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郑和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郑和是洪武四年出生的,他的原名叫马和,是云南回族人。
洪武十四年时,傅友德和蓝玉奉朱元璋之命远征云南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当时的明军势如破竹,仅仅只用了半年就搞定了云南这个战乱多发的地方。这之后,沐英被留在云南镇守,并发明了火器的作战方法,当然这就和郑和没什么关系了。
不过这场战争却是郑和人生的转折。
那场战争结束后,云南的很多儿童被俘虏,一般情况下战俘只会被拉去干苦力,干到一定资历后有可能升职。
但那一次不一样,对待少数民族的男童战俘,明军采用了一个极其残忍的处罚方式——阉割。
而这个阉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些人再繁衍出后代来反抗政府。
朱元璋没有选择屠杀战俘,而是选择让这些战俘再也没有机会生下后代。当年年仅十一岁的马和就是这些不幸的孩子中的一员。
当年的马和一定十分痛苦,因为他的人生似乎从十一岁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然而,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悲剧往往并不是人生的终结,反而是荣耀的开端。
十一岁的马和咬牙活了下来,他成为了明军中的一员,更随明军征战四方。风雪飘摇的北方,黄沙漫天的大漠,明军铁蹄所到之处也留下了他的足迹,马和彻底变成了战争的一员,在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上飞奔。
冰冷的盔甲和沉重的兵刃成了十几岁的马和唯一的伙伴,常年征战中,没有人能保证明天还能活着,而马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点的磨练了出来。
直到他遇到朱棣。
马和十五岁那年,他遇到了燕王朱棣,这是影响他一生的人。
当时的朱棣还是燕王,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沉默寡言却又目光坚毅的少年,并挑选他做了自己的近身护卫,从此马和就和朱能一样跟随在朱棣左右,成为了朱棣的亲信。
靖难爆发之前,燕王府被谢贵和张昺死死围住,当时就是马和孤身出府去送信,以一己之力舌战谢贵和张昺,最终成功将他们骗到了府中。
那个事件之后,朱棣再次刷新了对自己身边这个亲信护卫的印象,事实也证明是金子迟早要发光,马和是个注定会成就大事的人。
建文四年,朱棣登基后,立刻晋封马和为内官监总领太监,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首领太监李兴,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朱棣又给予马和更大的殊荣,赐姓“郑”,更名为郑和。
要知道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皇帝赐姓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足以见得郑和在朱棣心中的信任和地位。
上天要你受苦,往往会回报更多给你,这也是屡见不鲜的,郑和受到了朱棣的重用,成为了朝廷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作为朱棣的臣子,他已经得到了很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荣耀,想来当年的郑和应该也知足了。
但郑和的心中也还有着不为人知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出海,到麦加朝圣。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虔诚的***教信徒,而所有的***教信徒都有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去圣城麦加。
在郑和眼中,居住在麦加的信徒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时刻仰望圣地,但对于郑和来说,这是件不易的事情。但郑和的家境其实还不错,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去过麦加,于是郑和从小就听到父亲讲述的朝圣途中乘风破浪的精彩故事,还有他从未亲眼见过的异国他乡的别样景致。
自小,郑和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所以他从小就在努力学习航海的知识。在同龄的其他孩子都在努力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郑和则是将所有时间用来锻炼身体,学习和航海有关的所有知识,为的只是有朝一日可以扬帆出海,乘风破浪,亲自去圣城麦加朝圣。
有着这样梦想的郑和,如今成为了朱棣征服海外的最佳人选,不过此时郑和本人还不知道这个好消息罢了。
而此时,找来叶羽计划出海这件事的朱棣,从叶羽那里得到了别的建议。
“臣这里还有一个人选,她可以作为郑和的副手和军师随同出海,希望陛下可以听听看,考虑一下。”
朱棣对叶羽的意见一向是会考虑的,便问:“是谁?”
