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 大叛贼 > 第八百二十九章 吾之不如

第八百二十九章 吾之不如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还都北京,朱怡成很是忙碌了一段日子。

    刚刚抵达北京,朝中的事就是一大堆,尤其是一些破事更是千头万绪,就算有着军机处这边帮着打理政务也让朱怡成每日忙得不可开交。

    除了第一日入宫,第二日祭祀和大朝会外,接下来的半个月中朱怡成都在宫中处理政事。

    除此之外,这此还都同样也是朱怡成对朝中一些官员进行调整的契机,比如顺天府尹孙嘉淦和新任礼部尚书何显祖,前者这些年在北京城干得非常不错,不仅为朱怡成牢牢掌握住了北京城,同时也借着海贸的扩张以北京为立足点,带动北方取得了不小的成效。

    再加上对于皇宫的修缮一新和前明陵寝的休整孙嘉淦更是做的极好,其中对于位于昌化的崇祯思陵更是重新做了整修,同时也把之前被康熙处死的朱怡成父祖兄弟等人的尸骸寻到后在思陵附近建了一个合葬陵,然后隆重下葬。

    在封建时代,皇帝的陵寝修建是一件极大的事,当年崇祯死得突然,又加上当时前明已陷入财政危机,根本就拿不出什么钱来修陵,崇祯又是横死,死后李自成也未进行妥善安置,还是顺治入关后为了收拢天下百姓民心才把崇祯的尸骨移入未完成的陵中下葬。

    当然,满清这么做其实未存什么好心思,毕竟那时候满清入关打着旗帜是要为崇祯报仇的口号,这种理由也只有傻子才信,所以要奢望满清能把陵寝修缮和保护好简直就是异想天开。

    为了修缮陵寝和新建合葬陵,孙嘉淦花了不少力气,而且这也是一个大工程。不过相比之下,孙嘉淦倒是想了一个点子,因为孙嘉淦的修缮和建造需要大量特殊的材料,如果直接采购和完成其耗费金钱和时间可想而知。

    所以后来孙嘉淦灵机一动,就把主意打到了位于遵化的清东陵那边,至于已经下葬的顺治陵寝他当然不会去动,而康熙的陵寝却是最好的选择。

    毕竟康熙现在已经死在西安,而且也不可能再葬在东陵了,康熙的陵寝建造时间长,投入资金巨大,从规模上也已经差不多完工。这样完整的陵寝放着也是浪费,所以孙嘉淦直接派人把这个陵寝给拆了,然后把那些上好的完成材料运了回来稍稍加工后就用到了思陵和合葬陵之上,使得节约了大量时间和资金,在短短几年中就顺利完工。

    对于孙嘉淦这个做法,朝中曾经有几个不张眼的家伙上书朱怡成,弹劾他陷皇帝“不仁不义”之罪,并建议朱怡成夺去孙嘉淦官位下狱。对此,朱怡成只是冷冷回复了一句“何为不仁?何为不义?难道尔等还心中有清?”这句话顿时让弹劾的官员吓得魂不附体,甚至有个胆小的言官回去后当即重病一场,过了不久就自请去官还乡了。

    对于孙嘉淦这样做,朱怡成自然是支持的,先不去说大明和满清的仇恨,就说康麻子杀了其父祖兄弟姐妹这一件事,朱怡成没有把康熙的父亲顺治墓给扒了就算客气的了。

    现在只是废物利用,让康熙用他的墓料做点补偿又如何?难道说他朱怡成将来还打算像迎祖宗一般把康熙烂掉的尸体从西安挖出来再给他送进东陵里去?简直就是笑话。

    正是因为这些事,更让朱怡成对孙嘉淦极为满意,还都后第二天祭祀完,朱怡成就单独召见了孙嘉淦,君臣长谈整整半日,等孙嘉淦离宫后,宫中就下了旨,升孙嘉淦吏部右侍郎之职,同时令他入军机行走。

    这次还都,朱怡成没有设置两京两套班子制度,所以朝廷六部依旧是一套班子,但是因为现状南京那边六部依旧有官员留守,正是因为如此孙嘉淦升吏部右侍郎也是为了填补北京这边六部的空缺。

    同时孙嘉淦的顺天府尹之职继续留着,这样一来他的权利就大了许多,地位也和之前大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军机处行走的职务,这个职务可不等同于普通的军机行走,说白了就是给了孙嘉淦一个在军机处实习的说法,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等廖焕之等退下去后,孙嘉淦就能顺理成章地入军机处成为新的军机大臣。

