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九章 烛龙衔火飞天地(上)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这些水力机械在他这个后来人的眼中,当然是有些臃肿而且作用也不是很大,真的要说功效,相比于由计算机全程操控的后现代大型机械化生产自然是远远不如,甚至就连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蒸汽机的支撑下进行的生产也有足够的差距,但是好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于人力的依赖。
更主要的是,就算是这些水力器械再怎么落后,再怎么臃肿,至少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东洋还是西洋、南方还是北方,熙熙攘攘、千万国家,能够用得上、用的了这水力器械的也就只有大明一家!
至少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张顺和吴楚材等人心中,又何尝不是感慨万千,想想几年前叶应武在通山草创的那几个工坊的破败和可怜,曾几何时,已经变成了眼前这些气势恢宏的大型器械和大型工坊,这么多追随着叶应武一路走来、一路看过来、一路血战而来的将领们,怎能不感慨。
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水力器械都有什么作用——当然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也不知道——但是他们很清楚,这里的器械生产已经不再需要工匠们辛辛苦苦的一点一点用手工制作,生产出来的器物也不再是襄阳城外那高矮胖瘦、良莠不齐的飞雷炮了,从这里走出的火器,和那些悍不畏死的将士们一起,支撑着大明的赤色龙旗在整个华夏大地上飘扬。
如果真的需要用语言来形容眼前这个场景的话,恐怕只有四个字。
大国气象!
而郭守敬指着眼前的工坊沉声说道:“这样规模的工坊在将军山也已经是最大规模的,一共有五座,每天可以生产火铳一百支。而在将军山,还有比这规模小一些的工坊十二座,是大明火器生产最主要的场所。”
看着一个个在水的驱动下不断运转的器械,还有器械周围赤着膀子来往大声呼喊口号的工匠,叶应武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这眼前热闹的景象,并没有想上前打扰的意思。
不过似乎还是感受到了身后这并不算大的交谈声,很多工匠都下意识的回过头来,当他们看到负手站在大棚外不远处山坡上的那一道身影的时候,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放下手中的工作,屏住呼吸。而几名负责监督的工部官员也急忙跑过来。
郭守敬侧头看向叶应武,虽然他没有开口明说,但是眼睛之中流露出来的意思叶应武也看的明白,自然是想要叶应武给工匠们多说两句。跟在叶应武身后的小阳子轻轻咳嗽一声,几名亲卫顿时手按刀柄便要上前,将叶应武团团簇拥。这些工匠人数不少,而且都是年轻壮小伙子,谁能保证这里面有没有想对叶应武不利的人。
叶应武摆了摆手,让身边的亲卫们跟着便好,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安全很重要,但是更清楚如果此时自己在亲卫的层层叠叠保护下前去,恐怕就真的错过了这难得的和工匠们接触的机会。在需要的时候,叶应武绝对不担心冒险。
“诸位,朕是大明皇帝叶应武,看到诸位在此为我大明之繁荣、为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之顺利而尽力工作,辛苦了!朕,甚感欣慰!”叶应武扬起手臂,朗声说道,手中的便帽已经被他拿下来向着山坡下有如潮水般汇聚的人流挥动,那一抹向着皇家的赤龙明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叶应武的声音也在这山谷的工坊之中回荡。
“辛苦了!朕,甚感欣慰!”叶应武又重复吼了一遍,下面的人群已经在短暂的寂静之后,爆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陛下?真的是陛下?”
“陛下说什么······说咱们辛苦了?”
“陛下,陛下赞扬我们!”
“陛下,这是咱们大明的陛下,就站在那里!”
而一切一切的声音,都化作一个单调而且不断重复的呼喊声,无数工匠同时举起自己的双手、扬起自己的手臂:“万岁!”
“万岁!”一声又一声的万岁随着风不断升腾激荡,很快就成为这个山谷中、这将军山之中唯一的却震撼人心的呼喊声!
“万岁!”
