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再巡洛阳城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李安选择用中间打通的粗壮竹竿,做抽水和排水的管道,实属无奈之举,在后世,抽水机用的都是钢铁的管子,小一些的则使用塑料管,而这两样材料,一个是造不出来的,另一个制造的难度太大,也太过耗费成本。
塑料管子是李安没本事造出来的,也没有制造塑料管子的设备,而长度超过三五丈的长铁管,李安想想都头疼,就更别提进行制造了。
所以,思来想去,不论从哪个角度考虑,用中间打通的粗壮竹竿,永远都是最好的选择,至于竹竿容易损坏的问题,那就太简单了,换一根好的就可以了,而且,经过多种工艺处理过的粗壮竹竿,也没那么容易损坏,使用三五年,应该还是毫无问题的。
抽水机研发成功的消息,很快就呈给了李隆基,得知李安再一次获得一项科研成功,而且,还是对春耕极其重要的成果,李隆基龙颜大悦,立即下令对抽水机进行批量生产,以弥补水车应用不足的问题。
李安得到旨意之后,立即在研发中心,开辟抽水机核心部件的生产线,而抽水和排水的管道,则画在图纸上,让人带往江南,并在江南寻找最大口径的竹子,就地进行处理制作,然后将成品放入木船,从大运河运往洛阳城,然后,从洛阳城装上火车,运往长安城,并最终组装成合格的抽水机。
而为了不耽误时间,蒸汽船会投入应用,并牵引装载竹竿的木船,快速前往洛阳城。
与耕地机械一样,抽水机械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很多大贵族在看到抽水机械的能力之后,也打出了订购意思。
当然,抽水机械与耕地机械不同,不能全部卖给贵族,朝廷也要留一部分,否则,就会出现贵族的田地永远不缺水,但普通老百姓的田地却很难得到水源的情况,朝廷掌握大量抽水机之后,才能大规模的打水,让地势高的老百姓的田地,也能及时浇上水,从而确保产量。
耕地机械与抽水机械相继研发成功,并进入批量生产的阶段,这让李安大为兴奋,接下来,李安就可以继续研发新的机械了。
而为了加快制造机械的速度和质量,李安将目标对准了加工机床,有了蒸汽机这个动力,完全可以生产动力机床了。
此刻,李安加工的很多产品,用的都是手摇机械,比如,太阳灶内表面的抛光,用的就是手摇抛光机械,非常累人,效率也不是很好。
若是在手摇抛光机械上装入蒸汽机这个动力,抛光的效率,比然会大大增加,抛光的效果也会强大很多,这是必然的。
而除了制造太阳灶的抛光机械,其它的各种制造零件的手摇机械,也可以装上蒸汽机这个动力,从而极大的提高效率。
有了这个思路之后,李安立即抽调大量优秀的人才,对这些机械进行研发,而那些制造的工作,则交给技术差一些的工匠。
其实,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发展,研发中心附近的技术人才和苦力是越来越多了,如今,总人数已经突破三万,每日光是消耗的粮食就非常可观。
好在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这些消耗,否则,就算是国库的财力也会被这些人拖垮的,这也是为什么李安总是如此黑心,会是两三倍的价格卖出产品,为的还不是增加国库收入,从而缓解日后继续研发黑科技的压力吗?
由于李安一直在研发各种手摇机械,而蒸汽机的技术又比较成熟了,将各种手摇机械装上蒸汽机,这个难度真的不大,为此,很快就接连取得突破,大量蒸汽动力的机床被制造出来,并投入到生产之中,让各种产品的生产速度大大增加,当然,也让李安大为欣喜。
收割机和挖泥机械,都是李安说好要研发的,但这些并不急迫,李安并不急于研发这两样东西,毕竟,李安还要研发和制造各种蒸汽机床,就算有三万人力作为基础,李安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暂时抽不出精力研发收割机和挖泥机。
冬天很快就到来了,大雪毫无预兆的袭来,让整个关中进入了雪白的童话世界,也让李安的心情大为舒畅,这种雪白的世界,是李安最喜欢的。
当然,心情大好的不仅仅是李安,李隆基的兴致也非常高亢,并作出了巡幸洛阳城的决定。
不过,这一次,他只打算在洛阳城停留三日,三日后就返回,而前往洛阳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欣赏沿途的醉人风景,当然,还有洛阳城的雪景。
作为核心臣子,李安当然是必须要陪同的,而为了确保皇帝出行的安全,长安至洛阳的铁路运营再一次被短暂停止。
只是这一次,在李隆基的要求下,一切从简,并不需要携带太多的东西,人员也要精简,以确保出行的快速性。
当皇家专列启动的时候,李安躺在第六节车厢的一个包间里,看着窗外的美丽雪景,心情那叫一个好啊!