    而何显祖,他由于琉球的功劳已升任礼部尚书,这次还都礼部出了不少力,何显祖也亲力亲为做出了不少成绩。这些朱怡成都看在眼里,并且他觉得何显祖这人虽然有些毛病,但是做人做事都是一套,同时又在琉球独当一面干得非常不错。

    所以考虑后,再加上现在军机处也缺少人手,朱怡成同样给了何显祖一个军机行走的头衔,这个恩典让何显祖顿时大喜过望,他明白这是自己千载难逢的机会,为了在皇帝面前表现自己,这些日子干得极为卖力,倒也分担了朱怡成不少工作。

    就这样,现在北京的军机处有廖焕之和董大山,再加上孙嘉淦和何显祖四人,基本可以维持整个军机处的运转。

    说到这还得提到一个人,那就是曾逸书,之前他是翰林院编修、授中书舍人、军机中书,后来因为工作能力出色,被提为鸿胪寺左少卿,同时依旧在军机任职。

    此次还都后,曾逸书又一次升了官,由鸿胪寺左少卿升为户部右侍郎,这一次升官可以说是曾逸书的一大进步,他一下子就由五品官直接爬到了三品的高位,可以说以他的资历是极其罕见的。

    这些调整也是朱怡成出自官员调整的意图进行,之前大明刚复,朱怡成手中可用的人才并不多,最早的时候他刚为监国,手下的人就算想凑齐六部官员都有些难度。

    除了军中还好些,文官中基本都是矮子里拔长子进行任命,后来为此还开了恩科,正式恢复科举,招徕天下才士,这慢慢地才积蓄了一批人才。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官员的才能不足也让朱怡成感到了有些力不从心,但是作为皇帝他又不能在这种时候对这些最初跟随他的人下手,直接剥夺他们的官职,毕竟除了才能之外,他们对于自己还是极为忠心的,平日也未做出什么不可原谅的错事。

    对于这个情况,朱怡成只能通过时间来慢慢调整,一方面逐渐推行类似军机处的任期制度,另一方面开始提拔那些所看中的人才,一步步改变这种情况。

    而现在,趁着还都北京,南京方面六部和其他机构需要派驻人员留守以处理江南事务外,北京这边也要填补官员以维持朝廷运转,这就给了朱怡成正大光明提拔人员的机会。

    其他的不说,就像是曾逸书这样的人吧,无论才能还是人品都是上选,如果按照之前的晋升方式就算要做到三品官也起码再需好几年,这是朱怡成无法允许的,所以就趁此机会直接就把他给提了起来,除了曾逸书外还有其他一些他早就留意并且准备提拔的人,借这一次索性全部进行了重新安置。

    朱怡成的这些动作作为首席军机的廖焕之看得心知肚明,但他却丝毫不提任何反对意见,而且对于朱怡成的任命异常配合。对于廖焕之来说,他现在已经位及人臣,心中没有什么遗憾了,更清楚朱怡成不是什么普通皇帝,作为复兴大明的马上皇帝,朱怡成不可能是臣子可以拿捏的,皇帝想这么做如果臣子硬要反对的话,到头来倒霉的肯定只会是臣子。

    面对无论是声望还是权利都在巅峰,甚至可以同太祖相比的朱怡成,廖焕之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所在。再者,他早就心生退意,等任期一到,廖焕之就会从军机之位彻底退下来,然后领个虚衔保全其荣华富贵。

    说句实话,现在的廖焕之内心中很是羡慕邬思道的。在之前邬思道那种丝毫不在意官位,甚至主动几次请辞军机的做法曾经让廖焕之心中很是不解,在当时廖焕之还觉得邬思道此人烂泥糊不上墙,胸无大志,甚至对他很有些不屑。

    但在今时今日,廖焕之已早就不这么想了,他已彻底明白过来邬思道根本不是什么胸无大志,反而他的眼光比自己长远得多,不仅借着离开军机处为他邬思道在皇帝和天下人口中赢得了不贪恋权势的美名,同时也更进一步取得了朱怡成的信任,再加上他出了这个政治旋涡,邬思道的身份已经超然,人虽不在庙堂,却依旧隐隐对庙堂包括皇帝本人有着一定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现在邬思道还是太子包括皇帝公主乃至一系列勋贵子弟的老师,这个身份现在看起来仅仅只是贵重却没什么太大作用,但在将来就不一样了,可以说未来十几二十年后,邬思道的一言一行甚至可以影响到整个大明的决策,所以廖焕之每想到这就忍不住暗暗感叹自己远不如邬思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