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比回忆更远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生命之重
前些日子,我、付辛博、井柏然、乔任梁(Kimi)四人当年的合影被大家翻了出来,许多人感慨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以前也有长辈离世,他们遵循自然的规则,走到了人生必经的关口;但Kimi和我的年龄那么近,我没有想到同辈中会有人那么早离开,而且那么突然。他的去世对我的触动很大,那到底是诧异还是难过,我都无法去细想。
他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我在美国洛杉矶,刚开始我只觉得不可置信,一搜微博,才大吃一惊。消息确凿无疑,一切都已经真实发生了,那一刻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又可以说些什么。团队的工作人员和我说:“你应该发一条微博表示悼念。”大家一起商量措词,但这样简单的形式又怎能表达我心里所有的感觉?我知道随之而来的就是追悼会,但脑海中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想去——不是不想去送他最后一程,我只是觉得自己无法面对那个场面,无法亲眼见证这件事的真实感。
但我还是去了。站在仪式现场,听到哀乐声和哭声交织起伏,我整个人都是蒙的,不知道怎么去接受这一切。有人过来问我要不要去和Kimi的父母打个招呼,我婉言推辞了。
痛失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的心里已经裂了条深不见底的口子,我们这些和Kimi年龄相仿的人站在他们面前,就好像是在往伤口上撒盐。我又该说什么呢?“节哀顺变”?还是“别难过”?……这些话,我怎么说出口?告别仪式结束后,我就默默离开了。
有时候只能感叹一句,很多事情大概只能说是命数,是老天一早安排好的,无法用我们渺小的力量去改变。
起点
已经很久没有提起“好男儿”比赛的时光了。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幼稚的、冲动的、真诚的、不自知的过往,都是让人感慨的回忆。
在地方赛区的时候,我的嗓子严重发炎,打了封闭针后还是开不了嗓。正式比赛前,所有选手会一起去KTV练习,然后告诉负责人自己的备选参赛歌曲。那天负责人告诉我,他觉得我选的那首不够出彩,也不够稳妥,希望我在比赛时换一首歌。到了比赛当天,考虑到嗓子的实际情况,我还是选择唱了那首自认为比较安全的歌,这让主办方有些不快——这个选手怎么那么不听话呢?我自己也觉得晋级无望,果然,那一场就被淘汰了。
当时比赛采用的是观众投票的方式来决定选手的去留。好几个人走到我面前说“对不起”,然后把票投给了其他选手。我一边向他们道谢,一边说不必抱歉。就算这个比赛真的只能止步于此,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关注,我也没有任何的沮丧和失望。更何况之后还有复活赛,我还有机会回到舞台上,还有可能走到最后。我心里有一种奇妙的笃定感,可能自小打下的自信基础太过牢固,让我不会轻易怀疑自己。
我始终相信,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有句老话不是说嘛,“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进入了全国总决赛。出发去上海前全家人都很兴奋,爸爸还不忘给我提个醒:“去外面看看也好,不要以为在一个地方取得一点儿成绩就有什么了不起。”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激动的心情超越了一切,一心只想立刻上路。
这也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父母当然不放心,但我还是说服了他们让我一个人上路。我想要独自去面对这个全新而未知的世界。在都江堰赛区的比赛现场,我在加油呐喊的人群中看到了伯伯、姑姑等一众亲友,感动之余竟然还有些尴尬。走出去,我就不再是那个被全家捧在手心里的小孩子了,这个机会能让我变成另外一个人,也能让我看到自己都不知道的另一面。
