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萨拉热窝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梁晓秀在克罗地亚见到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演员巴斯卡后,记住了萨拉热窝这个城市的名字,她决定从斯洛文尼亚赶往萨拉热窝。胆大、好奇是她的特点,她想知道萨拉热窝和何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就这样,她来到萨拉热窝,住进了假日酒店。
萨拉热窝属于波黑,全称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这个国家的名字她很陌生;但是提起这个国家的首都萨拉热窝,她记忆犹新,那就是来自同名电影。
萨拉热窝是历史名城,20世纪初,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到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至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死伤人数高达2000万。这场战争的规模之大和伤亡之多,在过去的历史中没有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萨拉热窝又成为炮火攻击的地方;前南游击队在萨拉热窝顽强抵抗纳粹,最终把德军从这里驱除出去,解放了自己的国土。波黑几百年来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战火连绵,人民遭殃。
波黑共和国面积51129平方公里,人口380万。波黑的主要人口由穆斯林人、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构成,民族矛盾和冲突一直是这个国家突出的问题,因而不时导致矛盾双方兵戎相见,水火不相容。
波黑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波黑的治安情况不好,经常因民族矛盾发生武装冲突。
波黑共和国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介于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两国之间。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波黑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
波黑主要民族为波斯尼亚族,约180万人,克罗地亚族约45万人,塞尔维亚族约135万人。波黑的民族冲突主要在这三个民族之间发生的。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其中绝大多数波族人信伊斯兰教,绝大多数塞族人信东正教,绝大多数克族人信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是三个不同的宗教,因此宗教矛盾也是在这三个宗教之间产生的。官方语言为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三种语言。
波黑尽管经济落后,但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褐煤、铝矾土、铅锌矿、石棉、岩盐、重晶石等,其中煤炭蕴藏量达38亿吨。波黑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潜在的水力发电量达170亿千瓦。森林覆盖面积占波黑全境面积的46.6%,其中65%为落叶植物,35%为针叶植物。这些资源还都没有进行有效开发;一旦成功开发将会带动波黑的经济发展。主要工业有电力、煤、铁、铝、拖拉机、小汽车、电视机等。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是谷物、蔬菜、甜菜、水果、亚麻、烟草、肉类,奶。牲畜以养羊为主。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地位,旅馆服务业比较兴旺,旅游业设施较齐全,有浴场、汽车宿营地、温泉和疗养胜地等。主要旅游区是亚得里亚海海滨区和萨拉热窝附近的冬季体育中心。
亚得里亚海滨游人如织,风景如画;在冬季,萨拉热窝附近的滑雪场成为滑雪爱好者的天堂,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滑雪游玩。游泳与滑雪是波黑两大体育运动,这两个胜地是欧洲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20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外国影片数量有限,在为数不多的外国影片中,《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家喻户晓,当时许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那时梁晓秀的一些同学看过10几遍《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他们能大段大段背诵影片的台词,以此为乐。瓦尔特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如今她来到影片中的这座城市,心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萨拉热窝是一座山城,山高地险,民族强悍,令人生畏。她由此断定,这里是容易引发武装冲突的地方。