无数的人在高声呼喊,而小阳子等亲卫脸上的紧张神色也渐渐平缓,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陛下有恃无恐的直接上前,因为在这有如浪潮的呼喊声中,恐怕任何有胆量对叶应武不敬的人,手还没有动起来,就会被身边已经陷入狂热的人扑倒吧。
郭守敬显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个场面,只是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潮、看着这些在叶应武也在自己的带领下创造了太多奇迹的工匠们,心中感慨之余,也在暗暗盘算陛下这么一鼓舞,是不是今天明天这产量还能拔高一些。在这个科学狂的心中,叶应武的到来和鼓励,也不过就是一个变量、一个对他有利的变量罢了。
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的邓牧和周密,脸色都有些微微发白,他们原来都是山林之间闲云野鹤之士,这样的阵仗场面,自然是第一次见到,要说不震惊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就连他们都自以为早就已如止水的心境,在这一刻、在这无数重复又重复的呼喊声中,也翻腾起惊涛骇浪。
他们以为眼前的这个大明只是前宋的延续、只是有一些好运气罢了的时候,曾几何时,这样的想法随着叶应武的到来、随着叶应武站在山坡下脱下便帽向着他的工匠们欢呼的那一刻支离破碎。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大明,是一个年轻的有些过分、却一手缔造了崭新世界的君王。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邓牧和周密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睛中的震惊。
“牧心······”周密喃喃说道,目光一直没有从叶应武的背影还有那不断欢呼的工匠们身上挪开。
伸手摘下来官帽捧在手心中,邓牧不知道什么时候满额头都是汗珠,不过他并没有着急擦拭,而是轻轻说道:“如此帝王、如此呼喊,在加上你我已经见到过的火器、已经生活了几天的将军山,还有什么好说的么。公谨兄,陛下是天下之主,又如此重用你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某还是第一次为这几天犹豫不决的想法赶到羞愧······”
他又重新将帽子戴上,似乎刚才这个过程是为了表示将以全新的心态和全新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这个职务,目光紧紧追随着叶应武的背影,有一种说不出的坚定:“从今往后,邓某不才,唯有效死而已。”
(作者按:公谨,周密表字,和周瑜的公瑾不是同一个字)
周密并没有回答,显然看的已经有些痴了。
并没有在意身后这些表情各异的臣子们,叶应武静静看着千百双手在自己的面前挥舞,看着每一个因为火焰、因为欢呼而通红的脸颊,嘴角边也终于露出一抹笑容。下面这滚滚的人潮、这震彻天地的呼喊声,是真正让他感到欣慰的东西。
朕的工坊、朕的工匠、朕的臣民、朕的大明······
下意识的抬头看向天空,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
还有朕的苍穹。
——————————————-
千里之外,山西楼烦。
暴雨倾盆。
老天爷似乎想要把一个夏天都憋着没有下下来的雨水,在这几天全都倾注在这一片盆地之中,泥泞的道路根本下不去脚,而呼啸的风一直顺着山坡卷动,似乎这天地之间、方圆千百里的风都集中在这里了。更主要的是,此时已经算不上夏天,这风中带着刺骨的寒意,再加上雨水,就更是冰冷,如果不是因为前几天还有些闷热,恐怕谁都会以为冬天已然到来。
天色昏暗,那乌云好像随时都能够压住远山,早就分辨不出来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了。
雨水顺着山坡不断流淌、汇聚在盆地之中,一支勉强还能够保持队形的军队在道路上艰难的向前挺进——这道路和周围早就因为战乱荒芜的原野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兵刃尚且还能举起,迎着压下来的乌云,但是旗帜早就湿漉漉的贴在旗杆上,沉重的就算是风再大也扬不起来。