叶羽笑了笑,道:“杨夏空。”
朱棣稍稍一怔,但立刻明白叶羽的意思。
杨夏空是从不列颠王国返回大明的,她已经具备了海上航行的经验,而且还精通西方国家的语言,了解一些沿海国家的风土人情,似乎确实是适合的人,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郑和还合适。
“朕年底准备派使团去日本,到时候会让郑和和杨夏空一起去,如果他们二人可以携手完成朕的任务,那么朕自然会同意让他们搭档一同出海。”
叶羽笑了,他信心满满的点点头,道:“好啊。陛下大可以测试,不过以臣对夏空的了解,她是绝对不会让陛下您失望的。”
“那么朕就拭目以待了。靖国公极力推荐的人,究竟有多么大的本事。”
叶羽耸了耸肩,“不过说起来,陛下这次派使团出使日本,是有什么意图么?”
朱棣神秘的瞅了叶羽一眼,道:“这个不能告诉你,到时候朕会给他们两个人下一道密旨,你就不用操心了。”
“诶?陛下这次倒是连我都瞒着了?”
“因为你和杨画师似乎走的太近了,朕先告诉你了,你回头去给她支招出主意可怎么办?这次出使日本可是朕对他们两人的考验,当然要杜绝掉你帮忙的可能性。”朱棣说的十分有道理,一脸的理所当然。
叶羽无语的扶额叹息,他不满的嘟囔了句:“就算你现在告诉了我,我也不见得就有什么主意去提醒。不过现在这样,越不知道反倒心里痒痒着越想知道,陛下要是早打定主意不告诉我,一开始就不要透露啊!”
“这件事先不说,还是先帮朕把造船的资料全都整理出来吧!朕可是预计最晚后年就要出航了,现在没有时间再耽误下去。”
这也太雷厉风行了,今天想起这一出,着急忙慌的后年就要出海,现在可是连一艘船都还没造出来呢。
叶羽一边整理着资料,一边腹诽起了朱棣说干就干的行动力。
郑和是洪武四年出生的,他的原名叫马和,是云南回族人。
洪武十四年时,傅友德和蓝玉奉朱元璋之命远征云南平定少数民族的叛乱,当时的明军势如破竹,仅仅只用了半年就搞定了云南这个战乱多发的地方。这之后,沐英被留在云南镇守,并发明了火器的作战方法,当然这就和郑和没什么关系了。
不过这场战争却是郑和人生的转折。
那场战争结束后,云南的很多儿童被俘虏,一般情况下战俘只会被拉去干苦力,干到一定资历后有可能升职。
但那一次不一样,对待少数民族的男童战俘,明军采用了一个极其残忍的处罚方式——阉割。
而这个阉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止这些人再繁衍出后代来反抗政府。
朱元璋没有选择屠杀战俘,而是选择让这些战俘再也没有机会生下后代。当年年仅十一岁的马和就是这些不幸的孩子中的一员。
当年的马和一定十分痛苦,因为他的人生似乎从十一岁开始就注定是个悲剧。然而,历史无数次告诉我们,悲剧往往并不是人生的终结,反而是荣耀的开端。
十一岁的马和咬牙活了下来,他成为了明军中的一员,更随明军征战四方。风雪飘摇的北方,黄沙漫天的大漠,明军铁蹄所到之处也留下了他的足迹,马和彻底变成了战争的一员,在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战场上飞奔。
冰冷的盔甲和沉重的兵刃成了十几岁的马和唯一的伙伴,常年征战中,没有人能保证明天还能活着,而马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点点的磨练了出来。
直到他遇到朱棣。
马和十五岁那年,他遇到了燕王朱棣,这是影响他一生的人。
当时的朱棣还是燕王,他一眼就看中了这个沉默寡言却又目光坚毅的少年,并挑选他做了自己的近身护卫,从此马和就和朱能一样跟随在朱棣左右,成为了朱棣的亲信。
靖难爆发之前,燕王府被谢贵和张昺死死围住,当时就是马和孤身出府去送信,以一己之力舌战谢贵和张昺,最终成功将他们骗到了府中。
那个事件之后,朱棣再次刷新了对自己身边这个亲信护卫的印象,事实也证明是金子迟早要发光,马和是个注定会成就大事的人。
