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有放有收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转运司衙门长官厅里,杨告道:“都漕,昨日方偕送来南路各州查账的书状,除了一些小意外,并无大的情弊。北路各州也一般,没有我们先前想的大量偷逃税算的事情。”
徐平点了点头,最近他也想明白了,其实是自己把事情想得过于严重了。州县的官员把地方豪强吃得死死的,而他们都是流官,按照回避法在本地既无产业,也没有要紧的亲眷,怎么可能发生大规模逃税的事情。收上来的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施政能力,影响到他们的政绩考评,没有借这个机会大规模地压迫本地大户已经是难得,更多还是因为他们自己对新的政策也还不熟悉。等到下年,不是怕民户逃税,而是要防官员借机加税。
说到底,这个年代民间的力量在官方面前不值一提,只要没有官员抵制,新的政策就不会遇到激烈的反抗。而且徐平的新政也比较缓和,只是逼各地的大户把藏匿的铜钱拿出来,放到钱庄里而已,并不会少了他们的。既没有把人逼得倾家荡产,也没有让京西路民不聊生,别说是跟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比,就是跟历次的茶盐法改革比都异常温柔。
最重要的,此次改革没有影响到官员的利益,还让他们在地方施政的能力增强了。这个年代势力最大的阶层就是各级官员,其他势力可以忽略不计。
惟一的例外就是河南府,这里地位特殊,相对转运使司半独立,城里致仕和闲居的官员众多,乡间有大量依附于皇陵的民户,与外州比就不那么老实了。
见徐平看向自己,王尧臣摇了摇头:“河南府也相差不多,此次查账,没有查出来偷漏税款特别严重的。其实这才正常,富贵人家的铜钱都放到了以童大郎为首的几个虚人头上,其他的公司多是平常百姓开起来的,他们只想着规矩挣钱,偷税没那个胆子。而云行又已经说了,童大郎那几个人,不要细查,且让他们逍遥吧。”
徐平皱眉问道:“就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自然是有的。那几个人名下的公司,交易极多,公司里沉淀了大量铜钱。但是他们的交易基本免税算,河南府从他们手上几乎收不到什么。我和郑判勾商量过,这些交易只怕很多是假的,只是在走账而已,实际上并没有货物实买卖。”
一边的郑戬道:“不错,我有九成的把握,这些人在做假账,为的就是把铜钱留在自己的手里。都漕若是同意,我可以让手下的人与王通判一起,起出他们的底来!”
徐平摆了摆手:“算了,且让他们逍遥几天吧。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没必要在这些人身上花精力,最少今年底之前不要动他们。说实话,西京城里的富贵人家,哪个在朝廷里没有人脉?不是牵连到哪个大臣,就是哪家王公的亲戚,这些人跋扈惯了,就不是遵纪守法的人家。现在他们都集中到那么几个人头上去,只是避开我们,对大家都是好事。”
郑戬皱着眉头沉声道:“都漕,不是下官多嘴,既是推行新政,便就应该从豪门大户下手!既然跋扈,那就用严刑峻法惩治他们,不能苟且!不下力气整治这些人,民间必然就会怨言四起,于新政不利!为长远计,对那几个人还是及早下手得好!”