坐在飞机上的时候,我有点儿忐忑。在成都大家都认识我,这也没什么稀奇,在另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城市,我还能得到陌生人的认可吗?降落在上海机场后,居然有三四个粉丝在等我,我很好奇他们居然知道四川有个李易峰,心里暗暗高兴,这是个好的开始。去酒店的路上我从车窗望出去,呀,好大一朵白云,之前都没见过那么大朵的!——再稀松平常的景色,那一刻在我眼里都多了份特别,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已经身在上海,空气里仿佛有一股轻快的力量,一切都寓意着希望,一切都指向明媚的未来。
如今各种综艺真人秀大行其道,其实回想起来,当时《加油!好男儿》的决赛已经采用了“真人秀”的拍摄形式。全国十强赛时,所有选手都被安排住进了东方明珠最大的圆球里,主办方在那里搭建了一个装满摄像头的房间,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有记录,手机也都按要求上交了。我起初不知道洗手间的摄像头是关闭的,还担心过洗澡时如何面对摄像头的问题,但转念一想,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管它呢!于是该吃吃,该睡睡,起床时头发比鸡窝还乱,“偶像包袱”早已经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有一回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问我们想吃什么,他们可以叫外卖,我毫不犹豫点了小龙虾和味千拉面,根本不知道那也是节目录制的一部分,还因此被贴上了“李易峰爱吃小龙虾”的标签。在上海我才第一次吃到这两种食物,第一口下去,心里冒出一万个感叹号:怎么能那么好吃!更重要的是,它们抚慰了我的“四川胃”——上海菜偏甜,主办方安排的菜里时不时会冒出狮子头或者糖醋小排,我实在没法儿吃个痛快。味千拉面有汤还管饱,完美地满足了我的一切要求。
不变的表达
我的生物钟很奇怪:只要前一天晚上没喝酒或过度疲劳,我都会在闹钟响铃前的五分钟自动醒来。
上学的时候,我有一套严格的时间表,起床后的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很精确,一切都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我从来不用父母叫我起床,相反,还要和他们约法三章:“你们睡你们的觉,千万、千万不要起来和我说话!不然我一回答,时间表就乱了。”任何计划外的事情插入都有可能导致我迟到。迟到是我最讨厌的状况之一,所有人都坐好了,眼睁睁地看着你慌慌张张进来——不行,这太没面子了。
这个生物钟在总决赛期间无法发挥作用,要过集体生活,时间安排自然无法自己做主。比赛之外,主办方还为我们安排了杂志拍摄的工作,所有选手都要参加,人多,难免要等上些时间。当时我对“宣传”这回事毫无概念,心里还有些不痛快:我明明是来参加比赛的,为什么还要拍照做采访呢?
那时我不明白“应对媒体”的必要性,更不理解那些“采访指导”——我觉得那些套路太扯淡了,是费力包装出来的东西,是假的。
“你一个人在北漂,想家吗?辛苦吗?”
“对,我特别想买张机票回去看他们。对,特别辛苦。”
这样的回答也太脱离实际了。如果我真的想念家人,又抽不出时间回家,他们也可以来看我;何况电话、网络都那么方便,“分隔两地苦苦思念”这种苦情戏码根本没法儿上演。这个问题太假了,这样的回答也太假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被记者抱怨说“采访没有点”。可是渐渐地,又有人说我特别能整段子,“脑回路清奇”。其实一直以来我回答问题的风格没有变过,只是以前大家可能更习惯“走心”的正经回答,不习惯我抛“小包袱”“小段子”的方式,所以总觉得我答非所问。现在大风潮不同了,大家都更放松,记者觉得“被怼”也别有趣味,接不上话也可以起到一种特别的效果。这是我的运气,环境在改变,所有人的接受尺度在改变,我的不变恰好顺应了潮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大家还没有注意到我是谁的时候,没人会觉得我的话重要。这很现实:站在别人目光焦点里的人,说什么都是对的;无名小卒就算有高论,也很少有机会被听见。很多人说娱乐圈势利,其实哪里又可以杜绝势利呢?爸爸以前做生意,小时候我就听他说过不少相关的故事。我自己也遇到过势利的人,但说不上被他们“伤到”。这是客观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事实,我也无力改变,但至少可以包容它们的存在,也坚持自己的方式。
