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5一夜未归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陈群毕恭毕敬的走到了公孙太后的面前,再次向着公孙太后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公孙太后,这是微臣最后一次对你的礼遇,如果今天晚上你无法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的话,那么你身边的人都会一个挨着一个因为你而死去。难道你忍心看到那么多人为你而死吗?”
公孙太后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惊讶,问道:“你想干什么?”
“很简单,如果你和我进行合作,那么我会一个一个的在你的面前,杀掉那些曾经服饰过你的宫女们,直到你改变心意为止!”陈群道。
“你……你真卑鄙!”公孙太后听了以后,顿时觉得毛骨悚然,要当着自己的面杀掉那么多人,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为自己而死,她还是做不到。
片刻之后,公孙太后像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屁股坐在了座椅上,刚才和陈群的针锋相对也完全消失不见了,冷笑道:“我的家人已经全部被你们杀完了,就剩我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我早已经过够了这种生活,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不要让我再看到有更多的人死亡了……”
“太后娘娘的意思是……”
“你们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只是我有一个条件!”公孙太后道。
“现在的你,还有什么权利和我们谈条件?”徐盛插话道。
陈群道:“不可无礼,还是请太后娘娘把话说完吧。”
公孙太后道:“我一介女流之辈,死不足惜,只是陛下还是个孩子,他什么都不懂,我求你们放陛下一条生路。不要杀害陛下……只要你们答应我这一个条件,你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许褚、徐盛都看了看陈群。陈群皱着眉头寻思了片刻,这才说道:“本来斩草是要除根的。但念在陛下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可以答应你这个要求,事成之后,我会祈求将陛下送出宫去,交给一个寻常百姓人家豢养。不过,对外我会宣布陛下已经驾崩,陛下也要更改姓名,从此以后。不再找他麻烦。至于太后娘娘嘛……你知道的事情太多,就算我肯放过你,别的大臣也不愿意,至于该怎么处置你,还要等臣等和摄政王商议一番之后再做决定!”
“我已经是一个行尸走肉,生死对我来说已经不再害怕,既然陈大人可以保陛下平安,我就答应你的要求。说吧,让我怎么做?”公孙太后虽然年轻,但却是一个明白人。在公孙氏因为在辽东造反,满门抄斩之后,公孙太后早就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死人了。如果不是因为刘冯的关系。公孙太后早就自杀身亡了。
女人天性都会有一种母性,她看刘冯可怜,便肩负起了抚养刘冯的责任,如今刘冯三岁,还是个贪玩的孩子,公孙太后没有让他读书写字,反而肆意的让他玩耍,哪怕刘冯一生碌碌无为也好,也总好过引人猜忌。没有了性命。
公孙太后答应了陈群,要帮助他们将皇位禅让给张彦。陈群得到这个好消息。便和许褚、徐盛一起回去,向同谋的大臣们报喜。同时。也要商讨一下禅让大典的事情。
最后,众人一致决定,禅让大典一定要赶在迁都之前举行,因为他们想让新的都城成为新皇帝的驻所。
迁都之事一直萦绕着他们心头,这些大臣都明白,只要张彦提出来的事情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实现。而且他们阻挠迁都,并不全是因为自身在彭城置有产业之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改朝换代的事情。
相比于迁都之事,改朝换代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也是他们处心积虑想要去完成的事情,人人都有私心,人人都会因为改朝换代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这种呼声在众多大臣里面是最高的。
于是,众人就禅让大典的举行,以及各方面的细节安排,都要进行一番布置,并且还不能让张彦知道,否则的话,一切都会成为泡影。
由于陈群积极的拉拢到了锦衣卫指挥使徐盛,卫将军许褚这两个关键人物,只要他们不向张彦泄密,张彦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众人一直商议到上早朝的时间,这才陆续从陈群的府中出来,然后一起结伴去上早朝,而至于昨天晚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没有人再提及,仿佛就像是压根没有发生过一样。