此刻,火车外面的气温在冰点以下,而李安坐在的软卧车厢配备有超薄壁炉,气温还是比较暖和的,虽然比不上后世的空调费,但至少不会觉得冷,而且,包厢里有被子,若是有的大臣体质虚,觉得冷的话,完全可以抱着被子取暖,绝对不会被冻着。
“大郎,在看风景呢?”
李适之门都没敲,就走了进来。
“六阿翁,快请坐,看看,外面的雪景多美啊!”
李安也不把李适之当外人,并没有起身,直接让李适之躺在旁边陪着自己。
“哈哈!能躺在温暖的车厢里,心平气和的看窗外的风景,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李适之都已经习惯了,笑了笑,躺在李安旁边的软榻上,心平气和的看向外面的雪景。
这大半年来,由于不得皇帝李隆基的重用,他闲散了很多,都快成尸位素餐之人了,好在李林甫总会找些无关痛痒的事情给他做,让他觉得自己在朝中,还有那么一点用处,不至于是个废物。
“功劳不功劳的都不重要了,不过,能躺在火车里看窗外的美丽雪景,这就足够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将事情看淡一些就是了,不必太在意。”
李安开口安慰李适之。
李适之疑惑的看向李安:“大郎,你现在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只怕一点都不比右相低,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怎么会产生如此感慨呢?”
当然,李适之打死都不会知道,李安是两世为人,见到的事情比较多,如此,才会产生这种豁达的情怀。
“六阿翁,我们看雪,这样的景致,不好好欣赏,实在是太可惜了。”
李安嘴角一笑,开始转移话题。
李适之也不深究,笑了笑,开口道:“窗外的景色的确非常美丽,这都是我大唐的秀美河山,日后通往安西的铁路修通之后,我一定要亲眼看看那里的万里黄沙。”
“六阿翁放心,最多两三年的工夫,通往安西的铁路就会贯通,以我大唐的强大国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李安自信的说道,来年春耕之后,通往玉门关和中受降城的两条铁路就要开始铺设了,而以李隆基好大喜功的个性,必然会大规模征发沿途的百姓,另外,还要在关中和洛阳一带征发劳力,以强大的人力做后盾,铁路的铺设必然可以快速完成,甚至比后世铺设铁路还要迅速,这就是投入的人力所造成的结果。
隋朝为了开凿大运河,动用了数百万人力,倾国之财,而后世就算搞大运河这么大的工程,也绝对不会动用这么多的人力,最多数千上万人,然后,动用先进的机械进行施工,如此,进度未必比古代快。
毕竟,后世的各种大工程,投入的人力相对较少,机械能够增加一百倍的效率,但人力减少了一百倍,如此,速度是差不多的,而对国力的损耗,后世的大工程占比就太小了,而古代搞大工程,往往都是倾国之力。
“大郎,耕地机和抽水机已经开始批量建造,听说收割机也会很快进行研发,如此,我大唐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种地百姓了,这些百姓如何安置,你想过没有?”
李适之忧心的问道。
“六阿翁,我现在缺人啊!研发中心有三万工匠,但远远不够,还有,铺设铁路每次都需要临时征召大量的百姓,若种地百姓不需要那么多了,日后,就可以组建专门的铁路工匠了,这样,不但农闲的时候可以铺设铁路,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铺设,另外,我还有很多实用之物需要发明,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种地人口越少,对大唐帝国越有利,若一个人种地,可以养活十个人,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李安开口解释。
他知道李适之的思维还停留在农业社会,对帝国工业化还不太认可,但时代的趋势是不可以改变的,农业人口越少,一个帝国就越强大。
“哦,你说的也是,一个人种地养活十个人,这样一来,大唐帝国就再也不会遭遇饥荒了,好事,这是好事啊!”
