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二章 平衡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都说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政治家也是同样的,也同样是无利不起早,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是不会花费精力去做的。
所以一听说杨国忠这个家伙突然前来拜访,而且,还是在自己身体很不好的时候来探望,李林甫第一印象就是肯定出了什么事了,肯定是自己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否则,杨国忠怎么可能过来。
“阿郎,今日一早,郯王强行闯宫,为陛下请安,大臣们和诸皇子也都跟了进去。”
李忠林掌握着李林甫的情报系统,对于朝堂发生的事情,自然能够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个也没啥难度,估计,京城的很多权贵和大商人很快就都知道了。
“到底什么情况,陛下如何了?”
李林甫激动的问道。
“阿郎,陛下脸色确实有些憔悴,不过,从说话的语气看,应该不是什么大病,或许真的就是偶染小疾,在寝宫静养罢了。”
李忠林回答道。
李林甫点了点头,开口道:“陛下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身体就一直很硬朗,也不该有什么大病啊!对了,郯王如此鲁莽,陛下可曾怪罪?”
“不曾怪罪,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陛下身体疲乏,说话不多,让杨国忠处理政事堂的政务,让太子也过去参与,还有就是问了一下万里传音计划,然后,所有人都退下了。”
李忠林如实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李林甫蹙眉深思了片刻,轻声道:“别让杨国忠等的太久了,快让他进来,开中门迎接,扶我起来。”
“阿郎,您身子不好,就不用亲自迎接了。”
李忠林关心的说道。
“没事,就算一直躺着也好不了,你快去开门。”
李林甫催促道。
既然杨国忠真心前来拜访,他也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而且,通过刚才的了解,他已经猜出杨国忠此次前来的目的,而他自己也很想与杨国忠再次合作,趁着还有一口气,把威胁他儿孙的最大障碍给除掉。
虽然他此刻的身体很不好,不过,在下人的搀扶下起身,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走路需要有人扶着,另外,不能走太长时间,否则,会导致上气不接下气的。
“杨御史,快里面请。”
李忠林亲自把中门打开,并引着杨国忠入府,随行的只有两名杨国忠的随从。
李林甫不能走太远,就站在正堂的门口等着杨国忠。
“右相,身子好些了吗?”
杨国忠走上前去,看着昔日的同僚,变得如此的憔悴,心里不免一阵心酸,就算他们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是对手,但总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李林甫强打精神,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声音不是很大的说道:“杨御史能来,我非常高兴,上茶,你们都退下吧!”
下人在退下之前,把李林甫给扶着坐下了,不过,他们并没有走远,就在外面的不远处,只要李林甫叫一声,他们就会进来的。
杨国忠也同样屏退左右,并顺手把随从手里的礼物拿了过来。
“杨御史这是给我带了什么礼物?”
李林甫看了一眼纸质包装,其实,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右相,这是新出锅的糖果,下官知道您天天吃药,嘴里肯定苦涩,吃点糖果会舒服一些。”
杨国忠笑着说道。
李林甫也不意外,笑了笑,开口道:“糖果,真是一份很及时的礼物啊!很称我心,哈哈!”
对于礼品,李林甫现在已经不那么看中了,他都快要挂了,哪里会在乎那些所谓的礼品,杨国忠能来就算是不错了,别的大臣都还躲着他呢?尤其是以前看上去忠心耿耿的大臣,全都躲着他,一次都没有去府上看他,倒是去杨国忠府邸的人比较多,以至于杨府的门槛都快要被踩坏了。
“右相,要不要先尝一块。”
杨国忠轻轻走过去,把装着糖果的纸包给打开了。
李林甫轻轻看了一眼,淡淡说道:“先放着吧!杨御史此来,肯定不光是为了给我送糖果的吧!有什么事情,可以说了。”
毕竟,病体支撑不了太长时间,若是客套的时间太长的话,李林甫就该累了,下面的正事儿就没法商议了。
“陛下这几日身体抱恙,右相可知?”
杨国忠先是需要铺垫一番,然后才能说出自己的目的。
李林甫轻轻点头,说道:“知道,自然是知道的,听说陛下并无大碍,今日在寝宫之中,还提出让杨御史处理朝政,老夫要恭喜杨御史啊!”
“哪里,哪里,下官还有好多地方需要请教右相呢?哈哈!”
杨国忠客气的说道,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右相应该知道,太子也参与政事了,下官与太子的关系,与右相与太子的关系,那都是一样糟糕的,有太子掣肘,只怕很多政事在处理起来的时候,会比较的麻烦啊!”