萨拉热窝始建于1263年,人口38万,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全城呈东西走向狭长的形态,南北是起伏连绵的山峦,从东到西宛如一条彩带披挂在巴尔干半岛波斯尼亚河源头的东部。城东的入城口地带为险要的山路,一侧的山峰上筑有一座土耳其统治时期的城防古堡。城东不远处有一座石拱“羊桥”,它曾是历史上萨拉热窝通向东方世界的重要门户。蜿蜒的山间公路,穿越崇山峻岭,与南斯拉夫相连。城西是波黑通向西欧的主要公路、铁路交通干线和航空港,并连通着波黑通向亚德里亚海滨的旅游公路。路旁有另一座石桥“罗马桥”。波斯尼亚河的源头周围是波黑国家公园。这里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草木茂盛,碧水涟漪,木桥辟路,曲径通幽。在萨拉热窝的东南和西南部山区,各有一处天然滑雪运动场。
萨拉热窝分为老城、中心城、新城、新萨拉热窝4个行政区。老城区的商业街有500多年历史,始建于土耳其统治时代。石块铺就的老街,两侧是波斯尼亚民族风格和土耳其风格的建筑。一排排的手工艺品店铺错落有致,期间夹杂着咖啡馆、烤肉馆和清真寺。这里的手工艺品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土耳其式的咖啡具、雕刻和铜质花瓶、各类壶、罐、圆盘艺术品到手工制做的木质烟盒、首饰盒等,应有尽有。萨拉热窝老城风貌的装饰画、各种式样的金银首饰、还有用波黑战争遗留的炮弹壳打磨制作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中心城区多为奥匈帝国时代的古典建筑。天主教堂、东正教堂与伊斯兰清真寺塔分布于城区之内,格外显眼,也提醒人们这里有三种宗教。波黑战后形成的浓厚伊斯兰教氛围,让人感到好像置身于中东的阿拉伯世界。在这一带观光游览,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座欧洲城市,独特的民族风情为这里染上了异国情调。可见,当年阿拉伯人在这里的影响很大。
新城区是20世纪70年代兴建的。许多东方格调的现代化建筑和居民小区在波黑战争期间遭到了严重破坏;现已大部分得到了修复。宽阔的波斯尼亚大道横贯市区,碧波清澈的波斯尼亚河支流米里亚河蜿蜒由西向东流过,两侧是高低起伏的山冈;依山而建的民居鳞次栉比,白屋红瓦在郁郁葱葱之中分外鲜明。入夜时分,登高远眺,万家灯火,星光灿烂,蔚为壮观。
萨拉热窝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63年。“萨拉热”一词的意思是:“苏丹总督的宫殿”。1465年,苏丹的使者建造了官邸,后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一个公共浴池、一座桥梁、一项水利工程、一家客店和一个贸易区,这些都成为以后城市的中心。一个世纪后,一位行政官在这座城市又建造了图书馆、室内市场、宗教学校、寺院。
16世纪的萨拉热窝空前繁荣,穆斯林、犹太人、东正教徒和信奉天主教的斯拉夫人共同生活在这里。1878年奥匈帝国占领了波黑,萨拉热窝成为奥匈帝国波斯尼亚首府。新统治者建造了政府大楼、军事营房、法院、监狱及商业街道,还修建了铁路,引进电灯和电车,增设了剧院、博物馆、公园和旅馆,并在米里亚河上架起几座桥梁,其中一座为“拉丁桥”。这一时期,萨拉热窝由老城向宽阔的平原地带发展,沿河流形成漏斗形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遇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纪念刺死斐迪南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当时的拉丁桥后改名为普林西普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军民在萨拉热窝同德国法西斯展开激战,最终击溃了德军。为缅怀在二战中为保卫萨拉热窝而牺牲的烈士们,市内建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和英雄瓦尔特的半身塑像。
在战后的40多年里,萨拉热窝人口从8万增加到38万,钢筋混凝土高层公寓相继建成。在高楼大厦之间的空地上,有儿童乐园和街头公园。城市的规模扩大,从山谷向山上发展。萨拉热窝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天主教和东正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德国人和斯拉夫人、俄国人和西方人在这一带曾展开过殊死的搏斗。多年的战争,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萨拉热窝闻名于世。
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一些南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黑定居。阿瓦尔人于6世纪和7世纪时开始入侵,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相继进入巴尔干半岛。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波黑地区多次分属周围的各个国家。12世纪末斯拉夫人建立了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盛的国家。1463年后成为土耳其属地。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许多波斯尼亚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穆斯林民族。当地的穆斯林与塞尔维亚族人都使用塞尔维亚语,但在民俗习惯、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成为奥匈帝国的领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由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组成的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意法西斯扶植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权实行种族灭绝政策,30万塞尔维亚人惨遭杀害。从此,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两族结下了世仇。1960年代末,当时的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和卡德尔曾决定将波黑的穆斯林列为一个民族,同时鼓励其他共和国的穆斯林加入波黑,致使波黑穆斯林人口超过塞族人口。