“他娘的,谁告诉老子这是官道的?老子行军打仗这么多年,就没有走过这么艰难的官道!”骂骂咧咧的声音在风雨中传来,虽然不大,但是却引起了周围犹豫艰难行军而疲惫不堪的士卒们爽朗的笑声。
别说和大明现在正在修建的直道相比,就是大明境内继承自前宋的普通官道,质量也要比这个好不少,哪怕是江南多雨、甚至有可能十多天都阴雨连绵不断,但是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道路泥泞成这个样子、基本没有办法通行大车辆的地步。
几名亲卫举着火把,拉起来雨棚,挡住半边天空,而他们要为之遮风挡雨的并不是身前这几个叉腿而站的自家将领,而是将领们手中拿着的那一份舆图,这可是锦衣卫的弟兄们用性命换来的舆图,因为战况紧急,一共就誊写了三四份,而这里便是其中的一份,丢了一份可就少一份,当然要最小心保护,这几个将领宁肯自己淋雨,也要把这遮雨的棚子——实际上就是两块布帘——让给这一份舆图。
毕竟这一路艰难冒雨行军,大家身上差不多都湿透了,也不在乎这一会儿了。
距离舆图最近的是宣武军将军李芾,这个为大明攻下南洋的悍将,也是大明军中数一数二的儒将,此时已经洗去了刚刚从军时候的书卷气息,站在这里自有一种久经战阵的沉稳和因为年轻而流露出来的锋锐。
在他身后不断通过,在雨幕之中行军的,正是大明的“南天利剑”宣武军。连宣武军都千里迢迢赶来支援,也是大明对此次北伐重视的体现。
李芾的目光一直在楼烦周围游动,而他身边的搭档、宣武军督导杨霆脸上难掩着急的神情,刚才那骂声就是他发出的,此时他指着舆图压低声音说道:“咱们前面撒出去的哨骑,到现在都没有人回来,根本不知道左翼的第二师和右翼的第三师到底在什么位置,单单凭借着咱们身边这第一师以及不过一千人的中军直辖卫队,遇到了蒙古鞑子主力,如何阻拦?”
“天公不作美,道路难行,也没有办法。”和杨霆并肩作战也有好几年,李芾如何不知道自己这个搭档的性格,他这么抱怨,绝对不是因为贪生怕死,毕竟这个悍将可是素来喜欢带队冲锋的主儿,而是因为担心这战况,原本好好的急行军,已经完全被暴雨打乱了。
现在和宣武军第一师一起行动的李芾和杨霆,完全不知道左翼和右翼在什么位置,而断后押送辎重的第四师更是不用指望——这泥泞的道路,他们估计还在南面石州或者太原府一带盘桓呢。
宣武军自己内部都找不到人,就不要说找到还在更东侧直接越过楼烦、向楼烦北部山区挺进的荆湖军,以及从雁门关那边压过来的天武军和神卫军了。至于明军此次围歼战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目标,蒙古鞑子的主力大军,现在更是连个毛都看不到。
而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的哨骑,更是让李芾和杨霆担忧,到底是迷失了道路、还是天气原因实在没有办法前进?
这周围茫茫的山丘和雨幕之中、浓重的黑暗里,又有什么?
风吹来,李芾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沉声说道:“距离楼烦还有多远?”
“不知道,不过按照咱们计算的行军步伐,应该还有三里地,马山就要到了。”杨霆深深吸了一口气回答,他虽然有些愤怒和无奈,但是这些还都在心中记着,甚至早就翻来覆去盘算很多遍了,否则李芾问起来不可能脱口而出。
“不能自己乱了阵脚,”李芾皱眉说道,伸手在舆图上指了一下,“现在咱们各部之间互相联络不上,蒙古鞑子吃了败仗、肯定更加混乱,所以估计还比不上我大明向前挺进之各部。不管荆湖军能不能及时赶到楼烦以北、突破蒙古鞑子的营寨、封死这最后的道路,我们宣武军也得先完成自己的目标,拿下楼烦!”
杨霆郑重点了点头,正想要开口说话,前面突然传来呼喊声,紧接着是马蹄翻动泥泞、水花迸溅的声音。道路上默默前进的明军将士直接让开道路,而那骑兵冲到李芾和杨霆所在的位置,直接从马背上翻滚下来,如果不是马上技术高超,恐怕就一头载到泥里去了。
不过他显然并没有在意自己的狼狈,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李芾面前:“启禀将军,在楼烦城东发现蒙古鞑子大队,人数看不清楚,估计有两三万还要多!”
