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准备还都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叶荣柏和包宏辉的身份不一般,他们除了是豪商外,各自还有着爵位和朝廷官职,对于他们两人蒋瑾自然是要另眼相看的,当即上前同两人交谈了几句,并感谢他们支持朝廷的铁路计划。
叶荣柏和包宏辉自然也说了几句客气话,同时婉转地向蒋瑾表示,由于叶家和包家的特殊情况,他们最多派人在董事会中占据一席,至于具体的运营不会进行插手,这其实也是蒋瑾想知道的答案,听到他们承诺后,自然心情更好。
叶荣柏和包宏辉并未在此停留,交谈了一会儿后各自找了个理由就分别离去。但有了他们两人的开头,接下来认购的进展就更畅通了许多,紧接着一些豪商也陆续进行了认购,自然后面人所认购的数额就没叶荣柏和包宏辉那么多了,尤其是代表王樊的王家和蒋瑾的蒋家,为了避嫌,他们所认购的数额仅仅刚过百万而已,可就算这样也不是普通商人能够相比的。
时间飞快流逝,铁道司那边的认购还在继续,等到下午时分京沪铁路的一亿五千万股份就已被认购的七七八八了,虽然还有些剩余,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部认购完毕也就是这一两日的事。
铁道司那边的情况,自然有人在第一时间就报给了在皇宫大内的朱怡成,作为铁路计划的始作俑者,朱怡成不会不关心这件大事,早就派了人去打听消息。
“叶荣柏和包宏辉各自认购了一千万?”朱怡成听到数额后不由得挑了挑眉。
“回皇爷,正是如此,而且听说他们向蒋大人表示,两家仅仅只会派人入董事会,不会参与具体经营。”一个锦衣卫千户当即回道。
朱怡成顿时就笑了,他自然明白叶荣柏和包宏辉的想法,其实以他们的财力认购再多也是没问题的。不过只拿一千万出来,而且还不直接参与具体经营,这倒是另有用意,分明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向朱怡成和朝廷表明态度,以示忠心罢了。
忍不住摇了摇头,朱怡成心中有些感慨,看来叶家和包家还是可以信任的,这人必须要有自知知名,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而不是像当年福建的那些商人那样在拥有大量财富后被冲昏了头脑,从而自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在后世,金钱之上的时代,同样也有些商人在拥有大量财富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最后被政府分分种种教做人的情况存在,何况在如今时代呢?
商人这个阶级,在中国古之就有,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当年的诸子百家中,商人就是其中一支,甚至那时候的商人其能力和地位还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兴旺。
比如说早些时候的范蠡,或者是后来奇货可居的吕不伟,甚至还有那位不得具体姓名,在国家危难只时,仅以一群羊和机智替自己国君人民消除一场兵祸的商人等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汉朝之后,商人所作所为就不被为统治者所喜,这其中固然有商人重利而轻义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商人从眼界和大局观的缺陷,导致给世人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
其实,朱怡成很清楚,随着他消除四民,解放工商,大力推广商业的同时,作为拥有资本力量的商人阶级崛起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一旦有了这片适合的土壤,这些都会应之而起。
不过,对于商人的控制和引导,这也是朱怡成一直在做的事。之前杀了一批福建豪商,固然是因为福建案的引发,同样也是用来敲打天下商人的一种手段。
而现在,无论是叶荣柏还是包宏辉,他们分明很清楚这一点,同样也担心自己的财力和权利过大导致皇帝的猜忌。做商人做到他们的程度,甚至比后世的红顶商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用这种方式表示态度是很自然的。
对此,朱怡成也不去管,接着细看起了锦衣卫打听得来的名单,其中也注意到了王家和蒋家的情况,并且微微点头。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朱怡成心知肚明,也不再多问,等初步看完后合上了这份名册,心中有些得意。
一亿五千万的巨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基本被认购完毕,这表示蒋瑾当初安排的一切还是靠谱的,更表明他这个皇帝作为掌舵人的英明。
有了这么大的一笔钱,京沪铁路很快就能开始建造,想来用不了多少年,自南京到上海就能一日走完,而这条铁路的建成也将开始成为彻底改变大明的一个开端。
至于京沪铁路,这个名字的命名,包括京沪铁路公司的名字都是朱怡成拍板定下来的。外人只知所谓京沪只是指的是南京和上海,可实际上朱怡成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其实有更深的含义。
没错,朱怡成对于京沪铁路的含义,其中的京并非是南京,而是北京。在他的全盘设想之下,真正的京沪铁路是未来连接北京至上海的铁路。这是一条将来连通南北两京,纵贯各省各府的大动脉。
一旦这条铁路真正建成,不仅能使得两京的来往,包括铁路沿线所经的各州府获利甚至多,甚至还能起到从军事、政治、商业、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的便利。