这话说的是事实,任何人当政都会选择提拔自己的亲信,若归附自己的官员犯了错,会想尽办法将事情摆平,而一旦政敌及其亲信犯错,那就要狠狠的打击,总之,公正的处理事情是不可能的。
比如官员贪墨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古代的社会,任何一个官员,几乎都犯过错误,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经不起调查的,只要调查一番,总能找到一大堆的问题,从而可以将其革职查办,但负责调查的御史,若是遇到支持自己的官员犯错,那自然就要网开一面了,而若是与自己有过节的人犯错,那就完全不用客气了,想怎么整就怎么整,往死里整。
但若是负责调查的御史身边有个反对者,并对其进行监督,如此,想要继续我行我素就行不通了,御史的行动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比如,杨国忠负责处理在政事堂的事务,在看到不利于自己的言论,或者发现有人举报自己的心腹之人,他很有可能会把事情给压下,从而让事情不了了之,但若是太子也看到了这个事情,他再想把事情给压下去就比较困难了。
历史上,有很多掌权的臣子,会把很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给压下,也就是说,下面的臣子要反映一些问题,有很多事情是送不到皇帝手中的,在半路上就很有可能会被截留,甚至,写奏折的人还会遭遇一系列的报复性打击。
在很多王朝,当敌国军队打来,前线全面溃败的紧要关头,皇帝却还在宫内歌舞升平,甚至,敌军都打到首都外面了,皇帝才知道自己下面的人瞒了自己,没有把如此重要的消息告诉自己,导致了帝国的败亡。
李林甫在执政的时候,搞了很多冤假错案,为的就是排除异己,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的稳固,而杨国忠此刻,显然也想这样,可太子被允许参加政事,这就多了一层掣肘,会让杨国忠处理政事的时候如芒刺在背,不能随心所欲的处理自己的事情,甚至,一个搞不好,还有可能会暴露自己的错误,从而遭到太子的打击。
“杨御史应该明白,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参与朝政也是一种锻炼,这是避免不了的,前一段时间,郯王不是也参与朝政了么?”
李林甫开口说道。
这相当于是提醒杨国忠,郯王是可以用来制衡太子的一个砝码,毕竟,他们都是皇帝的儿子,而且,郯王还比太子年长,是太子的哥哥,继承太子之位更加的理所应当,而且,皇帝似乎也在培养郯王等皇子,以随时做好替换太子的准备,让太子不是帝国唯一的继承人,从而分散朝堂大臣的注意力,让他们分别选择效忠不同的皇子,便于控制朝堂局势。
当然,既然要平衡,就不能偏向任何一方,谁表现的强大了一些就打击谁,谁表现的弱小了,就要扶持一把,从而让双方始终维持势均力敌的水平。
这一次皇帝生病,太子表现弱势,几乎什么动作都没有,而郯王他们却有小动作,这让皇帝感觉郯王的心态有些抬头,而太子似乎安分了一些,如此,他自然需要提携太子一把,让太子积极一些,从而拥有力量对对抗反对者,形成一股让他放心的力量。
“这陛下是一会儿一个心意,实在让那我等大臣捉摸不透,右相能否看出陛下究竟中意哪位皇子?”
杨国忠问道。
李林甫轻蔑的笑了一下,声音不大的说道:“陛下是天子,圣意难测啊!就算是我也猜不出来,不过,咱们也都是做父亲的,也都有儿子,做父亲的心情应该也是能够理解的,不是吗?”