“在哪里?!”李芾和杨霆一下子站直。经过沁水一败、马邑二败、雁门关三败以及之前几个月的不断交手,两三万绝对是蒙古鞑子的主力了。
“属下赶来禀报的时候,距离楼烦城大约四里地,现在估计更近了!”那哨骑满身泥泞,脸上的表情在火光中和风雨里更加狰狞。
“叔章!”杨霆叫了出来,手按在刀柄上,脸上满满都是杀意。
周围的几名师长和旅长也都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李芾。
蒙古鞑子距离楼烦四里地,再加上哨骑赶来禀报的这一段时间,应该和第一师距离楼烦城的距离差不多,甚至有可能更近,也就是说第一师再加上中军这近万将士,很有可能和蒙古鞑子主力同时抵达楼烦。
“咱们差点儿晚了一步,”李芾声音之中难以掩饰激动,大家在这狂风暴雨之中艰难跋涉这么久,终于找到正主儿了,他环顾四周,笑着说道,“你们知道某现在最庆幸的是什么么?是咱们没有携带多少辎重!”
杨霆等人顿时忍不住露出笑意。
“走,急行军,向楼烦!”李芾朗声下令,“赶在蒙古鞑子之前占领楼烦!”
“将军,如果咱们没有蒙古鞑子快怎么办?”一名旅长下意识问道。
李芾回头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那就把他们赶出去!”
暴雨倾盆,打着火把的长龙骤然加快,撕裂黑暗。
这些水力机械在他这个后来人的眼中,当然是有些臃肿而且作用也不是很大,真的要说功效,相比于由计算机全程操控的后现代大型机械化生产自然是远远不如,甚至就连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蒸汽机的支撑下进行的生产也有足够的差距,但是好歹已经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于人力的依赖。
更主要的是,就算是这些水力器械再怎么落后,再怎么臃肿,至少在这个世界上,无论是东洋还是西洋、南方还是北方,熙熙攘攘、千万国家,能够用得上、用的了这水力器械的也就只有大明一家!
至少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已经足够了。
而张顺和吴楚材等人心中,又何尝不是感慨万千,想想几年前叶应武在通山草创的那几个工坊的破败和可怜,曾几何时,已经变成了眼前这些气势恢宏的大型器械和大型工坊,这么多追随着叶应武一路走来、一路看过来、一路血战而来的将领们,怎能不感慨。
他们并不知道这些水力器械都有什么作用——当然至高无上的皇帝陛下也不知道——但是他们很清楚,这里的器械生产已经不再需要工匠们辛辛苦苦的一点一点用手工制作,生产出来的器物也不再是襄阳城外那高矮胖瘦、良莠不齐的飞雷炮了,从这里走出的火器,和那些悍不畏死的将士们一起,支撑着大明的赤色龙旗在整个华夏大地上飘扬。
如果真的需要用语言来形容眼前这个场景的话,恐怕只有四个字。
大国气象!