建文四年,朱棣登基后,立刻晋封马和为内官监总领太监,地位仅次于司礼监首领太监李兴,并且在此基础之上,朱棣又给予马和更大的殊荣,赐姓“郑”,更名为郑和。
要知道在那个君权至上的时代,皇帝赐姓可是至高无上的荣耀,足以见得郑和在朱棣心中的信任和地位。
上天要你受苦,往往会回报更多给你,这也是屡见不鲜的,郑和受到了朱棣的重用,成为了朝廷中炙手可热的人物,作为朱棣的臣子,他已经得到了很多别人想都不敢想的荣耀,想来当年的郑和应该也知足了。
但郑和的心中也还有着不为人知的梦想,他的梦想就是出海,到麦加朝圣。
郑和的祖父和父亲都是虔诚的***教信徒,而所有的***教信徒都有着同一个梦想,那就是去圣城麦加。
在郑和眼中,居住在麦加的信徒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可以时刻仰望圣地,但对于郑和来说,这是件不易的事情。但郑和的家境其实还不错,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去过麦加,于是郑和从小就听到父亲讲述的朝圣途中乘风破浪的精彩故事,还有他从未亲眼见过的异国他乡的别样景致。
自小,郑和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所以他从小就在努力学习航海的知识。在同龄的其他孩子都在努力学习四书五经的时候,郑和则是将所有时间用来锻炼身体,学习和航海有关的所有知识,为的只是有朝一日可以扬帆出海,乘风破浪,亲自去圣城麦加朝圣。
有着这样梦想的郑和,如今成为了朱棣征服海外的最佳人选,不过此时郑和本人还不知道这个好消息罢了。
而此时,找来叶羽计划出海这件事的朱棣,从叶羽那里得到了别的建议。
“臣这里还有一个人选,她可以作为郑和的副手和军师随同出海,希望陛下可以听听看,考虑一下。”
朱棣对叶羽的意见一向是会考虑的,便问:“是谁?”
叶羽笑了笑,道:“杨夏空。”
朱棣稍稍一怔,但立刻明白叶羽的意思。
杨夏空是从不列颠王国返回大明的,她已经具备了海上航行的经验,而且还精通西方国家的语言,了解一些沿海国家的风土人情,似乎确实是适合的人,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比郑和还合适。
“朕年底准备派使团去日本,到时候会让郑和和杨夏空一起去,如果他们二人可以携手完成朕的任务,那么朕自然会同意让他们搭档一同出海。”
叶羽笑了,他信心满满的点点头,道:“好啊。陛下大可以测试,不过以臣对夏空的了解,她是绝对不会让陛下您失望的。”
“那么朕就拭目以待了。靖国公极力推荐的人,究竟有多么大的本事。”
叶羽耸了耸肩,“不过说起来,陛下这次派使团出使日本,是有什么意图么?”
朱棣神秘的瞅了叶羽一眼,道:“这个不能告诉你,到时候朕会给他们两个人下一道密旨,你就不用操心了。”
“诶?陛下这次倒是连我都瞒着了?”
“因为你和杨画师似乎走的太近了,朕先告诉你了,你回头去给她支招出主意可怎么办?这次出使日本可是朕对他们两人的考验,当然要杜绝掉你帮忙的可能性。”朱棣说的十分有道理,一脸的理所当然。
叶羽无语的扶额叹息,他不满的嘟囔了句:“就算你现在告诉了我,我也不见得就有什么主意去提醒。不过现在这样,越不知道反倒心里痒痒着越想知道,陛下要是早打定主意不告诉我,一开始就不要透露啊!”
“这件事先不说,还是先帮朕把造船的资料全都整理出来吧!朕可是预计最晚后年就要出航了,现在没有时间再耽误下去。”
这也太雷厉风行了,今天想起这一出,着急忙慌的后年就要出海,现在可是连一艘船都还没造出来呢。
叶羽一边整理着资料,一边腹诽起了朱棣说干就干的行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