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幕后文章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奉旨而来?杨致重又躺回暖榻,戏谑的道:“难怪我先前还跟二哥说很快就会有人主动找上mén来,莫非是与皇帝心有灵犀?我说你今日怎么这么早就散朝了呢皇帝有事怎不召我进宫?倒让你这个大忙人前来传旨?快说来听听,皇帝老头对我有何吩咐?”
不管是正儿八经的圣旨或皇帝口谕,如非确有走过场应付的必要,杨致向来不怎么当成一回事,徐文瀚也不以为意。[]
奉茶落座后,徐文瀚道:“今日早朝,皇上听罢众臣奏事之后,毫不避讳的直言问我太子谋逆一案进展如何了,限我务必在三日内结案。尔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赞你忠勇可嘉、识见卓越,声言我若有难处,随时可征询于你。就在我出宫的这一会儿功夫,恐怕整个长安城都知道我是奉旨前来与你商议了。”
秦空云讪笑道:“三弟如今圣眷正隆,皇上对你十分信任,恩宠无以复加。我是上午被你吊足了胃口,心中委实焦躁。呆在府中左右是坐立不安,干脆便往宫m[][]én外专一等大哥散朝,好邀他径直一同来你府上,不想只等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等到大哥了。”
“信任?恩宠?”杨致不屑的道:“只怕未必。谁不知道我们兄弟一体义气深重?连皇帝都不得不承认我们各有所长,即便是头猪也能想到,我们遇事必会碰头商议。皇帝心知他想拦也拦不住,公然命大哥前来征询,那既是有意恶心我们,也不乏警告意味。你以为他安了什么好心了?”
徐文瀚点头认同道:“三弟言之有理,恐怕还不仅如此。如今朝局微妙,皇帝凸显我们兄弟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三弟之能,显然是有意做给别人看的。在外人看来,我们兄弟与老太尉陈文远、首辅大学士王雨农、禁军大将军周tǐng一样,都是对皇上忠心不二的心腹之臣。然而皇帝心中很清楚,我们与那些嫡系老臣是有分别的。皇帝这么做的真意,还是旨在借助我们的力量以震慑其余诸方势力,在这个节骨眼上确保皇权稳固。”
杨致huò然道:“我们现在除了帮自己,帮皇帝,没跟其他任何人眉来眼去的勾勾搭搭啊?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吗?太子集团垮台之后,李氏与卫氏两代外戚、关中士族豪强势力均受重创,几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军都是皇帝的铁杆嫡系,皇帝何须担心什么皇权稳固?那岂不是杞人忧天?至于如何处置太子谋逆一案,替罪羊都是现成的,死的有赵天养,活的有裴显中,不会有那么棘手吧?”
略一思索,皱起眉头目光如刀的望向秦空云:“二哥,皇帝知晓飞扬送来那无字信笺的事,或许比我更早吧?不然今日何须神经兮兮的骤然来上这么一手?你们父子俩这么快就把飞扬卖了,还在我面前只字不提瞒得死死的,我看皇帝未必就会领你秦氏这个情”
秦空云满脸通袖的辩解道:“三弟这话实在难听之极我秦某纵然赔上xìng命不要,也绝不做那出卖自己兄弟的无耻之事家父明言事关重大,皇上乃是当事人,何况你也说过无字信笺断无授人以柄之忧,无论是为我秦氏、还是为了皇上、为了飞扬,于情于理都应该将此事及时密禀皇上以便早作定夺,不至事态失控。你没问起,我就没说,并非对你有心欺瞒。”
徐文瀚淡然道:“秦公此举并无错处,三弟之言确实稍嫌过jī了。飞扬的信笺妙就妙在空无一字,立场不同便视角不同,解读出来的信息自然也不同。皇上为何默许秦氏将价值数百万两的粮行拱手相送给三弟?皇上对你杨致那般赏识,为何一直不让你统兵征战?比较而言,皇帝视飞扬为近期的明患,视你们为长期的暗忧,既要用,也要防。信笺空无一字是一回事,秦氏隐匿不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须知日后皇帝仅凭这个借口,就能灭了秦氏何况往深处想,或许这信笺根本就是飞扬有意借秦氏之手转达给皇上的。如若我们兄弟无端生隙相争,最为高兴的人恐怕莫过于皇帝了。二位贤弟,切请稍安勿躁。”
