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0章:颓废的王老七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看着桌上的精美的酒菜,李垒和郑荣穗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即发自内心的笑意便浮现了出来。
杨怀仁这个提议,他俩基本可以不用任何考虑就能答应下来。
首先,以杨怀仁通远郡公这个身份,就是他俩这种层次的人不能,也不敢拒绝的,哪怕杨怀仁从来也没利用他高贵的身份来压他们。
关键在于杨怀仁这个人,民间传闻里有点太传奇了。
比如说,如今他在老百姓心里可是响当当的抗夏大英雄,能为一个大宋的英雄人物做工,在他们看来,也是一种荣誉。
其次在于要他们干的这项工程,对于他们这样的匠人来说,是极其具有吸引力的。
专门培养匠人的一所学府,是所有像他们一样的匠人不敢想的事情,可以说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好事。
杨怀仁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容易,可是他愿意自己掏腰包去做这件事,就不简单了,这可不是一个常人能有的觉悟和思想。
最后呢,从老孙头嘴里说出来的,通远郡公给他们的工钱和待遇,那简直就是百年难遇了。
他们每个人手下差不多都有近二百匠人跟着他们吃饭,眼下零零碎碎接了不少散活,总的收入上来讲却也并不是很多。
如果接下这么一个大工程,将来一年之内,这些人吃穿都不愁了,不仅如此,双倍的工钱还能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积攒下不少余钱来。
双倍工钱,这个还能偶尔遇上个一次半次,有的富贵人家逼着工匠赶工的时候,也是用着何种提高工钱的方法来实现的。
而给杨怀仁做活的待遇,可就比任何一家富贵人家都优厚的多了,管吃管住,饭还是有像随园里的厨子这种水平的人做出来的,这就让这些吃货们无论如何也难以拒绝了。
李垒和郑荣穗两个恨不得当场就跟杨怀仁立个什么字据,生怕他反悔。
听说新的通远郡公府,也就是原来的南阳郡王府需要修葺,二人拍着胸脯说这个活免费给杨怀仁做了,算是让他见证一下自己手下人的手艺。
杨怀仁这才想起这个茬来,最近在光忙着建设庖厨学院的事情了,都把这件事给忘的差不多了。
原来的南阳郡王府其实很豪华,并不算旧,赵宗楚就是个十分懂得享受之人。
可是原来的风格,似乎太奢靡、太浮华了些,杨怀仁觉得不太符合他的风格和审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要求从新装饰修葺一番再全家入住,确实如他的心意。
而且柔石和利水两位师兄的规划图看样子还要过几天才能绘制出来,这段日子,也只能联系石材和木材等建筑材料的商人,提前预定好所需的大量的材料。
既然有这么几天的空档,李垒和郑荣穗提出来了,不如就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杨怀仁只好道了声谢,接受了他们这份好意。
老孙头算了一算,他们三位把头的手底下,大致能凑出五百多人的工匠队伍,按照杨怀仁的规划里这座学院第一期的工程规模,这些人已经绰绰有余了。
至于另一位手下工匠最多的王老七,他们三个说起来就纷纷摇头,郑荣穗的话也许最优代表性,“老七已经魔怔了,天天泡在窑子里,也许魂魄也丢在那里了,唉……”
不过照杨怀仁的意思,王老七还是要请的。虽然按照老孙头的计算,五百人的工匠的队伍,已经足够了。
其他的做些搬搬抬抬等杂活的小工或其他工人,只需要他们有力气就行,不需要他们有技术,从工地附近的几个庄子里雇佣些有把子力气的庄户人就行。