李适之按照李安的思路想了一通,觉得确实是好事,但很快又问道:“一旦大量百姓失去种地的差事,如何保证他们一定能够找到事情做,若真的有一多半百姓不用种地,你造机器和修铁路,真的能将所有人都收下吗?若仍有很多百姓找不到谋生的路子,岂不要天下大乱。”
李适之的这个担忧,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他也太高估耕地机这些机械的能力了,按照目前的产能,这些机械只能缓解大唐帝国对农业人口的需求,让一小部分百姓失去农业工作,从而转移到工业上来,而大唐的工业规模也会逐步扩大的完善。
从而实现农业人口减少一部分,工业需求相应增加一部分的良性循环,如此,自然不会导致大唐出现大量的闲散人口。
而出现少量的闲散人口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控制得体,社会保障完善,完全可以避免出现乱子。
李安将自己的对策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并向李适之保证,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工业人口的增加,一定会形成良性的循环,绝对不会让大唐出现乱子,另外,也将社会保障的一些知识讲解了一遍,说的通俗点,就是让没饭吃的百姓有饭吃,给他们最低的生活保障,从而不至于让他们铤而走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想办法给他们找工作。
李适之听懂了一半,他对社会保障的问题,还有些不太明白,这等于是让某些没有谋生能力的人,白吃白喝,损失的是朝廷的财富,而且,还不是在灾荒的时候,这样的常态化赈灾,容易滋生懒汉。
李安仔细解释了社会保障的诸多好处之后,李适之才完全听懂,并认可了李安的观点。
窗外的景色一直在不停的变幻,虽然始终都是雪白色,但形状却不尽相同,有白色的大树,白色的平地,也有白色挺拔的山峰。
李安在与李适之谈论了,关于工业化的相关知识后,一直在静静的欣赏窗外的雪白色风景,心情何其的舒畅。
在第三节车厢里的李隆基,同样非常的惬意,他躺在宽大的软床上,搂着娇滴滴的杨玉环,并与其一同欣赏窗外的童话般景色。
与李安所在的车厢不同,李隆基所在的几节车厢,都安装了更多的超薄壁炉,另外,保温措施做得也比较好。
为此,虽然外面白雪皑皑,气温在冰点以下,但李隆基所处的车厢里,却是如春日般温暖,用后世的一句话,就叫做人体最佳舒适温度。
在如此温暖的车厢里,李隆基无需穿棉衣,只穿了秋季厚度的衣服,杨玉环比较肥,穿的就更少了,跟夏季的衣服没有任何区别。
李安选择用中间打通的粗壮竹竿,做抽水和排水的管道,实属无奈之举,在后世,抽水机用的都是钢铁的管子,小一些的则使用塑料管,而这两样材料,一个是造不出来的,另一个制造的难度太大,也太过耗费成本。
塑料管子是李安没本事造出来的,也没有制造塑料管子的设备,而长度超过三五丈的长铁管,李安想想都头疼,就更别提进行制造了。
所以,思来想去,不论从哪个角度考虑,用中间打通的粗壮竹竿,永远都是最好的选择,至于竹竿容易损坏的问题,那就太简单了,换一根好的就可以了,而且,经过多种工艺处理过的粗壮竹竿,也没那么容易损坏,使用三五年,应该还是毫无问题的。
抽水机研发成功的消息,很快就呈给了李隆基,得知李安再一次获得一项科研成功,而且,还是对春耕极其重要的成果,李隆基龙颜大悦,立即下令对抽水机进行批量生产,以弥补水车应用不足的问题。
李安得到旨意之后,立即在研发中心,开辟抽水机核心部件的生产线,而抽水和排水的管道,则画在图纸上,让人带往江南,并在江南寻找最大口径的竹子,就地进行处理制作,然后将成品放入木船,从大运河运往洛阳城,然后,从洛阳城装上火车,运往长安城,并最终组装成合格的抽水机。
而为了不耽误时间,蒸汽船会投入应用,并牵引装载竹竿的木船,快速前往洛阳城。
与耕地机械一样,抽水机械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为此,很多大贵族在看到抽水机械的能力之后,也打出了订购意思。
当然,抽水机械与耕地机械不同,不能全部卖给贵族,朝廷也要留一部分,否则,就会出现贵族的田地永远不缺水,但普通老百姓的田地却很难得到水源的情况,朝廷掌握大量抽水机之后,才能大规模的打水,让地势高的老百姓的田地,也能及时浇上水,从而确保产量。
耕地机械与抽水机械相继研发成功,并进入批量生产的阶段,这让李安大为兴奋,接下来,李安就可以继续研发新的机械了。
而为了加快制造机械的速度和质量,李安将目标对准了加工机床,有了蒸汽机这个动力,完全可以生产动力机床了。
此刻,李安加工的很多产品,用的都是手摇机械,比如,太阳灶内表面的抛光,用的就是手摇抛光机械,非常累人,效率也不是很好。
若是在手摇抛光机械上装入蒸汽机这个动力,抛光的效率,比然会大大增加,抛光的效果也会强大很多,这是必然的。
而除了制造太阳灶的抛光机械,其它的各种制造零件的手摇机械,也可以装上蒸汽机这个动力,从而极大的提高效率。
有了这个思路之后,李安立即抽调大量优秀的人才,对这些机械进行研发,而那些制造的工作,则交给技术差一些的工匠。
其实,经过半年多时间的发展,研发中心附近的技术人才和苦力是越来越多了,如今,总人数已经突破三万,每日光是消耗的粮食就非常可观。
好在他们所创造的价值,远远超出这些消耗,否则,就算是国库的财力也会被这些人拖垮的,这也是为什么李安总是如此黑心,会是两三倍的价格卖出产品,为的还不是增加国库收入,从而缓解日后继续研发黑科技的压力吗?