……
诸葛亮本来是辽东太守,张彦南征,把诸葛亮调到了身边,南征之后,张彦也没有放诸葛亮离开,而是让他继续以辽东太守的身份留在彭城,继续为他做一些事情。
而诸葛亮在彭城没有府邸,自己也没有成家立业,孤身一人而已,所以暂住在其兄大理寺少卿诸葛瑾的府邸里。
昨晚诸葛亮的提议得到了摄政王张彦的赞同,准许他按照制定好的方案进行有序的迁都之事。并且还被张彦封为迁都办事处的处长,满心欢喜的他,并未失去理智。
因为诸葛亮知道,迁都之事事关重大,所涉及的事情也非常的纷杂,张彦虽然给了他一个迁都办事处的处长头衔,但是这个迁都办事处是大是小,手下有多少人,张彦都没说。
这也让诸葛亮没了底气,决定早朝的事情再向张彦询问一番,把细节给落实了。既然要迁都,那就必须要给他可以用的人手吧,而且迁都涉及的利益非常广泛,就连当朝的重臣都不能幸免,如果不好好的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很有可能会得罪朝中重臣,直到诸葛亮回到兄长的府邸之后,才觉得,这个迁都办事处,或许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但是诸葛亮已经接了,那就只能硬着头皮一路走到黑了。
本来诸葛亮想找兄长诸葛瑾就此事商议一番,因为其兄做过多年的泰山太守,现在又贵为大理寺少卿,在官场上或许有些心得,想就迁都一事向诸葛瑾请教一下,奈何诸葛瑾今晚有事外出了。
诸葛亮一直等到子时,也没有把诸葛瑾等来,索性就回去睡觉了。
可是,诸葛亮心中有事,辗转难眠,竟然失眠了。
眼看离早朝的时间快要到了,诸葛亮躺着也是躺着,闲来无事,便早早的穿好衣服,出了府门,朝着燕王府而去。
早朝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开始有的,由摄政王张彦负责召开,而前来参加的大臣们,也并不是文武百官,而是只限于张彦提名的那些大臣,这些被张彦提名的多数是朝中重臣,三省六部都有,也是现在朝廷里面的主要官员,像诸葛亮这种官员来参加早朝,也是特例,是经过张彦准许的,否则的话,绝对不会贸然冒出来一个人来打破早朝的平衡。
诸葛亮从诸葛瑾的府邸出来之后,独自一人漫无目的的走在街道上,因为彭城的内部区域划分比较集中,官员所居住的住宅区,和一般百姓居住的住宅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官员的住宅区在内城里面,而百姓的则在外城,但由于诸葛瑾是后来才到彭城的,所以没能在官员的住宅区里面拥有一席之地,只能住在外城的百姓居住区里面。
所以,诸葛亮要去参加早朝,就必须先从外城进入内城,然后再有内城进入皇城区。
本来每个区域都有城门阻隔,这么早的时间,外城区的城门是不可能开放的,但由于近年来外地官员不断调入彭城,原有的内城居住区根本不够用,所以不得不开放外城。
一路上,诸葛亮陆陆续续遇到了三四个前去上朝的官员们,他们或者坐着马车,或者乘着软轿,都从外城各个不同的街道里走出来,经城门进入内城,但靠着双脚走过去的,却唯独只有诸葛亮一人。
诸葛亮经过城门时,向守城的官员亮出了自己的腰牌,这才进入了内城,在进入内城后,那些他遇到的官员早就走远了,但当诸葛亮经过一座很大的府邸时,目光不由得亮了起来,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哥哥诸葛瑾从那座府邸里走了出来,然后乘坐软轿向皇城走去。
他本想快步追上去,可当他刚走了两三步时却又发现一名官员从那座府邸里走出来,乘着在外面等候的软轿便朝着皇城而去。
诸葛亮认识那人,正是大理寺卿张昭。紧接着,吏部尚书杨彪,工部尚书华歆,都御史王朗,副都御史顾雍,左都御史董昭,卫将军许褚,甚至连锦衣卫指挥使徐盛也都陆续从府邸里走出来,或乘坐软轿,或乘坐马车,或者骑马,纷纷离开了这里。
诸葛亮皱了一下眉头,看着那座府邸,心中暗自嘀咕道:“这不是户部尚书陈群的府邸吗?兄长一夜未归,竟然是在这里过夜?还有那些官员,他们也都在这里面过夜,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一丝狐疑涌上了诸葛亮的心头,不由得让他倒吸一口气,心中暗想道:“莫不是他们聚在一起,商量抵抗迁都之事?”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陈群从府中乘坐着软轿走出,朝着皇城而去。
“不行,我得赶快赶上去,问问兄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才行,如果他们真的聚在一起想抵抗迁都,那么岂不是在违拗摄政王的意思吗?迁都之事,摄政王决心很大,绝对不能让兄长也牵扯其中……”
一想到这里,诸葛亮便立刻三步并做两步,在后面狂追不舍,朝着远去的诸葛瑾追了过去。(未完待续)
陈群毕恭毕敬的走到了公孙太后的面前,再次向着公孙太后行了一礼,然后说道:“公孙太后,这是微臣最后一次对你的礼遇,如果今天晚上你无法给我一个满意的答案的话,那么你身边的人都会一个挨着一个因为你而死去。难道你忍心看到那么多人为你而死吗?”