这是要告诉杨国忠,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道理,皇帝理论上是每个儿子都疼,但同时,也可以说是每个儿子都不疼,但疼儿子是因为都是他亲生的,而他不疼儿子,又是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旦其中一个儿子翅膀硬了,威胁皇帝的位置就不好了。
帝王之家与普通人家毕竟是不一样的,继承人可以拥有整个帝国,所以,自古以来,帝王家的争权夺利也往往是最为激烈的,稍有不慎,要不是父亲死,要么是哥哥死,要么是弟弟死,人伦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而李隆基本人也是靠权谋起家的,对这方面是极其了解的。
而且,就从历史的情况看,李隆基在后期也不忘玩了一把权术,只可惜是失策,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因为唐玄宗的一系列失误决策,导致叛军突破潼关防线,进而威逼京师长安。
在这紧要的关头,皇帝和大量官员,全部逃往蜀中,简直犹如丧家之犬一般,半路上,太子与其心腹策划了杀杨贵妃和杨国忠的戏码,然后,借口牵制叛军,树立老百姓抗敌的决心,让太子逃离李隆基的视线,并在抵达北方灵武之后,迅速登基称帝,并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这其实与篡位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篡位,可李亨的篡位是有一定基础的,是在得到北方大量军官的支持下登基的,而这些军官掌握着大唐大半的精锐兵马,是平定叛乱的主力大军,有这些军头的支持,李亨这皇位篡的可谓是底气十足。
为此,李隆基也只能认了,毕竟,因为他的晚年昏聩,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他的皇帝威望已经大打折扣,从北方将领推举太子登基,就能看出这一点。
但他又非常不甘心就这么让李亨掌控整个大唐,他还奢望以太上皇的位置继续过着统治天下的生活,所以,他在得知李亨私自登基之后,虽然承认了这一事实,但同时,也立即下诏,让他的诸多皇子分别兼领天下节度使,以抗衡登基的李亨,最有名的一个就是身为江陵大都督的李僯了。
李僯在上位之后,起了割据一方的思想,不过,由于这个家伙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最终惨遭失败,而李隆基大封诸皇子为天下节度使的行为,也让李亨非常的不高兴,如此,在李隆基返回京城长安之后,李亨对待他的父亲也非常的不友好,甚至,还把他身边最得力的高力士给赶走了,简直就是要活活闷死太上皇,并最终导致了李隆基的抑郁而终。
一切都是有定数的,李隆基对待自己的儿子很不友好,千方百计的想要限制自己儿子的权势,最终落得个晚年凄凉的悲惨结果。
“陛下原本最中意的是寿王李瑁,可惜因为贵妃的事情,寿王是不大可能当上太子了,可除了寿王,郯王和永王虽然也受陛下青睐,可他们都有缺陷,只怕也难以让陛下完全满意,这倒是一个难办的事情啊!”
杨国忠一脸为难的看向李林甫。
太子这条大腿,他是彻底抱不上了,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从其余的皇子之中,寻找一个可以代替太子的人,并倾其全力进行支持,若他支持的皇子最终坐上龙椅,他的地位就能更加的稳固了。
都说商人都是无利不起早的家伙,政治家也是同样的,也同样是无利不起早,没有利益的事情,他们是不会花费精力去做的。
所以一听说杨国忠这个家伙突然前来拜访,而且,还是在自己身体很不好的时候来探望,李林甫第一印象就是肯定出了什么事了,肯定是自己还有一定的利用价值,否则,杨国忠怎么可能过来。
“阿郎,今日一早,郯王强行闯宫,为陛下请安,大臣们和诸皇子也都跟了进去。”
李忠林掌握着李林甫的情报系统,对于朝堂发生的事情,自然能够第一时间获知了,这个也没啥难度,估计,京城的很多权贵和大商人很快就都知道了。
“到底什么情况,陛下如何了?”
李林甫激动的问道。
“阿郎,陛下脸色确实有些憔悴,不过,从说话的语气看,应该不是什么大病,或许真的就是偶染小疾,在寝宫静养罢了。”
李忠林回答道。
李林甫点了点头,开口道:“陛下从年轻的时候开始,身体就一直很硬朗,也不该有什么大病啊!对了,郯王如此鲁莽,陛下可曾怪罪?”
“不曾怪罪,一句责备的话都没有,陛下身体疲乏,说话不多,让杨国忠处理政事堂的政务,让太子也过去参与,还有就是问了一下万里传音计划,然后,所有人都退下了。”
李忠林如实把自己知道的消息都说了出来。
李林甫蹙眉深思了片刻,轻声道:“别让杨国忠等的太久了,快让他进来,开中门迎接,扶我起来。”
“阿郎,您身子不好,就不用亲自迎接了。”
李忠林关心的说道。
“没事,就算一直躺着也好不了,你快去开门。”
李林甫催促道。
既然杨国忠真心前来拜访,他也不能把人家拒之门外,而且,通过刚才的了解,他已经猜出杨国忠此次前来的目的,而他自己也很想与杨国忠再次合作,趁着还有一口气,把威胁他儿孙的最大障碍给除掉。
虽然他此刻的身体很不好,不过,在下人的搀扶下起身,还是没有多大问题的,走路需要有人扶着,另外,不能走太长时间,否则,会导致上气不接下气的。
“杨御史,快里面请。”
李忠林亲自把中门打开,并引着杨国忠入府,随行的只有两名杨国忠的随从。
李林甫不能走太远,就站在正堂的门口等着杨国忠。
“右相,身子好些了吗?”