徐平对郑戬摆手笑道:“天休,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不必什么事情都这样做。我们现在京西路的新政,并不是从民间敛财,而是舒缓民力,是松不是收。最关键的,不是惩治那些不跟着我们的人,而是让老老实实遵从新政的人得到好处。那些真地开了公司,安心做生意的,要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才是最重要的。官府收了多少税现在来说倒在其次,这些人赚到了多少钱才最关键。做事情,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杨告道:“真正安心做生意的,今年大多还是赚到了钱,数额不小。不过现在的钱都在钱庄里面,对他们就是个虚数,民间为此多有怨言。”
“钱庄里的钱难道不可以随时取出来?自设钱庄到现在,还没有不让百姓取的事情。”
王尧臣摇头:“钱拿在自己的手里才安心,没办法,百姓这样想难免。”
徐平道:“这就没有办法了,只好让他们慢慢改了这想法。最多,我们也就是让取钱花钱更加方便一些。这样吧,从下个月起,想办法让钱庄在三司铺子里设个交割的地方,可以直接用钱庄的交引在铺子里买货物。花钱方便一点,让他们心安。”
钱庄的下一步是改为银行,然后由银行发银行券,也就是纸币,慢慢取代铜钱。徐平绝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让步,铜钱进去了,就不要再想大规模地取出来了。铜钱本身就是贵金属,流通过程中由于储存和销钱为器等等原因,大量地退出流通,官府再怎么铸钱也很难补上这个窟窿。简单地说,铜钱的流通成本太高,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了,用纸币取代铜钱势在必行。不适应这种转变的,只好慢慢去适应,徐平不会走回头路。
见徐平的态度坚决,王尧臣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现在钱庄的凭据还不能自由地流通,只是存款证明,而没有货币的职能,他们还看不出钱庄未来的前景。
徐平没有再详细地说,事情没有到那一步,再多的话也只是徒费口水。等到民众习惯了大额交易在钱庄交割,钱庄的信眷建立起来,发行很行券,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郑戬道:“还有一件事,都漕让读书人学过之后查账,弥补官府人力不足,这样做是极好的。我想着此次回到京城,也在开封府做这件事,三司勾院再招公吏,便就从这些人里招。现有公吏,学过考不过的,也就不要在勾院做事了。”
徐平听了点头:“此法可行。只是开封府现在没有公司要查账,学了没有饭碗,只怕没多少人肯去学。你若有心,还不如把心思用在现有的三司公吏身上。”
“都漕能在京西路待多少年?这里的事情,要不了多少日子开封府不照样发生?我能够这样想,读书人又有几个傻子?在下官想来,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去考这一个饭碗的。”
郑戬是徐平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脾气古怪倔强,脑子却很清楚。为什么徐平做三司副使的时候没有这些动作,一到了京西路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还不是因为京城里掣肘太多,不能施展拳脚吗。等到在京西路做出了成绩,必然还是要回到京城去,同样的政策肯定要推向全国,那个时候谁还能挡得住?只要对朝政不陌生的,都能看出这一点。
徐平笑了笑,没有说话。郑戬的话说的没错,只是不适合明白说出来而已。
郑戬又道:“现在可虑的,是京西路考出来的人也不多。这一次查账虽然勉强完成,实际上在下官眼里,疏漏之处还是不少。等到再过几个月,便就是收夏税的时候,接着又是秋税,秋税完了就到年底了,事情更多。勾院里能够抽到京西路来的人,那时就没有多少了。依我之见,还是乘着这几个月的功夫,多教一些人出来,不然来年人力就捉襟见肘。”
“这话不错。杨告,你回去拟一个文书,行到京西路各州县,便就在夏天之前,再教一些人出来。分别在河南府、许州、蔡州、邓州、襄州和金州立学,不拘本路外路,凡是读书识字的,都可以入学,学过考过之后,由官府发给文告。以后凡是本路设的公司,都要由这些人做账,否则以偷逃税算论处。”
杨告应诺。
京西路特别是南部,学风不盛,读书识字的人并不多,达到要求可以学审计的人就更加少。郑戬是因为徐平是自己的老长官,才带着属下官吏到京西路来帮着培训,也只能起个种子的作用,并不能把这事情一直包下来。现在开公司的还没有见到大的利益,京西路开的公司并不多,还能勉强应付过来。等到秋后大量公司见到利益,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说过了这次大规模查账的事情,几个人坐下来聊一些其他话题,气氛轻松下来。
王尧臣道:“虽然我总觉得有不少人在逃税,但这一次查过,河南府还是比往多收了不少税算,府里手头宽松了许多。我想着趁还没有秋忙的时候,用夏天这几个月,把西京城池收拾一番。洛河上游已经筑坝,天津桥倒不急着重修,可以放一放。就是外城城墙已经倾颓得不成样子了,重新整治一番,云行觉得如何?”
“这是你河南府的事情,何必问我?不过说到了此事,倒是让我想起一件事来。以往征发民间徭役,也没有个准数,有事便征,无事便罢。当然,河南府这里又有皇宫又有皇陵,徭役比其他地方都多,也没个闲的时候。既然是官府手里宽松,我想着以后也不能随便征用民夫了,要立个规例下来。每年一丁要服多工的徭役,有个准数,少做了的人用钱来补,多做了的人发钱下去。前些日子李觏要修南下道路,我就跟他说过此事,只是没有定个数目下来。这次便就定下来,行文各州县,看是一丁多少工合适,由转运使司统一考虑。这也是为州县立个规矩,避免过多征用民力,你们觉得如何?”