公孙太后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惊讶,问道:“你想干什么?”
“很简单,如果你和我进行合作,那么我会一个一个的在你的面前,杀掉那些曾经服饰过你的宫女们,直到你改变心意为止!”陈群道。
“你……你真卑鄙!”公孙太后听了以后,顿时觉得毛骨悚然,要当着自己的面杀掉那么多人,眼睁睁的看着他们为自己而死,她还是做不到。
片刻之后,公孙太后像是一个泄了气的皮球一样,一屁股坐在了座椅上,刚才和陈群的针锋相对也完全消失不见了,冷笑道:“我的家人已经全部被你们杀完了,就剩我一个人活在这个世上,我早已经过够了这种生活,你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吧!不要让我再看到有更多的人死亡了……”
“太后娘娘的意思是……”
“你们说什么,我就做什么,只是我有一个条件!”公孙太后道。
“现在的你,还有什么权利和我们谈条件?”徐盛插话道。
陈群道:“不可无礼,还是请太后娘娘把话说完吧。”
公孙太后道:“我一介女流之辈,死不足惜,只是陛下还是个孩子,他什么都不懂,我求你们放陛下一条生路。不要杀害陛下……只要你们答应我这一个条件,你们让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许褚、徐盛都看了看陈群。陈群皱着眉头寻思了片刻,这才说道:“本来斩草是要除根的。但念在陛下还是个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我可以答应你这个要求,事成之后,我会祈求将陛下送出宫去,交给一个寻常百姓人家豢养。不过,对外我会宣布陛下已经驾崩,陛下也要更改姓名,从此以后。不再找他麻烦。至于太后娘娘嘛……你知道的事情太多,就算我肯放过你,别的大臣也不愿意,至于该怎么处置你,还要等臣等和摄政王商议一番之后再做决定!”
“我已经是一个行尸走肉,生死对我来说已经不再害怕,既然陈大人可以保陛下平安,我就答应你的要求。说吧,让我怎么做?”公孙太后虽然年轻,但却是一个明白人。在公孙氏因为在辽东造反,满门抄斩之后,公孙太后早就将自己看成是一个死人了。如果不是因为刘冯的关系。公孙太后早就自杀身亡了。
女人天性都会有一种母性,她看刘冯可怜,便肩负起了抚养刘冯的责任,如今刘冯三岁,还是个贪玩的孩子,公孙太后没有让他读书写字,反而肆意的让他玩耍,哪怕刘冯一生碌碌无为也好,也总好过引人猜忌。没有了性命。
公孙太后答应了陈群,要帮助他们将皇位禅让给张彦。陈群得到这个好消息。便和许褚、徐盛一起回去,向同谋的大臣们报喜。同时。也要商讨一下禅让大典的事情。
最后,众人一致决定,禅让大典一定要赶在迁都之前举行,因为他们想让新的都城成为新皇帝的驻所。
迁都之事一直萦绕着他们心头,这些大臣都明白,只要张彦提出来的事情后,用不了多久就会实现。而且他们阻挠迁都,并不全是因为自身在彭城置有产业之事,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改朝换代的事情。
相比于迁都之事,改朝换代才是重中之重的事情,也是他们处心积虑想要去完成的事情,人人都有私心,人人都会因为改朝换代而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这种呼声在众多大臣里面是最高的。
于是,众人就禅让大典的举行,以及各方面的细节安排,都要进行一番布置,并且还不能让张彦知道,否则的话,一切都会成为泡影。
由于陈群积极的拉拢到了锦衣卫指挥使徐盛,卫将军许褚这两个关键人物,只要他们不向张彦泄密,张彦是绝对不会知道的。
众人一直商议到上早朝的时间,这才陆续从陈群的府中出来,然后一起结伴去上早朝,而至于昨天晚上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没有人再提及,仿佛就像是压根没有发生过一样。
……
诸葛亮本来是辽东太守,张彦南征,把诸葛亮调到了身边,南征之后,张彦也没有放诸葛亮离开,而是让他继续以辽东太守的身份留在彭城,继续为他做一些事情。
而诸葛亮在彭城没有府邸,自己也没有成家立业,孤身一人而已,所以暂住在其兄大理寺少卿诸葛瑾的府邸里。
