好了,我想带回去让母亲尝尝。”
“那我们也要。”
“你们都要走了,让我吃啥?”赵启明有点生气。
可这几个家伙根本不理会,软磨硬套了好久,没办法,小侯爷最后只能送些灯笼,再借厨子,最后连西乡亭产的莲子,也被要走了好几斤,也不知道这些家伙怎么知道的。
“启明兄真是大方,就是不知道能否借几匹千里马撑场面?”
“滚。”
“好的。”
“还有事没?”
“明天有球赛,启明兄要不要去看?”
“球赛那么多,我可没时间都看。”
“可明天的比赛不同。”韩世人有点兴奋:“据说比赛的间隙,有庆祝前线战事的表演,都是宫里请来的乐师,而且最近入京的各位翁主,基本都会到场。”
赵启明无语,想不到橄榄球比赛现在都有拉拉队了。
不过所谓的乐师应该是吹啦弹奏,没有大长腿的妹子,应该也没什么意思吧。
“据说还有舞女表演袖舞。”
“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