当然短时间这条铁路的建成是不可能的,仅仅从南京到上海这一段要建成也起码数年时间,再加上南京再向北至北京,其中要过长江、黄河,以目前的建桥技术还是做不到这一点,但朱怡成并不担心,铁路可以分段建造,过河也能先使用轮渡的方式替代,等未来有条件时再建大桥进行连通就是。
想到这些,朱怡成就不由得心中露出喜悦,就连他的脸上都显出了笑容。他多么希望这一日会尽快到来,同时也暗暗琢磨起了北京之事,随着中原之战的尘埃落定,北方的局势已经平稳许多,一直被搁浅的返京计划看来应该重新开始了,南京虽好,可北京才是大明名副其实的首都,无论从那方面来看,还都返京这件事需尽快完成。
叶荣柏和包宏辉的身份不一般,他们除了是豪商外,各自还有着爵位和朝廷官职,对于他们两人蒋瑾自然是要另眼相看的,当即上前同两人交谈了几句,并感谢他们支持朝廷的铁路计划。
叶荣柏和包宏辉自然也说了几句客气话,同时婉转地向蒋瑾表示,由于叶家和包家的特殊情况,他们最多派人在董事会中占据一席,至于具体的运营不会进行插手,这其实也是蒋瑾想知道的答案,听到他们承诺后,自然心情更好。
叶荣柏和包宏辉并未在此停留,交谈了一会儿后各自找了个理由就分别离去。但有了他们两人的开头,接下来认购的进展就更畅通了许多,紧接着一些豪商也陆续进行了认购,自然后面人所认购的数额就没叶荣柏和包宏辉那么多了,尤其是代表王樊的王家和蒋瑾的蒋家,为了避嫌,他们所认购的数额仅仅刚过百万而已,可就算这样也不是普通商人能够相比的。
时间飞快流逝,铁道司那边的认购还在继续,等到下午时分京沪铁路的一亿五千万股份就已被认购的七七八八了,虽然还有些剩余,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全部认购完毕也就是这一两日的事。
铁道司那边的情况,自然有人在第一时间就报给了在皇宫大内的朱怡成,作为铁路计划的始作俑者,朱怡成不会不关心这件大事,早就派了人去打听消息。
“叶荣柏和包宏辉各自认购了一千万?”朱怡成听到数额后不由得挑了挑眉。
“回皇爷,正是如此,而且听说他们向蒋大人表示,两家仅仅只会派人入董事会,不会参与具体经营。”一个锦衣卫千户当即回道。
朱怡成顿时就笑了,他自然明白叶荣柏和包宏辉的想法,其实以他们的财力认购再多也是没问题的。不过只拿一千万出来,而且还不直接参与具体经营,这倒是另有用意,分明就是想借这个机会向朱怡成和朝廷表明态度,以示忠心罢了。
忍不住摇了摇头,朱怡成心中有些感慨,看来叶家和包家还是可以信任的,这人必须要有自知知名,明白自己所处的地位,而不是像当年福建的那些商人那样在拥有大量财富后被冲昏了头脑,从而自以为一切都在掌握之中。
在后世,金钱之上的时代,同样也有些商人在拥有大量财富后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和责任,最后被政府分分种种教做人的情况存在,何况在如今时代呢?
商人这个阶级,在中国古之就有,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当年的诸子百家中,商人就是其中一支,甚至那时候的商人其能力和地位还能改变一个国家的兴旺。
比如说早些时候的范蠡,或者是后来奇货可居的吕不伟,甚至还有那位不得具体姓名,在国家危难只时,仅以一群羊和机智替自己国君人民消除一场兵祸的商人等等。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是汉朝之后,商人所作所为就不被为统治者所喜,这其中固然有商人重利而轻义的缘故,更重要的是商人从眼界和大局观的缺陷,导致给世人留下了极不好的印象。
其实,朱怡成很清楚,随着他消除四民,解放工商,大力推广商业的同时,作为拥有资本力量的商人阶级崛起是不可避免的。这也是资本主义产生的必然性,一旦有了这片适合的土壤,这些都会应之而起。
不过,对于商人的控制和引导,这也是朱怡成一直在做的事。之前杀了一批福建豪商,固然是因为福建案的引发,同样也是用来敲打天下商人的一种手段。
而现在,无论是叶荣柏还是包宏辉,他们分明很清楚这一点,同样也担心自己的财力和权利过大导致皇帝的猜忌。做商人做到他们的程度,甚至比后世的红顶商人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用这种方式表示态度是很自然的。
对此,朱怡成也不去管,接着细看起了锦衣卫打听得来的名单,其中也注意到了王家和蒋家的情况,并且微微点头。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朱怡成心知肚明,也不再多问,等初步看完后合上了这份名册,心中有些得意。
一亿五千万的巨款,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就基本被认购完毕,这表示蒋瑾当初安排的一切还是靠谱的,更表明他这个皇帝作为掌舵人的英明。
有了这么大的一笔钱,京沪铁路很快就能开始建造,想来用不了多少年,自南京到上海就能一日走完,而这条铁路的建成也将开始成为彻底改变大明的一个开端。
至于京沪铁路,这个名字的命名,包括京沪铁路公司的名字都是朱怡成拍板定下来的。外人只知所谓京沪只是指的是南京和上海,可实际上朱怡成之所以选择这个名字,其实有更深的含义。
没错,朱怡成对于京沪铁路的含义,其中的京并非是南京,而是北京。在他的全盘设想之下,真正的京沪铁路是未来连接北京至上海的铁路。这是一条将来连通南北两京,纵贯各省各府的大动脉。
一旦这条铁路真正建成,不仅能使得两京的来往,包括铁路沿线所经的各州府获利甚至多,甚至还能起到从军事、政治、商业、文化、民生等各方面的便利。
当然短时间这条铁路的建成是不可能的,仅仅从南京到上海这一段要建成也起码数年时间,再加上南京再向北至北京,其中要过长江、黄河,以目前的建桥技术还是做不到这一点,但朱怡成并不担心,铁路可以分段建造,过河也能先使用轮渡的方式替代,等未来有条件时再建大桥进行连通就是。
想到这些,朱怡成就不由得心中露出喜悦,就连他的脸上都显出了笑容。他多么希望这一日会尽快到来,同时也暗暗琢磨起了北京之事,随着中原之战的尘埃落定,北方的局势已经平稳许多,一直被搁浅的返京计划看来应该重新开始了,南京虽好,可北京才是大明名副其实的首都,无论从那方面来看,还都返京这件事需尽快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