这样的杂役,杨怀仁是一点也不担心,不过他心里有点急,总希望工程的进度可以进展的快一些,如果有了王老七手下那近五百人的匠人,或许整个建设的工期可以缩短一半。
老孙头说道,“郡公爷要我们赶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样的工钱和这样的待遇,让我们赶工我们也是心甘情愿。
有了王老七手下的那帮匠人,工程进度自然会加快许多,只不过若是查缺补漏似的联系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那是没问题的,要是请他们一大部分人,怕是要坏了规矩。”
杨怀仁点点头,这一点他懂的,各行有各行的山头,也有各自的规矩,不管王老七这人怎么样,规矩不能坏。
李垒似乎想到点什么,“老七这人吧,原来其实很好说话的,手艺也是顶尖的,为人也和气,就是这两年,不知道怎么了,让人感觉好像突然就变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都颓废了,唉……”
郑荣穗补充道,“对,就这两年的事,我琢磨着,可能是窑子里的姐儿们给他下了什么迷药了,才让他跟中了邪一样,天天往哪儿钻。”
这样的事情,让杨怀仁也觉得好奇,不过关于迷药嘛,也只不过是他们的凭空臆断而已。
要是说被迷晕了一晚,甚至是几晚,他还能相信,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法相信一种迷药可以让人沉迷长达两年之久。
杨怀仁打定了主意要去见一见王老七,老孙头他们三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把自己所知的东西说出来给杨怀仁作为参考之用。
酒足饭饱之后,杨怀仁约好了五日之后让他们集合手下匠人去杨家庄子,又吩咐人给他们每个人包了十斤卤牛肉,两坛随园春,才送他们回家。
稍作休息,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杨怀仁才和兰若心改变了装扮,来到了李垒所说的王老七最常光顾的一家名叫听雨楼的青楼。
听雨楼同样在南城,在东边蔡水河北岸不远的地方。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清雅,可地方实在是有点名过其实。
杨怀仁来到大宋,也没怎么去过青楼这种地方,从他的第一感觉来说,见到听雨楼的时候总要跟上次去过的万花楼比较一番。
比起万花楼来,听雨楼的规模和档次都要差上几分,而听雨楼里的小姐儿们的质素,恐怕也能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
看着桌上的精美的酒菜,李垒和郑荣穗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即发自内心的笑意便浮现了出来。
杨怀仁这个提议,他俩基本可以不用任何考虑就能答应下来。
首先,以杨怀仁通远郡公这个身份,就是他俩这种层次的人不能,也不敢拒绝的,哪怕杨怀仁从来也没利用他高贵的身份来压他们。
关键在于杨怀仁这个人,民间传闻里有点太传奇了。
比如说,如今他在老百姓心里可是响当当的抗夏大英雄,能为一个大宋的英雄人物做工,在他们看来,也是一种荣誉。
其次在于要他们干的这项工程,对于他们这样的匠人来说,是极其具有吸引力的。
专门培养匠人的一所学府,是所有像他们一样的匠人不敢想的事情,可以说是功在千秋,利在当代的大好事。
杨怀仁能有这样的想法很容易,可是他愿意自己掏腰包去做这件事,就不简单了,这可不是一个常人能有的觉悟和思想。
最后呢,从老孙头嘴里说出来的,通远郡公给他们的工钱和待遇,那简直就是百年难遇了。
他们每个人手下差不多都有近二百匠人跟着他们吃饭,眼下零零碎碎接了不少散活,总的收入上来讲却也并不是很多。