而郭守敬指着眼前的工坊沉声说道:“这样规模的工坊在将军山也已经是最大规模的,一共有五座,每天可以生产火铳一百支。而在将军山,还有比这规模小一些的工坊十二座,是大明火器生产最主要的场所。”
看着一个个在水的驱动下不断运转的器械,还有器械周围赤着膀子来往大声呼喊口号的工匠,叶应武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这眼前热闹的景象,并没有想上前打扰的意思。
不过似乎还是感受到了身后这并不算大的交谈声,很多工匠都下意识的回过头来,当他们看到负手站在大棚外不远处山坡上的那一道身影的时候,所有人都下意识的放下手中的工作,屏住呼吸。而几名负责监督的工部官员也急忙跑过来。
郭守敬侧头看向叶应武,虽然他没有开口明说,但是眼睛之中流露出来的意思叶应武也看的明白,自然是想要叶应武给工匠们多说两句。跟在叶应武身后的小阳子轻轻咳嗽一声,几名亲卫顿时手按刀柄便要上前,将叶应武团团簇拥。这些工匠人数不少,而且都是年轻壮小伙子,谁能保证这里面有没有想对叶应武不利的人。
叶应武摆了摆手,让身边的亲卫们跟着便好,他虽然知道自己的安全很重要,但是更清楚如果此时自己在亲卫的层层叠叠保护下前去,恐怕就真的错过了这难得的和工匠们接触的机会。在需要的时候,叶应武绝对不担心冒险。
“诸位,朕是大明皇帝叶应武,看到诸位在此为我大明之繁荣、为前线将士浴血奋战之顺利而尽力工作,辛苦了!朕,甚感欣慰!”叶应武扬起手臂,朗声说道,手中的便帽已经被他拿下来向着山坡下有如潮水般汇聚的人流挥动,那一抹向着皇家的赤龙明黄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而叶应武的声音也在这山谷的工坊之中回荡。
“辛苦了!朕,甚感欣慰!”叶应武又重复吼了一遍,下面的人群已经在短暂的寂静之后,爆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
“陛下?真的是陛下?”
“陛下说什么······说咱们辛苦了?”
“陛下,陛下赞扬我们!”
“陛下,这是咱们大明的陛下,就站在那里!”
而一切一切的声音,都化作一个单调而且不断重复的呼喊声,无数工匠同时举起自己的双手、扬起自己的手臂:“万岁!”
“万岁!”一声又一声的万岁随着风不断升腾激荡,很快就成为这个山谷中、这将军山之中唯一的却震撼人心的呼喊声!
“万岁!”
无数的人在高声呼喊,而小阳子等亲卫脸上的紧张神色也渐渐平缓,他们终于明白为什么陛下有恃无恐的直接上前,因为在这有如浪潮的呼喊声中,恐怕任何有胆量对叶应武不敬的人,手还没有动起来,就会被身边已经陷入狂热的人扑倒吧。
郭守敬显然早就预料到了这个场面,只是看着下面黑压压的人潮、看着这些在叶应武也在自己的带领下创造了太多奇迹的工匠们,心中感慨之余,也在暗暗盘算陛下这么一鼓舞,是不是今天明天这产量还能拔高一些。在这个科学狂的心中,叶应武的到来和鼓励,也不过就是一个变量、一个对他有利的变量罢了。
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的邓牧和周密,脸色都有些微微发白,他们原来都是山林之间闲云野鹤之士,这样的阵仗场面,自然是第一次见到,要说不震惊那是不可能的,甚至就连他们都自以为早就已如止水的心境,在这一刻、在这无数重复又重复的呼喊声中,也翻腾起惊涛骇浪。
他们以为眼前的这个大明只是前宋的延续、只是有一些好运气罢了的时候,曾几何时,这样的想法随着叶应武的到来、随着叶应武站在山坡下脱下便帽向着他的工匠们欢呼的那一刻支离破碎。展现在他们眼前的是一个崭新的大明,是一个年轻的有些过分、却一手缔造了崭新世界的君王。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邓牧和周密对视一眼,都看出对方眼睛中的震惊。