我不喜欢按套路出牌,有趣一些不好吗?我常常看到体育比赛结束后的即兴访问,记者往往会问刚摘得奖牌或者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开不开心”。这种例行问题的答案不用猜都知道,但如果这个运动员若有所思地咬一下奖牌,回答说,“挺硬的”,我会觉得,哎,有意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一直都挺喜欢接受采访的,这是件好玩的事情,还可以在谈话中重新了解自己。很多问题我平时不一定会细想,采访中有人提到了,我才发现,哦,原来我会这样回答,原来我会这样想,原来我是这样的人。当然,采访中有些禁忌我不会碰,比如政治这类原则性的问题,我也不会胡乱开别人的玩笑。有一回和成龙大哥聊天时,他有点感叹地说,以前做采访,艺人和记者就那么简简单单地坐着,没有手机,也没有摄像机,可以随便聊,气氛很轻松。如今即时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发达,艺人的形象更生动,不再神秘或遥不可及,但一切都有视频录音“作证”,传播时如果被断章取义或者被刻意编辑,就会带来想不到的麻烦。
微博是一个我能自主和大家交流的窗口。我更新的速度不快,往往是因为还没有想到特别好玩的内容。我喜欢和大家开一些彼此间有默契的玩笑,一不小心还能玩出个系列。比如我的“浴袍歌手”形象,就是在每年出席跨年晚会前的准备过程中诞生的,现在已经更新到了3.0的版本。我常常会冒出些搞怪的念头,比如之前在横店拍片,早上从阳台上望出去时,突然发现,去掉小卖部招牌上的那几个中文字,外面完全是一派欧洲的景色。我立刻戴上围巾和帽子,找人给我拍“欧洲留影”,当然,我还拍了露出下半身拖鞋和睡裤的“花絮现场照”,留着第二天揭秘。
不管我用怎样的方式去面对公众,总有人喜欢我,也总有人不喜欢我。没有什么万全之策,但尽可能地保持真实,一定比费心打造某种“人设”更简单也更舒服。至今我还没有上过真人秀类的节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在这个阶段集中精力拍戏。我自问没有那种能力让几件事同步进行,万一把拍戏过程中的角色情绪带去真人秀的现场,那就更容易引起误会了。所有人都在做的事情,不如先保持距离,等一等。精力有限,就先投入最重要的事情吧。
生命之重
前些日子,我、付辛博、井柏然、乔任梁(Kimi)四人当年的合影被大家翻了出来,许多人感慨时光荏苒,物是人非。以前也有长辈离世,他们遵循自然的规则,走到了人生必经的关口;但Kimi和我的年龄那么近,我没有想到同辈中会有人那么早离开,而且那么突然。他的去世对我的触动很大,那到底是诧异还是难过,我都无法去细想。
他去世的消息传来时我在美国洛杉矶,刚开始我只觉得不可置信,一搜微博,才大吃一惊。消息确凿无疑,一切都已经真实发生了,那一刻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又可以说些什么。团队的工作人员和我说:“你应该发一条微博表示悼念。”大家一起商量措词,但这样简单的形式又怎能表达我心里所有的感觉?我知道随之而来的就是追悼会,但脑海中第一个念头就是不想去——不是不想去送他最后一程,我只是觉得自己无法面对那个场面,无法亲眼见证这件事的真实感。
但我还是去了。站在仪式现场,听到哀乐声和哭声交织起伏,我整个人都是蒙的,不知道怎么去接受这一切。有人过来问我要不要去和Kimi的父母打个招呼,我婉言推辞了。
痛失爱子,白发人送黑发人,他们的心里已经裂了条深不见底的口子,我们这些和Kimi年龄相仿的人站在他们面前,就好像是在往伤口上撒盐。我又该说什么呢?“节哀顺变”?还是“别难过”?……这些话,我怎么说出口?告别仪式结束后,我就默默离开了。
有时候只能感叹一句,很多事情大概只能说是命数,是老天一早安排好的,无法用我们渺小的力量去改变。