杨国忠走上前去,看着昔日的同僚,变得如此的憔悴,心里不免一阵心酸,就算他们曾经有过一段时间是对手,但总有些惺惺相惜的感觉。
李林甫强打精神,嘴角勉强挤出一丝笑意,声音不是很大的说道:“杨御史能来,我非常高兴,上茶,你们都退下吧!”
下人在退下之前,把李林甫给扶着坐下了,不过,他们并没有走远,就在外面的不远处,只要李林甫叫一声,他们就会进来的。
杨国忠也同样屏退左右,并顺手把随从手里的礼物拿了过来。
“杨御史这是给我带了什么礼物?”
李林甫看了一眼纸质包装,其实,已经猜了个七七八八。
“右相,这是新出锅的糖果,下官知道您天天吃药,嘴里肯定苦涩,吃点糖果会舒服一些。”
杨国忠笑着说道。
李林甫也不意外,笑了笑,开口道:“糖果,真是一份很及时的礼物啊!很称我心,哈哈!”
对于礼品,李林甫现在已经不那么看中了,他都快要挂了,哪里会在乎那些所谓的礼品,杨国忠能来就算是不错了,别的大臣都还躲着他呢?尤其是以前看上去忠心耿耿的大臣,全都躲着他,一次都没有去府上看他,倒是去杨国忠府邸的人比较多,以至于杨府的门槛都快要被踩坏了。
“右相,要不要先尝一块。”
杨国忠轻轻走过去,把装着糖果的纸包给打开了。
李林甫轻轻看了一眼,淡淡说道:“先放着吧!杨御史此来,肯定不光是为了给我送糖果的吧!有什么事情,可以说了。”
毕竟,病体支撑不了太长时间,若是客套的时间太长的话,李林甫就该累了,下面的正事儿就没法商议了。
“陛下这几日身体抱恙,右相可知?”
杨国忠先是需要铺垫一番,然后才能说出自己的目的。
李林甫轻轻点头,说道:“知道,自然是知道的,听说陛下并无大碍,今日在寝宫之中,还提出让杨御史处理朝政,老夫要恭喜杨御史啊!”
“哪里,哪里,下官还有好多地方需要请教右相呢?哈哈!”
杨国忠客气的说道,停了一下,继续说道:“右相应该知道,太子也参与政事了,下官与太子的关系,与右相与太子的关系,那都是一样糟糕的,有太子掣肘,只怕很多政事在处理起来的时候,会比较的麻烦啊!”
这话说的是事实,任何人当政都会选择提拔自己的亲信,若归附自己的官员犯了错,会想尽办法将事情摆平,而一旦政敌及其亲信犯错,那就要狠狠的打击,总之,公正的处理事情是不可能的。
比如官员贪墨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在古代的社会,任何一个官员,几乎都犯过错误,也就是说,几乎所有的官员都是经不起调查的,只要调查一番,总能找到一大堆的问题,从而可以将其革职查办,但负责调查的御史,若是遇到支持自己的官员犯错,那自然就要网开一面了,而若是与自己有过节的人犯错,那就完全不用客气了,想怎么整就怎么整,往死里整。
但若是负责调查的御史身边有个反对者,并对其进行监督,如此,想要继续我行我素就行不通了,御史的行动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比如,杨国忠负责处理在政事堂的事务,在看到不利于自己的言论,或者发现有人举报自己的心腹之人,他很有可能会把事情给压下,从而让事情不了了之,但若是太子也看到了这个事情,他再想把事情给压下去就比较困难了。
历史上,有很多掌权的臣子,会把很多不利于自己的事情给压下,也就是说,下面的臣子要反映一些问题,有很多事情是送不到皇帝手中的,在半路上就很有可能会被截留,甚至,写奏折的人还会遭遇一系列的报复性打击。
在很多王朝,当敌国军队打来,前线全面溃败的紧要关头,皇帝却还在宫内歌舞升平,甚至,敌军都打到首都外面了,皇帝才知道自己下面的人瞒了自己,没有把如此重要的消息告诉自己,导致了帝国的败亡。
李林甫在执政的时候,搞了很多冤假错案,为的就是排除异己,让自己的地位更加的稳固,而杨国忠此刻,显然也想这样,可太子被允许参加政事,这就多了一层掣肘,会让杨国忠处理政事的时候如芒刺在背,不能随心所欲的处理自己的事情,甚至,一个搞不好,还有可能会暴露自己的错误,从而遭到太子的打击。
“杨御史应该明白,太子是未来的皇帝,参与朝政也是一种锻炼,这是避免不了的,前一段时间,郯王不是也参与朝政了么?”