转运司衙门长官厅里,杨告道:“都漕,昨日方偕送来南路各州查账的书状,除了一些小意外,并无大的情弊。北路各州也一般,没有我们先前想的大量偷逃税算的事情。”
徐平点了点头,最近他也想明白了,其实是自己把事情想得过于严重了。州县的官员把地方豪强吃得死死的,而他们都是流官,按照回避法在本地既无产业,也没有要紧的亲眷,怎么可能发生大规模逃税的事情。收上来的税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施政能力,影响到他们的政绩考评,没有借这个机会大规模地压迫本地大户已经是难得,更多还是因为他们自己对新的政策也还不熟悉。等到下年,不是怕民户逃税,而是要防官员借机加税。
说到底,这个年代民间的力量在官方面前不值一提,只要没有官员抵制,新的政策就不会遇到激烈的反抗。而且徐平的新政也比较缓和,只是逼各地的大户把藏匿的铜钱拿出来,放到钱庄里而已,并不会少了他们的。既没有把人逼得倾家荡产,也没有让京西路民不聊生,别说是跟后来的王安石变法比,就是跟历次的茶盐法改革比都异常温柔。
最重要的,此次改革没有影响到官员的利益,还让他们在地方施政的能力增强了。这个年代势力最大的阶层就是各级官员,其他势力可以忽略不计。
惟一的例外就是河南府,这里地位特殊,相对转运使司半独立,城里致仕和闲居的官员众多,乡间有大量依附于皇陵的民户,与外州比就不那么老实了。
见徐平看向自己,王尧臣摇了摇头:“河南府也相差不多,此次查账,没有查出来偷漏税款特别严重的。其实这才正常,富贵人家的铜钱都放到了以童大郎为首的几个虚人头上,其他的公司多是平常百姓开起来的,他们只想着规矩挣钱,偷税没那个胆子。而云行又已经说了,童大郎那几个人,不要细查,且让他们逍遥吧。”
徐平皱眉问道:“就没有发现任何端倪?”
“自然是有的。那几个人名下的公司,交易极多,公司里沉淀了大量铜钱。但是他们的交易基本免税算,河南府从他们手上几乎收不到什么。我和郑判勾商量过,这些交易只怕很多是假的,只是在走账而已,实际上并没有货物实买卖。”
一边的郑戬道:“不错,我有九成的把握,这些人在做假账,为的就是把铜钱留在自己的手里。都漕若是同意,我可以让手下的人与王通判一起,起出他们的底来!”
徐平摆了摆手:“算了,且让他们逍遥几天吧。现在我们要做的事情太多,没必要在这些人身上花精力,最少今年底之前不要动他们。说实话,西京城里的富贵人家,哪个在朝廷里没有人脉?不是牵连到哪个大臣,就是哪家王公的亲戚,这些人跋扈惯了,就不是遵纪守法的人家。现在他们都集中到那么几个人头上去,只是避开我们,对大家都是好事。”
郑戬皱着眉头沉声道:“都漕,不是下官多嘴,既是推行新政,便就应该从豪门大户下手!既然跋扈,那就用严刑峻法惩治他们,不能苟且!不下力气整治这些人,民间必然就会怨言四起,于新政不利!为长远计,对那几个人还是及早下手得好!”
徐平对郑戬摆手笑道:“天休,你说的也有道理,不过不必什么事情都这样做。我们现在京西路的新政,并不是从民间敛财,而是舒缓民力,是松不是收。最关键的,不是惩治那些不跟着我们的人,而是让老老实实遵从新政的人得到好处。那些真地开了公司,安心做生意的,要让他们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这才是最重要的。官府收了多少税现在来说倒在其次,这些人赚到了多少钱才最关键。做事情,眼光要放长远一些。”
杨告道:“真正安心做生意的,今年大多还是赚到了钱,数额不小。不过现在的钱都在钱庄里面,对他们就是个虚数,民间为此多有怨言。”
“钱庄里的钱难道不可以随时取出来?自设钱庄到现在,还没有不让百姓取的事情。”
王尧臣摇头:“钱拿在自己的手里才安心,没办法,百姓这样想难免。”
徐平道:“这就没有办法了,只好让他们慢慢改了这想法。最多,我们也就是让取钱花钱更加方便一些。这样吧,从下个月起,想办法让钱庄在三司铺子里设个交割的地方,可以直接用钱庄的交引在铺子里买货物。花钱方便一点,让他们心安。”