起点
已经很久没有提起“好男儿”比赛的时光了。现在回头看看,那些幼稚的、冲动的、真诚的、不自知的过往,都是让人感慨的回忆。
在地方赛区的时候,我的嗓子严重发炎,打了封闭针后还是开不了嗓。正式比赛前,所有选手会一起去KTV练习,然后告诉负责人自己的备选参赛歌曲。那天负责人告诉我,他觉得我选的那首不够出彩,也不够稳妥,希望我在比赛时换一首歌。到了比赛当天,考虑到嗓子的实际情况,我还是选择唱了那首自认为比较安全的歌,这让主办方有些不快——这个选手怎么那么不听话呢?我自己也觉得晋级无望,果然,那一场就被淘汰了。
当时比赛采用的是观众投票的方式来决定选手的去留。好几个人走到我面前说“对不起”,然后把票投给了其他选手。我一边向他们道谢,一边说不必抱歉。就算这个比赛真的只能止步于此,得到了那么多人的关注,我也没有任何的沮丧和失望。更何况之后还有复活赛,我还有机会回到舞台上,还有可能走到最后。我心里有一种奇妙的笃定感,可能自小打下的自信基础太过牢固,让我不会轻易怀疑自己。
我始终相信,所有的事情都应该是顺理成章的,有句老话不是说嘛,“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我进入了全国总决赛。出发去上海前全家人都很兴奋,爸爸还不忘给我提个醒:“去外面看看也好,不要以为在一个地方取得一点儿成绩就有什么了不起。”那是我第一次坐飞机,激动的心情超越了一切,一心只想立刻上路。
这也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父母当然不放心,但我还是说服了他们让我一个人上路。我想要独自去面对这个全新而未知的世界。在都江堰赛区的比赛现场,我在加油呐喊的人群中看到了伯伯、姑姑等一众亲友,感动之余竟然还有些尴尬。走出去,我就不再是那个被全家捧在手心里的小孩子了,这个机会能让我变成另外一个人,也能让我看到自己都不知道的另一面。
坐在飞机上的时候,我有点儿忐忑。在成都大家都认识我,这也没什么稀奇,在另一个从来没去过的城市,我还能得到陌生人的认可吗?降落在上海机场后,居然有三四个粉丝在等我,我很好奇他们居然知道四川有个李易峰,心里暗暗高兴,这是个好的开始。去酒店的路上我从车窗望出去,呀,好大一朵白云,之前都没见过那么大朵的!——再稀松平常的景色,那一刻在我眼里都多了份特别,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已经身在上海,空气里仿佛有一股轻快的力量,一切都寓意着希望,一切都指向明媚的未来。
如今各种综艺真人秀大行其道,其实回想起来,当时《加油!好男儿》的决赛已经采用了“真人秀”的拍摄形式。全国十强赛时,所有选手都被安排住进了东方明珠最大的圆球里,主办方在那里搭建了一个装满摄像头的房间,所有人的一举一动都有记录,手机也都按要求上交了。我起初不知道洗手间的摄像头是关闭的,还担心过洗澡时如何面对摄像头的问题,但转念一想,所有人都一视同仁,管它呢!于是该吃吃,该睡睡,起床时头发比鸡窝还乱,“偶像包袱”早已经扔到九霄云外去了。
有一回节目组的工作人员问我们想吃什么,他们可以叫外卖,我毫不犹豫点了小龙虾和味千拉面,根本不知道那也是节目录制的一部分,还因此被贴上了“李易峰爱吃小龙虾”的标签。在上海我才第一次吃到这两种食物,第一口下去,心里冒出一万个感叹号:怎么能那么好吃!更重要的是,它们抚慰了我的“四川胃”——上海菜偏甜,主办方安排的菜里时不时会冒出狮子头或者糖醋小排,我实在没法儿吃个痛快。味千拉面有汤还管饱,完美地满足了我的一切要求。
不变的表达
我的生物钟很奇怪:只要前一天晚上没喝酒或过度疲劳,我都会在闹钟响铃前的五分钟自动醒来。
上学的时候,我有一套严格的时间表,起床后的每一个环节都安排得很精确,一切都严格按照时间表进行。我从来不用父母叫我起床,相反,还要和他们约法三章:“你们睡你们的觉,千万、千万不要起来和我说话!不然我一回答,时间表就乱了。”任何计划外的事情插入都有可能导致我迟到。迟到是我最讨厌的状况之一,所有人都坐好了,眼睁睁地看着你慌慌张张进来——不行,这太没面子了。
这个生物钟在总决赛期间无法发挥作用,要过集体生活,时间安排自然无法自己做主。比赛之外,主办方还为我们安排了杂志拍摄的工作,所有选手都要参加,人多,难免要等上些时间。当时我对“宣传”这回事毫无概念,心里还有些不痛快:我明明是来参加比赛的,为什么还要拍照做采访呢?