由于李安一直在研发各种手摇机械,而蒸汽机的技术又比较成熟了,将各种手摇机械装上蒸汽机,这个难度真的不大,为此,很快就接连取得突破,大量蒸汽动力的机床被制造出来,并投入到生产之中,让各种产品的生产速度大大增加,当然,也让李安大为欣喜。
收割机和挖泥机械,都是李安说好要研发的,但这些并不急迫,李安并不急于研发这两样东西,毕竟,李安还要研发和制造各种蒸汽机床,就算有三万人力作为基础,李安还是有些力不从心,暂时抽不出精力研发收割机和挖泥机。
冬天很快就到来了,大雪毫无预兆的袭来,让整个关中进入了雪白的童话世界,也让李安的心情大为舒畅,这种雪白的世界,是李安最喜欢的。
当然,心情大好的不仅仅是李安,李隆基的兴致也非常高亢,并作出了巡幸洛阳城的决定。
不过,这一次,他只打算在洛阳城停留三日,三日后就返回,而前往洛阳城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欣赏沿途的醉人风景,当然,还有洛阳城的雪景。
作为核心臣子,李安当然是必须要陪同的,而为了确保皇帝出行的安全,长安至洛阳的铁路运营再一次被短暂停止。
只是这一次,在李隆基的要求下,一切从简,并不需要携带太多的东西,人员也要精简,以确保出行的快速性。
当皇家专列启动的时候,李安躺在第六节车厢的一个包间里,看着窗外的美丽雪景,心情那叫一个好啊!
此刻,火车外面的气温在冰点以下,而李安坐在的软卧车厢配备有超薄壁炉,气温还是比较暖和的,虽然比不上后世的空调费,但至少不会觉得冷,而且,包厢里有被子,若是有的大臣体质虚,觉得冷的话,完全可以抱着被子取暖,绝对不会被冻着。
“大郎,在看风景呢?”
李适之门都没敲,就走了进来。
“六阿翁,快请坐,看看,外面的雪景多美啊!”
李安也不把李适之当外人,并没有起身,直接让李适之躺在旁边陪着自己。
“哈哈!能躺在温暖的车厢里,心平气和的看窗外的风景,这都是你的功劳啊!”
李适之都已经习惯了,笑了笑,躺在李安旁边的软榻上,心平气和的看向外面的雪景。
这大半年来,由于不得皇帝李隆基的重用,他闲散了很多,都快成尸位素餐之人了,好在李林甫总会找些无关痛痒的事情给他做,让他觉得自己在朝中,还有那么一点用处,不至于是个废物。
“功劳不功劳的都不重要了,不过,能躺在火车里看窗外的美丽雪景,这就足够了,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将事情看淡一些就是了,不必太在意。”
李安开口安慰李适之。
李适之疑惑的看向李安:“大郎,你现在可是陛下身边的红人,在陛下心中的地位,只怕一点都不比右相低,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怎么会产生如此感慨呢?”