这个现象在欧洲独一无二。
梁晓秀在克罗地亚见到电影《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的演员巴斯卡后,记住了萨拉热窝这个城市的名字,她决定从斯洛文尼亚赶往萨拉热窝。胆大、好奇是她的特点,她想知道萨拉热窝和何以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就这样,她来到萨拉热窝,住进了假日酒店。
萨拉热窝属于波黑,全称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这个国家的名字她很陌生;但是提起这个国家的首都萨拉热窝,她记忆犹新,那就是来自同名电影。
萨拉热窝是历史名城,20世纪初,奥地利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遭到暗杀,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至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死伤人数高达2000万。这场战争的规模之大和伤亡之多,在过去的历史中没有先例。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萨拉热窝又成为炮火攻击的地方;前南游击队在萨拉热窝顽强抵抗纳粹,最终把德军从这里驱除出去,解放了自己的国土。波黑几百年来的历史,是一部战争史:战火连绵,人民遭殃。
波黑共和国面积51129平方公里,人口380万。波黑的主要人口由穆斯林人、塞尔维亚人和克罗地亚人构成,民族矛盾和冲突一直是这个国家突出的问题,因而不时导致矛盾双方兵戎相见,水火不相容。
波黑的经济状况非常不好,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波黑的治安情况不好,经常因民族矛盾发生武装冲突。
波黑共和国位于原南斯拉夫中部,介于克罗地亚和塞尔维亚两国之间。1945年,南斯拉夫各族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立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波黑成为南斯拉夫联邦的一个共和国,首都萨拉热窝。
波黑主要民族为波斯尼亚族,约180万人,克罗地亚族约45万人,塞尔维亚族约135万人。波黑的民族冲突主要在这三个民族之间发生的。主要宗教为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其中绝大多数波族人信伊斯兰教,绝大多数塞族人信东正教,绝大多数克族人信天主教。伊斯兰教、东正教和天主教是三个不同的宗教,因此宗教矛盾也是在这三个宗教之间产生的。官方语言为波斯尼亚语、塞尔维亚语和克罗地亚语三种语言。
波黑尽管经济落后,但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褐煤、铝矾土、铅锌矿、石棉、岩盐、重晶石等,其中煤炭蕴藏量达38亿吨。波黑拥有丰富的水力资源,潜在的水力发电量达170亿千瓦。森林覆盖面积占波黑全境面积的46.6%,其中65%为落叶植物,35%为针叶植物。这些资源还都没有进行有效开发;一旦成功开发将会带动波黑的经济发展。主要工业有电力、煤、铁、铝、拖拉机、小汽车、电视机等。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产品是谷物、蔬菜、甜菜、水果、亚麻、烟草、肉类,奶。牲畜以养羊为主。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有重要地位,旅馆服务业比较兴旺,旅游业设施较齐全,有浴场、汽车宿营地、温泉和疗养胜地等。主要旅游区是亚得里亚海海滨区和萨拉热窝附近的冬季体育中心。
亚得里亚海滨游人如织,风景如画;在冬季,萨拉热窝附近的滑雪场成为滑雪爱好者的天堂,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人在这里滑雪游玩。游泳与滑雪是波黑两大体育运动,这两个胜地是欧洲人经常光顾的地方。
20世纪60-70年代,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外国影片数量有限,在为数不多的外国影片中,《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在中国家喻户晓,当时许多人都看过这部电影。那时梁晓秀的一些同学看过10几遍《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他们能大段大段背诵影片的台词,以此为乐。瓦尔特是中国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如今她来到影片中的这座城市,心中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感觉。
萨拉热窝是一座山城,山高地险,民族强悍,令人生畏。她由此断定,这里是容易引发武装冲突的地方。