那时我不明白“应对媒体”的必要性,更不理解那些“采访指导”——我觉得那些套路太扯淡了,是费力包装出来的东西,是假的。
“你一个人在北漂,想家吗?辛苦吗?”
“对,我特别想买张机票回去看他们。对,特别辛苦。”
这样的回答也太脱离实际了。如果我真的想念家人,又抽不出时间回家,他们也可以来看我;何况电话、网络都那么方便,“分隔两地苦苦思念”这种苦情戏码根本没法儿上演。这个问题太假了,这样的回答也太假了。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被记者抱怨说“采访没有点”。可是渐渐地,又有人说我特别能整段子,“脑回路清奇”。其实一直以来我回答问题的风格没有变过,只是以前大家可能更习惯“走心”的正经回答,不习惯我抛“小包袱”“小段子”的方式,所以总觉得我答非所问。现在大风潮不同了,大家都更放松,记者觉得“被怼”也别有趣味,接不上话也可以起到一种特别的效果。这是我的运气,环境在改变,所有人的接受尺度在改变,我的不变恰好顺应了潮流。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大家还没有注意到我是谁的时候,没人会觉得我的话重要。这很现实:站在别人目光焦点里的人,说什么都是对的;无名小卒就算有高论,也很少有机会被听见。很多人说娱乐圈势利,其实哪里又可以杜绝势利呢?爸爸以前做生意,小时候我就听他说过不少相关的故事。我自己也遇到过势利的人,但说不上被他们“伤到”。这是客观存在于这个世界的事实,我也无力改变,但至少可以包容它们的存在,也坚持自己的方式。
我不喜欢按套路出牌,有趣一些不好吗?我常常看到体育比赛结束后的即兴访问,记者往往会问刚摘得奖牌或者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开不开心”。这种例行问题的答案不用猜都知道,但如果这个运动员若有所思地咬一下奖牌,回答说,“挺硬的”,我会觉得,哎,有意思。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一直都挺喜欢接受采访的,这是件好玩的事情,还可以在谈话中重新了解自己。很多问题我平时不一定会细想,采访中有人提到了,我才发现,哦,原来我会这样回答,原来我会这样想,原来我是这样的人。当然,采访中有些禁忌我不会碰,比如政治这类原则性的问题,我也不会胡乱开别人的玩笑。有一回和成龙大哥聊天时,他有点感叹地说,以前做采访,艺人和记者就那么简简单单地坐着,没有手机,也没有摄像机,可以随便聊,气氛很轻松。如今即时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发达,艺人的形象更生动,不再神秘或遥不可及,但一切都有视频录音“作证”,传播时如果被断章取义或者被刻意编辑,就会带来想不到的麻烦。
微博是一个我能自主和大家交流的窗口。我更新的速度不快,往往是因为还没有想到特别好玩的内容。我喜欢和大家开一些彼此间有默契的玩笑,一不小心还能玩出个系列。比如我的“浴袍歌手”形象,就是在每年出席跨年晚会前的准备过程中诞生的,现在已经更新到了3.0的版本。我常常会冒出些搞怪的念头,比如之前在横店拍片,早上从阳台上望出去时,突然发现,去掉小卖部招牌上的那几个中文字,外面完全是一派欧洲的景色。我立刻戴上围巾和帽子,找人给我拍“欧洲留影”,当然,我还拍了露出下半身拖鞋和睡裤的“花絮现场照”,留着第二天揭秘。
不管我用怎样的方式去面对公众,总有人喜欢我,也总有人不喜欢我。没有什么万全之策,但尽可能地保持真实,一定比费心打造某种“人设”更简单也更舒服。至今我还没有上过真人秀类的节目,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在这个阶段集中精力拍戏。我自问没有那种能力让几件事同步进行,万一把拍戏过程中的角色情绪带去真人秀的现场,那就更容易引起误会了。所有人都在做的事情,不如先保持距离,等一等。精力有限,就先投入最重要的事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