如果接下这么一个大工程,将来一年之内,这些人吃穿都不愁了,不仅如此,双倍的工钱还能让他们每个人都能积攒下不少余钱来。
双倍工钱,这个还能偶尔遇上个一次半次,有的富贵人家逼着工匠赶工的时候,也是用着何种提高工钱的方法来实现的。
而给杨怀仁做活的待遇,可就比任何一家富贵人家都优厚的多了,管吃管住,饭还是有像随园里的厨子这种水平的人做出来的,这就让这些吃货们无论如何也难以拒绝了。
李垒和郑荣穗两个恨不得当场就跟杨怀仁立个什么字据,生怕他反悔。
听说新的通远郡公府,也就是原来的南阳郡王府需要修葺,二人拍着胸脯说这个活免费给杨怀仁做了,算是让他见证一下自己手下人的手艺。
杨怀仁这才想起这个茬来,最近在光忙着建设庖厨学院的事情了,都把这件事给忘的差不多了。
原来的南阳郡王府其实很豪华,并不算旧,赵宗楚就是个十分懂得享受之人。
可是原来的风格,似乎太奢靡、太浮华了些,杨怀仁觉得不太符合他的风格和审美,让他们根据自己的要求从新装饰修葺一番再全家入住,确实如他的心意。
而且柔石和利水两位师兄的规划图看样子还要过几天才能绘制出来,这段日子,也只能联系石材和木材等建筑材料的商人,提前预定好所需的大量的材料。
既然有这么几天的空档,李垒和郑荣穗提出来了,不如就按照他们的意思去做,杨怀仁只好道了声谢,接受了他们这份好意。
老孙头算了一算,他们三位把头的手底下,大致能凑出五百多人的工匠队伍,按照杨怀仁的规划里这座学院第一期的工程规模,这些人已经绰绰有余了。
至于另一位手下工匠最多的王老七,他们三个说起来就纷纷摇头,郑荣穗的话也许最优代表性,“老七已经魔怔了,天天泡在窑子里,也许魂魄也丢在那里了,唉……”
不过照杨怀仁的意思,王老七还是要请的。虽然按照老孙头的计算,五百人的工匠的队伍,已经足够了。
其他的做些搬搬抬抬等杂活的小工或其他工人,只需要他们有力气就行,不需要他们有技术,从工地附近的几个庄子里雇佣些有把子力气的庄户人就行。
这样的杂役,杨怀仁是一点也不担心,不过他心里有点急,总希望工程的进度可以进展的快一些,如果有了王老七手下那近五百人的匠人,或许整个建设的工期可以缩短一半。
老孙头说道,“郡公爷要我们赶工,是绝对没有问题的,这样的工钱和这样的待遇,让我们赶工我们也是心甘情愿。
有了王老七手下的那帮匠人,工程进度自然会加快许多,只不过若是查缺补漏似的联系他们中的一小部分人,那是没问题的,要是请他们一大部分人,怕是要坏了规矩。”
杨怀仁点点头,这一点他懂的,各行有各行的山头,也有各自的规矩,不管王老七这人怎么样,规矩不能坏。
李垒似乎想到点什么,“老七这人吧,原来其实很好说话的,手艺也是顶尖的,为人也和气,就是这两年,不知道怎么了,让人感觉好像突然就变了一个人似的,整个人都颓废了,唉……”
郑荣穗补充道,“对,就这两年的事,我琢磨着,可能是窑子里的姐儿们给他下了什么迷药了,才让他跟中了邪一样,天天往哪儿钻。”
这样的事情,让杨怀仁也觉得好奇,不过关于迷药嘛,也只不过是他们的凭空臆断而已。
要是说被迷晕了一晚,甚至是几晚,他还能相信,但他无论如何也没法相信一种迷药可以让人沉迷长达两年之久。
杨怀仁打定了主意要去见一见王老七,老孙头他们三人也不好说什么,只是把自己所知的东西说出来给杨怀仁作为参考之用。
酒足饭饱之后,杨怀仁约好了五日之后让他们集合手下匠人去杨家庄子,又吩咐人给他们每个人包了十斤卤牛肉,两坛随园春,才送他们回家。
稍作休息,天色渐渐暗下来的时候,杨怀仁才和兰若心改变了装扮,来到了李垒所说的王老七最常光顾的一家名叫听雨楼的青楼。
听雨楼同样在南城,在东边蔡水河北岸不远的地方。这个名字听起来非常清雅,可地方实在是有点名过其实。
杨怀仁来到大宋,也没怎么去过青楼这种地方,从他的第一感觉来说,见到听雨楼的时候总要跟上次去过的万花楼比较一番。
比起万花楼来,听雨楼的规模和档次都要差上几分,而听雨楼里的小姐儿们的质素,恐怕也能说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