“牧心······”周密喃喃说道,目光一直没有从叶应武的背影还有那不断欢呼的工匠们身上挪开。
伸手摘下来官帽捧在手心中,邓牧不知道什么时候满额头都是汗珠,不过他并没有着急擦拭,而是轻轻说道:“如此帝王、如此呼喊,在加上你我已经见到过的火器、已经生活了几天的将军山,还有什么好说的么。公谨兄,陛下是天下之主,又如此重用你我,还有什么好说的。某还是第一次为这几天犹豫不决的想法赶到羞愧······”
他又重新将帽子戴上,似乎刚才这个过程是为了表示将以全新的心态和全新的方式来对待自己这个职务,目光紧紧追随着叶应武的背影,有一种说不出的坚定:“从今往后,邓某不才,唯有效死而已。”
(作者按:公谨,周密表字,和周瑜的公瑾不是同一个字)
周密并没有回答,显然看的已经有些痴了。
并没有在意身后这些表情各异的臣子们,叶应武静静看着千百双手在自己的面前挥舞,看着每一个因为火焰、因为欢呼而通红的脸颊,嘴角边也终于露出一抹笑容。下面这滚滚的人潮、这震彻天地的呼喊声,是真正让他感到欣慰的东西。
朕的工坊、朕的工匠、朕的臣民、朕的大明······
下意识的抬头看向天空,叶应武轻轻呼了一口气。
还有朕的苍穹。
——————————————-
千里之外,山西楼烦。
暴雨倾盆。
老天爷似乎想要把一个夏天都憋着没有下下来的雨水,在这几天全都倾注在这一片盆地之中,泥泞的道路根本下不去脚,而呼啸的风一直顺着山坡卷动,似乎这天地之间、方圆千百里的风都集中在这里了。更主要的是,此时已经算不上夏天,这风中带着刺骨的寒意,再加上雨水,就更是冰冷,如果不是因为前几天还有些闷热,恐怕谁都会以为冬天已然到来。
天色昏暗,那乌云好像随时都能够压住远山,早就分辨不出来到底是白天还是黑夜了。
雨水顺着山坡不断流淌、汇聚在盆地之中,一支勉强还能够保持队形的军队在道路上艰难的向前挺进——这道路和周围早就因为战乱荒芜的原野似乎也没有什么区别——他们的兵刃尚且还能举起,迎着压下来的乌云,但是旗帜早就湿漉漉的贴在旗杆上,沉重的就算是风再大也扬不起来。
“他娘的,谁告诉老子这是官道的?老子行军打仗这么多年,就没有走过这么艰难的官道!”骂骂咧咧的声音在风雨中传来,虽然不大,但是却引起了周围犹豫艰难行军而疲惫不堪的士卒们爽朗的笑声。
别说和大明现在正在修建的直道相比,就是大明境内继承自前宋的普通官道,质量也要比这个好不少,哪怕是江南多雨、甚至有可能十多天都阴雨连绵不断,但是可从来都没有出现过道路泥泞成这个样子、基本没有办法通行大车辆的地步。
几名亲卫举着火把,拉起来雨棚,挡住半边天空,而他们要为之遮风挡雨的并不是身前这几个叉腿而站的自家将领,而是将领们手中拿着的那一份舆图,这可是锦衣卫的弟兄们用性命换来的舆图,因为战况紧急,一共就誊写了三四份,而这里便是其中的一份,丢了一份可就少一份,当然要最小心保护,这几个将领宁肯自己淋雨,也要把这遮雨的棚子——实际上就是两块布帘——让给这一份舆图。
毕竟这一路艰难冒雨行军,大家身上差不多都湿透了,也不在乎这一会儿了。
距离舆图最近的是宣武军将军李芾,这个为大明攻下南洋的悍将,也是大明军中数一数二的儒将,此时已经洗去了刚刚从军时候的书卷气息,站在这里自有一种久经战阵的沉稳和因为年轻而流露出来的锋锐。
在他身后不断通过,在雨幕之中行军的,正是大明的“南天利剑”宣武军。连宣武军都千里迢迢赶来支援,也是大明对此次北伐重视的体现。
李芾的目光一直在楼烦周围游动,而他身边的搭档、宣武军督导杨霆脸上难掩着急的神情,刚才那骂声就是他发出的,此时他指着舆图压低声音说道:“咱们前面撒出去的哨骑,到现在都没有人回来,根本不知道左翼的第二师和右翼的第三师到底在什么位置,单单凭借着咱们身边这第一师以及不过一千人的中军直辖卫队,遇到了蒙古鞑子主力,如何阻拦?”