昨晚诸葛亮的提议得到了摄政王张彦的赞同,准许他按照制定好的方案进行有序的迁都之事。并且还被张彦封为迁都办事处的处长,满心欢喜的他,并未失去理智。
因为诸葛亮知道,迁都之事事关重大,所涉及的事情也非常的纷杂,张彦虽然给了他一个迁都办事处的处长头衔,但是这个迁都办事处是大是小,手下有多少人,张彦都没说。
这也让诸葛亮没了底气,决定早朝的事情再向张彦询问一番,把细节给落实了。既然要迁都,那就必须要给他可以用的人手吧,而且迁都涉及的利益非常广泛,就连当朝的重臣都不能幸免,如果不好好的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很有可能会得罪朝中重臣,直到诸葛亮回到兄长的府邸之后,才觉得,这个迁都办事处,或许就是个吃力不讨好的差事。
但是诸葛亮已经接了,那就只能硬着头皮一路走到黑了。
本来诸葛亮想找兄长诸葛瑾就此事商议一番,因为其兄做过多年的泰山太守,现在又贵为大理寺少卿,在官场上或许有些心得,想就迁都一事向诸葛瑾请教一下,奈何诸葛瑾今晚有事外出了。
诸葛亮一直等到子时,也没有把诸葛瑾等来,索性就回去睡觉了。
可是,诸葛亮心中有事,辗转难眠,竟然失眠了。
眼看离早朝的时间快要到了,诸葛亮躺着也是躺着,闲来无事,便早早的穿好衣服,出了府门,朝着燕王府而去。
早朝是最近一段时间才开始有的,由摄政王张彦负责召开,而前来参加的大臣们,也并不是文武百官,而是只限于张彦提名的那些大臣,这些被张彦提名的多数是朝中重臣,三省六部都有,也是现在朝廷里面的主要官员,像诸葛亮这种官员来参加早朝,也是特例,是经过张彦准许的,否则的话,绝对不会贸然冒出来一个人来打破早朝的平衡。
诸葛亮从诸葛瑾的府邸出来之后,独自一人漫无目的的走在街道上,因为彭城的内部区域划分比较集中,官员所居住的住宅区,和一般百姓居住的住宅区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官员的住宅区在内城里面,而百姓的则在外城,但由于诸葛瑾是后来才到彭城的,所以没能在官员的住宅区里面拥有一席之地,只能住在外城的百姓居住区里面。
所以,诸葛亮要去参加早朝,就必须先从外城进入内城,然后再有内城进入皇城区。
本来每个区域都有城门阻隔,这么早的时间,外城区的城门是不可能开放的,但由于近年来外地官员不断调入彭城,原有的内城居住区根本不够用,所以不得不开放外城。
一路上,诸葛亮陆陆续续遇到了三四个前去上朝的官员们,他们或者坐着马车,或者乘着软轿,都从外城各个不同的街道里走出来,经城门进入内城,但靠着双脚走过去的,却唯独只有诸葛亮一人。
诸葛亮经过城门时,向守城的官员亮出了自己的腰牌,这才进入了内城,在进入内城后,那些他遇到的官员早就走远了,但当诸葛亮经过一座很大的府邸时,目光不由得亮了起来,因为他看到自己的哥哥诸葛瑾从那座府邸里走了出来,然后乘坐软轿向皇城走去。
他本想快步追上去,可当他刚走了两三步时却又发现一名官员从那座府邸里走出来,乘着在外面等候的软轿便朝着皇城而去。
诸葛亮认识那人,正是大理寺卿张昭。紧接着,吏部尚书杨彪,工部尚书华歆,都御史王朗,副都御史顾雍,左都御史董昭,卫将军许褚,甚至连锦衣卫指挥使徐盛也都陆续从府邸里走出来,或乘坐软轿,或乘坐马车,或者骑马,纷纷离开了这里。
诸葛亮皱了一下眉头,看着那座府邸,心中暗自嘀咕道:“这不是户部尚书陈群的府邸吗?兄长一夜未归,竟然是在这里过夜?还有那些官员,他们也都在这里面过夜,他们到底在干什么?”
一丝狐疑涌上了诸葛亮的心头,不由得让他倒吸一口气,心中暗想道:“莫不是他们聚在一起,商量抵抗迁都之事?”
就在这时,户部尚书陈群从府中乘坐着软轿走出,朝着皇城而去。
“不行,我得赶快赶上去,问问兄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才行,如果他们真的聚在一起想抵抗迁都,那么岂不是在违拗摄政王的意思吗?迁都之事,摄政王决心很大,绝对不能让兄长也牵扯其中……”
一想到这里,诸葛亮便立刻三步并做两步,在后面狂追不舍,朝着远去的诸葛瑾追了过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