钱庄的下一步是改为银行,然后由银行发银行券,也就是纸币,慢慢取代铜钱。徐平绝不可能在这种事情上让步,铜钱进去了,就不要再想大规模地取出来了。铜钱本身就是贵金属,流通过程中由于储存和销钱为器等等原因,大量地退出流通,官府再怎么铸钱也很难补上这个窟窿。简单地说,铜钱的流通成本太高,已经不适应经济发展了,用纸币取代铜钱势在必行。不适应这种转变的,只好慢慢去适应,徐平不会走回头路。
见徐平的态度坚决,王尧臣摇了摇头,没有再说什么。现在钱庄的凭据还不能自由地流通,只是存款证明,而没有货币的职能,他们还看不出钱庄未来的前景。
徐平没有再详细地说,事情没有到那一步,再多的话也只是徒费口水。等到民众习惯了大额交易在钱庄交割,钱庄的信眷建立起来,发行很行券,他们自然就明白了。
郑戬道:“还有一件事,都漕让读书人学过之后查账,弥补官府人力不足,这样做是极好的。我想着此次回到京城,也在开封府做这件事,三司勾院再招公吏,便就从这些人里招。现有公吏,学过考不过的,也就不要在勾院做事了。”
徐平听了点头:“此法可行。只是开封府现在没有公司要查账,学了没有饭碗,只怕没多少人肯去学。你若有心,还不如把心思用在现有的三司公吏身上。”
“都漕能在京西路待多少年?这里的事情,要不了多少日子开封府不照样发生?我能够这样想,读书人又有几个傻子?在下官想来,还是有不少人愿意去考这一个饭碗的。”
郑戬是徐平一手提拔起来的,虽然脾气古怪倔强,脑子却很清楚。为什么徐平做三司副使的时候没有这些动作,一到了京西路就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还不是因为京城里掣肘太多,不能施展拳脚吗。等到在京西路做出了成绩,必然还是要回到京城去,同样的政策肯定要推向全国,那个时候谁还能挡得住?只要对朝政不陌生的,都能看出这一点。
徐平笑了笑,没有说话。郑戬的话说的没错,只是不适合明白说出来而已。
郑戬又道:“现在可虑的,是京西路考出来的人也不多。这一次查账虽然勉强完成,实际上在下官眼里,疏漏之处还是不少。等到再过几个月,便就是收夏税的时候,接着又是秋税,秋税完了就到年底了,事情更多。勾院里能够抽到京西路来的人,那时就没有多少了。依我之见,还是乘着这几个月的功夫,多教一些人出来,不然来年人力就捉襟见肘。”
“这话不错。杨告,你回去拟一个文书,行到京西路各州县,便就在夏天之前,再教一些人出来。分别在河南府、许州、蔡州、邓州、襄州和金州立学,不拘本路外路,凡是读书识字的,都可以入学,学过考过之后,由官府发给文告。以后凡是本路设的公司,都要由这些人做账,否则以偷逃税算论处。”
杨告应诺。
京西路特别是南部,学风不盛,读书识字的人并不多,达到要求可以学审计的人就更加少。郑戬是因为徐平是自己的老长官,才带着属下官吏到京西路来帮着培训,也只能起个种子的作用,并不能把这事情一直包下来。现在开公司的还没有见到大的利益,京西路开的公司并不多,还能勉强应付过来。等到秋后大量公司见到利益,那就是另一种情况了。
说过了这次大规模查账的事情,几个人坐下来聊一些其他话题,气氛轻松下来。
王尧臣道:“虽然我总觉得有不少人在逃税,但这一次查过,河南府还是比往多收了不少税算,府里手头宽松了许多。我想着趁还没有秋忙的时候,用夏天这几个月,把西京城池收拾一番。洛河上游已经筑坝,天津桥倒不急着重修,可以放一放。就是外城城墙已经倾颓得不成样子了,重新整治一番,云行觉得如何?”
“这是你河南府的事情,何必问我?不过说到了此事,倒是让我想起一件事来。以往征发民间徭役,也没有个准数,有事便征,无事便罢。当然,河南府这里又有皇宫又有皇陵,徭役比其他地方都多,也没个闲的时候。既然是官府手里宽松,我想着以后也不能随便征用民夫了,要立个规例下来。每年一丁要服多工的徭役,有个准数,少做了的人用钱来补,多做了的人发钱下去。前些日子李觏要修南下道路,我就跟他说过此事,只是没有定个数目下来。这次便就定下来,行文各州县,看是一丁多少工合适,由转运使司统一考虑。这也是为州县立个规矩,避免过多征用民力,你们觉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