当然,李适之打死都不会知道,李安是两世为人,见到的事情比较多,如此,才会产生这种豁达的情怀。
“六阿翁,我们看雪,这样的景致,不好好欣赏,实在是太可惜了。”
李安嘴角一笑,开始转移话题。
李适之也不深究,笑了笑,开口道:“窗外的景色的确非常美丽,这都是我大唐的秀美河山,日后通往安西的铁路修通之后,我一定要亲眼看看那里的万里黄沙。”
“六阿翁放心,最多两三年的工夫,通往安西的铁路就会贯通,以我大唐的强大国力,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
李安自信的说道,来年春耕之后,通往玉门关和中受降城的两条铁路就要开始铺设了,而以李隆基好大喜功的个性,必然会大规模征发沿途的百姓,另外,还要在关中和洛阳一带征发劳力,以强大的人力做后盾,铁路的铺设必然可以快速完成,甚至比后世铺设铁路还要迅速,这就是投入的人力所造成的结果。
隋朝为了开凿大运河,动用了数百万人力,倾国之财,而后世就算搞大运河这么大的工程,也绝对不会动用这么多的人力,最多数千上万人,然后,动用先进的机械进行施工,如此,进度未必比古代快。
毕竟,后世的各种大工程,投入的人力相对较少,机械能够增加一百倍的效率,但人力减少了一百倍,如此,速度是差不多的,而对国力的损耗,后世的大工程占比就太小了,而古代搞大工程,往往都是倾国之力。
“大郎,耕地机和抽水机已经开始批量建造,听说收割机也会很快进行研发,如此,我大唐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种地百姓了,这些百姓如何安置,你想过没有?”
李适之忧心的问道。
“六阿翁,我现在缺人啊!研发中心有三万工匠,但远远不够,还有,铺设铁路每次都需要临时征召大量的百姓,若种地百姓不需要那么多了,日后,就可以组建专门的铁路工匠了,这样,不但农闲的时候可以铺设铁路,任何时候都可以进行铺设,另外,我还有很多实用之物需要发明,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所以,种地人口越少,对大唐帝国越有利,若一个人种地,可以养活十个人,岂不是天大的好事。”
李安开口解释。
他知道李适之的思维还停留在农业社会,对帝国工业化还不太认可,但时代的趋势是不可以改变的,农业人口越少,一个帝国就越强大。
“哦,你说的也是,一个人种地养活十个人,这样一来,大唐帝国就再也不会遭遇饥荒了,好事,这是好事啊!”
李适之按照李安的思路想了一通,觉得确实是好事,但很快又问道:“一旦大量百姓失去种地的差事,如何保证他们一定能够找到事情做,若真的有一多半百姓不用种地,你造机器和修铁路,真的能将所有人都收下吗?若仍有很多百姓找不到谋生的路子,岂不要天下大乱。”
李适之的这个担忧,的确有一定的道理,不过,他也太高估耕地机这些机械的能力了,按照目前的产能,这些机械只能缓解大唐帝国对农业人口的需求,让一小部分百姓失去农业工作,从而转移到工业上来,而大唐的工业规模也会逐步扩大的完善。
从而实现农业人口减少一部分,工业需求相应增加一部分的良性循环,如此,自然不会导致大唐出现大量的闲散人口。
而出现少量的闲散人口也不是什么大事,只要控制得体,社会保障完善,完全可以避免出现乱子。
李安将自己的对策一五一十的说了出来,并向李适之保证,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工业人口的增加,一定会形成良性的循环,绝对不会让大唐出现乱子,另外,也将社会保障的一些知识讲解了一遍,说的通俗点,就是让没饭吃的百姓有饭吃,给他们最低的生活保障,从而不至于让他们铤而走险,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想办法给他们找工作。
李适之听懂了一半,他对社会保障的问题,还有些不太明白,这等于是让某些没有谋生能力的人,白吃白喝,损失的是朝廷的财富,而且,还不是在灾荒的时候,这样的常态化赈灾,容易滋生懒汉。
李安仔细解释了社会保障的诸多好处之后,李适之才完全听懂,并认可了李安的观点。
窗外的景色一直在不停的变幻,虽然始终都是雪白色,但形状却不尽相同,有白色的大树,白色的平地,也有白色挺拔的山峰。
李安在与李适之谈论了,关于工业化的相关知识后,一直在静静的欣赏窗外的雪白色风景,心情何其的舒畅。
在第三节车厢里的李隆基,同样非常的惬意,他躺在宽大的软床上,搂着娇滴滴的杨玉环,并与其一同欣赏窗外的童话般景色。
与李安所在的车厢不同,李隆基所在的几节车厢,都安装了更多的超薄壁炉,另外,保温措施做得也比较好。
为此,虽然外面白雪皑皑,气温在冰点以下,但李隆基所处的车厢里,却是如春日般温暖,用后世的一句话,就叫做人体最佳舒适温度。
在如此温暖的车厢里,李隆基无需穿棉衣,只穿了秋季厚度的衣服,杨玉环比较肥,穿的就更少了,跟夏季的衣服没有任何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