“天公不作美,道路难行,也没有办法。”和杨霆并肩作战也有好几年,李芾如何不知道自己这个搭档的性格,他这么抱怨,绝对不是因为贪生怕死,毕竟这个悍将可是素来喜欢带队冲锋的主儿,而是因为担心这战况,原本好好的急行军,已经完全被暴雨打乱了。
现在和宣武军第一师一起行动的李芾和杨霆,完全不知道左翼和右翼在什么位置,而断后押送辎重的第四师更是不用指望——这泥泞的道路,他们估计还在南面石州或者太原府一带盘桓呢。
宣武军自己内部都找不到人,就不要说找到还在更东侧直接越过楼烦、向楼烦北部山区挺进的荆湖军,以及从雁门关那边压过来的天武军和神卫军了。至于明军此次围歼战最重要也是唯一的目标,蒙古鞑子的主力大军,现在更是连个毛都看不到。
而一直没有消息传回来的哨骑,更是让李芾和杨霆担忧,到底是迷失了道路、还是天气原因实在没有办法前进?
这周围茫茫的山丘和雨幕之中、浓重的黑暗里,又有什么?
风吹来,李芾不由得打了一个激灵,沉声说道:“距离楼烦还有多远?”
“不知道,不过按照咱们计算的行军步伐,应该还有三里地,马山就要到了。”杨霆深深吸了一口气回答,他虽然有些愤怒和无奈,但是这些还都在心中记着,甚至早就翻来覆去盘算很多遍了,否则李芾问起来不可能脱口而出。
“不能自己乱了阵脚,”李芾皱眉说道,伸手在舆图上指了一下,“现在咱们各部之间互相联络不上,蒙古鞑子吃了败仗、肯定更加混乱,所以估计还比不上我大明向前挺进之各部。不管荆湖军能不能及时赶到楼烦以北、突破蒙古鞑子的营寨、封死这最后的道路,我们宣武军也得先完成自己的目标,拿下楼烦!”
杨霆郑重点了点头,正想要开口说话,前面突然传来呼喊声,紧接着是马蹄翻动泥泞、水花迸溅的声音。道路上默默前进的明军将士直接让开道路,而那骑兵冲到李芾和杨霆所在的位置,直接从马背上翻滚下来,如果不是马上技术高超,恐怕就一头载到泥里去了。
不过他显然并没有在意自己的狼狈,三步并作两步冲到李芾面前:“启禀将军,在楼烦城东发现蒙古鞑子大队,人数看不清楚,估计有两三万还要多!”
“在哪里?!”李芾和杨霆一下子站直。经过沁水一败、马邑二败、雁门关三败以及之前几个月的不断交手,两三万绝对是蒙古鞑子的主力了。
“属下赶来禀报的时候,距离楼烦城大约四里地,现在估计更近了!”那哨骑满身泥泞,脸上的表情在火光中和风雨里更加狰狞。
“叔章!”杨霆叫了出来,手按在刀柄上,脸上满满都是杀意。
周围的几名师长和旅长也都眼睛一眨不眨的看向李芾。
蒙古鞑子距离楼烦四里地,再加上哨骑赶来禀报的这一段时间,应该和第一师距离楼烦城的距离差不多,甚至有可能更近,也就是说第一师再加上中军这近万将士,很有可能和蒙古鞑子主力同时抵达楼烦。
“咱们差点儿晚了一步,”李芾声音之中难以掩饰激动,大家在这狂风暴雨之中艰难跋涉这么久,终于找到正主儿了,他环顾四周,笑着说道,“你们知道某现在最庆幸的是什么么?是咱们没有携带多少辎重!”
杨霆等人顿时忍不住露出笑意。
“走,急行军,向楼烦!”李芾朗声下令,“赶在蒙古鞑子之前占领楼烦!”
“将军,如果咱们没有蒙古鞑子快怎么办?”一名旅长下意识问道。
李芾回头看了他一眼,哈哈笑道:“那就把他们赶出去!”
暴雨倾盆,打着火把的长龙骤然加快,撕裂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