李林甫开口说道。
这相当于是提醒杨国忠,郯王是可以用来制衡太子的一个砝码,毕竟,他们都是皇帝的儿子,而且,郯王还比太子年长,是太子的哥哥,继承太子之位更加的理所应当,而且,皇帝似乎也在培养郯王等皇子,以随时做好替换太子的准备,让太子不是帝国唯一的继承人,从而分散朝堂大臣的注意力,让他们分别选择效忠不同的皇子,便于控制朝堂局势。
当然,既然要平衡,就不能偏向任何一方,谁表现的强大了一些就打击谁,谁表现的弱小了,就要扶持一把,从而让双方始终维持势均力敌的水平。
这一次皇帝生病,太子表现弱势,几乎什么动作都没有,而郯王他们却有小动作,这让皇帝感觉郯王的心态有些抬头,而太子似乎安分了一些,如此,他自然需要提携太子一把,让太子积极一些,从而拥有力量对对抗反对者,形成一股让他放心的力量。
“这陛下是一会儿一个心意,实在让那我等大臣捉摸不透,右相能否看出陛下究竟中意哪位皇子?”
杨国忠问道。
李林甫轻蔑的笑了一下,声音不大的说道:“陛下是天子,圣意难测啊!就算是我也猜不出来,不过,咱们也都是做父亲的,也都有儿子,做父亲的心情应该也是能够理解的,不是吗?”
这是要告诉杨国忠,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道理,皇帝理论上是每个儿子都疼,但同时,也可以说是每个儿子都不疼,但疼儿子是因为都是他亲生的,而他不疼儿子,又是因为他不想让自己的儿子威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旦其中一个儿子翅膀硬了,威胁皇帝的位置就不好了。
帝王之家与普通人家毕竟是不一样的,继承人可以拥有整个帝国,所以,自古以来,帝王家的争权夺利也往往是最为激烈的,稍有不慎,要不是父亲死,要么是哥哥死,要么是弟弟死,人伦的悲剧是不可避免的,而李隆基本人也是靠权谋起家的,对这方面是极其了解的。
而且,就从历史的情况看,李隆基在后期也不忘玩了一把权术,只可惜是失策,在安史之乱发生之后,因为唐玄宗的一系列失误决策,导致叛军突破潼关防线,进而威逼京师长安。
在这紧要的关头,皇帝和大量官员,全部逃往蜀中,简直犹如丧家之犬一般,半路上,太子与其心腹策划了杀杨贵妃和杨国忠的戏码,然后,借口牵制叛军,树立老百姓抗敌的决心,让太子逃离李隆基的视线,并在抵达北方灵武之后,迅速登基称帝,并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这其实与篡位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了,而且,是明目张胆的篡位,可李亨的篡位是有一定基础的,是在得到北方大量军官的支持下登基的,而这些军官掌握着大唐大半的精锐兵马,是平定叛乱的主力大军,有这些军头的支持,李亨这皇位篡的可谓是底气十足。
为此,李隆基也只能认了,毕竟,因为他的晚年昏聩,导致了安史之乱的发生,他的皇帝威望已经大打折扣,从北方将领推举太子登基,就能看出这一点。
但他又非常不甘心就这么让李亨掌控整个大唐,他还奢望以太上皇的位置继续过着统治天下的生活,所以,他在得知李亨私自登基之后,虽然承认了这一事实,但同时,也立即下诏,让他的诸多皇子分别兼领天下节度使,以抗衡登基的李亨,最有名的一个就是身为江陵大都督的李僯了。
李僯在上位之后,起了割据一方的思想,不过,由于这个家伙没有什么真才实学,最终惨遭失败,而李隆基大封诸皇子为天下节度使的行为,也让李亨非常的不高兴,如此,在李隆基返回京城长安之后,李亨对待他的父亲也非常的不友好,甚至,还把他身边最得力的高力士给赶走了,简直就是要活活闷死太上皇,并最终导致了李隆基的抑郁而终。
一切都是有定数的,李隆基对待自己的儿子很不友好,千方百计的想要限制自己儿子的权势,最终落得个晚年凄凉的悲惨结果。
“陛下原本最中意的是寿王李瑁,可惜因为贵妃的事情,寿王是不大可能当上太子了,可除了寿王,郯王和永王虽然也受陛下青睐,可他们都有缺陷,只怕也难以让陛下完全满意,这倒是一个难办的事情啊!”
杨国忠一脸为难的看向李林甫。
太子这条大腿,他是彻底抱不上了,他唯一的希望就是从其余的皇子之中,寻找一个可以代替太子的人,并倾其全力进行支持,若他支持的皇子最终坐上龙椅,他的地位就能更加的稳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