萨拉热窝始建于1263年,人口38万,群山环抱,风景秀丽。全城呈东西走向狭长的形态,南北是起伏连绵的山峦,从东到西宛如一条彩带披挂在巴尔干半岛波斯尼亚河源头的东部。城东的入城口地带为险要的山路,一侧的山峰上筑有一座土耳其统治时期的城防古堡。城东不远处有一座石拱“羊桥”,它曾是历史上萨拉热窝通向东方世界的重要门户。蜿蜒的山间公路,穿越崇山峻岭,与南斯拉夫相连。城西是波黑通向西欧的主要公路、铁路交通干线和航空港,并连通着波黑通向亚德里亚海滨的旅游公路。路旁有另一座石桥“罗马桥”。波斯尼亚河的源头周围是波黑国家公园。这里自然景观美不胜收:草木茂盛,碧水涟漪,木桥辟路,曲径通幽。在萨拉热窝的东南和西南部山区,各有一处天然滑雪运动场。
萨拉热窝分为老城、中心城、新城、新萨拉热窝4个行政区。老城区的商业街有500多年历史,始建于土耳其统治时代。石块铺就的老街,两侧是波斯尼亚民族风格和土耳其风格的建筑。一排排的手工艺品店铺错落有致,期间夹杂着咖啡馆、烤肉馆和清真寺。这里的手工艺品有几百年的历史,从土耳其式的咖啡具、雕刻和铜质花瓶、各类壶、罐、圆盘艺术品到手工制做的木质烟盒、首饰盒等,应有尽有。萨拉热窝老城风貌的装饰画、各种式样的金银首饰、还有用波黑战争遗留的炮弹壳打磨制作的工艺品,琳琅满目,让人目不暇接。
中心城区多为奥匈帝国时代的古典建筑。天主教堂、东正教堂与伊斯兰清真寺塔分布于城区之内,格外显眼,也提醒人们这里有三种宗教。波黑战后形成的浓厚伊斯兰教氛围,让人感到好像置身于中东的阿拉伯世界。在这一带观光游览,根本感觉不到这是一座欧洲城市,独特的民族风情为这里染上了异国情调。可见,当年阿拉伯人在这里的影响很大。
新城区是20世纪70年代兴建的。许多东方格调的现代化建筑和居民小区在波黑战争期间遭到了严重破坏;现已大部分得到了修复。宽阔的波斯尼亚大道横贯市区,碧波清澈的波斯尼亚河支流米里亚河蜿蜒由西向东流过,两侧是高低起伏的山冈;依山而建的民居鳞次栉比,白屋红瓦在郁郁葱葱之中分外鲜明。入夜时分,登高远眺,万家灯火,星光灿烂,蔚为壮观。
萨拉热窝的建城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1263年。“萨拉热”一词的意思是:“苏丹总督的宫殿”。1465年,苏丹的使者建造了官邸,后修建了一座清真寺、一个公共浴池、一座桥梁、一项水利工程、一家客店和一个贸易区,这些都成为以后城市的中心。一个世纪后,一位行政官在这座城市又建造了图书馆、室内市场、宗教学校、寺院。
16世纪的萨拉热窝空前繁荣,穆斯林、犹太人、东正教徒和信奉天主教的斯拉夫人共同生活在这里。1878年奥匈帝国占领了波黑,萨拉热窝成为奥匈帝国波斯尼亚首府。新统治者建造了政府大楼、军事营房、法院、监狱及商业街道,还修建了铁路,引进电灯和电车,增设了剧院、博物馆、公园和旅馆,并在米里亚河上架起几座桥梁,其中一座为“拉丁桥”。这一时期,萨拉热窝由老城向宽阔的平原地带发展,沿河流形成漏斗形状。
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遇刺,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为纪念刺死斐迪南的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普林西普,当时的拉丁桥后改名为普林西普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南斯拉夫军民在萨拉热窝同德国法西斯展开激战,最终击溃了德军。为缅怀在二战中为保卫萨拉热窝而牺牲的烈士们,市内建有一座烈士纪念碑和英雄瓦尔特的半身塑像。
在战后的40多年里,萨拉热窝人口从8万增加到38万,钢筋混凝土高层公寓相继建成。在高楼大厦之间的空地上,有儿童乐园和街头公园。城市的规模扩大,从山谷向山上发展。萨拉热窝的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史上,天主教和东正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德国人和斯拉夫人、俄国人和西方人在这一带曾展开过殊死的搏斗。多年的战争,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萨拉热窝闻名于世。
公元6世纪末7世纪初,一些南斯拉夫人南迁到巴尔干半岛,在波黑定居。阿瓦尔人于6世纪和7世纪时开始入侵,克罗地亚人和塞尔维亚人也相继进入巴尔干半岛。在接下来的几个世纪内,波黑地区多次分属周围的各个国家。12世纪末斯拉夫人建立了独立的波斯尼亚公国。14世纪末波斯尼亚曾是南部斯拉夫人最强盛的国家。1463年后成为土耳其属地。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许多波斯尼亚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穆斯林民族。当地的穆斯林与塞尔维亚族人都使用塞尔维亚语,但在民俗习惯、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等方面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成为奥匈帝国的领地,1908年被奥匈帝国占领。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南部斯拉夫民族成立了由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斯洛文尼亚人组成的王国,1929年改称南斯拉夫王国,波黑是其中的一部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德、意法西斯扶植的“克罗地亚独立国”傀儡政权实行种族灭绝政策,30万塞尔维亚人惨遭杀害。从此,塞尔维亚与克罗地亚两族结下了世仇。1960年代末,当时的南斯拉夫领导人铁托和卡德尔曾决定将波黑的穆斯林列为一个民族,同时鼓励其他共和国的穆斯林加入波黑,致使波黑穆斯林人口超过塞族人口。
这个现象在欧洲独一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