秦公与皇帝根本就是一路货sè,说到底还是为了秦氏的利益。徐文瀚打的这个圆场颇具说服力,杨致对秦空云抱拳一揖,没皮没脸的笑道:“算我错了还不行吗?我给二哥赔不是了。咱们莫把话扯远了,大哥你接着说。”
登时兄弟三人间的气氛大为缓和,徐文瀚接着说道:“我出宫前来侯府的路上,二弟已经将飞扬捎来书信的因由说了个大概。此事说来话长,远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方才提及朝局微妙,不为无因。皇上于正月十六日下旨宣召宁王赵当、康王赵敢jiāo割兵权回京述职,两道圣旨以八百里加急分别送往襄阳与幽州。太子被废,二王心怀希翼,焉得不欣然领旨日夜兼程?昨日潼关守将叶闯密奏,二王已入潼关,就在这三四日内可进京觐见。二王只要踏进长安,便如入兕之虎,无论大夏有何变luàn,皇上也绝无二王兴兵作luàn之忧。不管二王以后在长安如何折腾,也掀不起三尺高的làng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诚如三弟所言,朔方的讨虏大将军曾英明、江南的武威大将军耿进、禁军大将军周tǐng、镇守潼关的叶闯,以及在襄阳接替宁王赵当的杨耀,在幽州接替康王赵敢的罗辉祖,无一不是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重将。”
秦空云皱眉道:“也就是说,除飞扬在金陵统率的三万兵马尚存不可预知的变数,百万夏军之兵权尽在皇上掌握。”
“正是。”徐文瀚点头道:“如此一来,于武备一事上,飞扬在金陵纵有变数,皇上也是稳cào胜券。昨日皇上与我等四位宰辅大学士议政时,对朝中人事亦作了相应调整。原刑部尚书郭子光、吏部尚书于世杰、户部尚书张谦升任大学士入阁为相,原兵部尚书刘秉德升任枢密院副使。吏部、户部尚书的空缺由原部任事shì郎补上,原济南知府李子宽升任刑部尚书。应该就在这两日,皇上就会下旨任命了。”
秦空云不解的道:“这么说,几日之后大夏朝堂的宰相便有七位之多了?长安府尹蒋弼能才不差且已在任三年,为何反被那济南知府李子宽连升两级后来居上?”
大夏官制不设行省,只设府、州、县,并无巡抚一职,知府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地方长官。
徐文瀚解释道:“这就是我先前言及的皇上为确保皇权稳固了。多设宰相既是为了分权,更是为了收权,以防权臣把持朝政。此后皇上大权独揽,宰相只有办事之权。三位新晋大学士都已过知天命之年,都是资历极丰、久历宦海的老到之人,足可保证政务署理通畅。长安府尹蒋弼年岁不足四十,日后还怕没有升迁的机会?从长远来看,皇上如此安排也是在为后继之君铺路了。”
“济南知府李子宽是皇后同族远亲,现在皇上还不能完全撇开金城、关中两地的老牌士族豪强势力,升调李子宽进京任其为刑部尚书,无疑是对李氏一族稍加安抚。皇上不是许了三弟一个大夏海关总督么?据我所知,李子宽并非无能之辈,已任济南知府多年。此番将其调离山东,也是避免三弟将来有掣肘之忧。”
杨致与秦空云都深以为然。杨致chā言道:“将来的大夏宰相或许还不止七个。能做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未必就能做一个好皇帝。两位皇子奉调回京,皇帝少不了要培养、考究他们驾驭总揽全局的才能,总要找点事给他们做吧?”
徐文瀚附和道:“正是如此。太子署理琐碎民政十余年,已十分熟稔,两位皇子却从未涉足。对皇上来说,武备与文事俱可确保无忧之后,大可腾出手来从容对付飞扬。所以将太子谋逆一案盖棺定论,已是迫在眉睫了。——三弟,方才在路上说你xiōng有成竹已有办法,不知有何高见?”
杨致苦笑道:“我哪儿有什么高见?审时度势,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劝皇帝不要bī飞扬翻脸,劝飞扬投降。飞扬只能彻底投降,或者变相投降。我最担心的,就是怕飞扬挡不住皇帝这个名头的yòuhuò”
徐文瀚脸sè沉重的道:“只要彻底翻脸就绝无退路,拥兵自立定会多几分胜算,这个道理并不难懂。皇上老谋深算又占据主动,双方实力悬殊显然易见。飞扬自xiǎo受卫肃忠君爱民的教诲,我相信他骨子里是极不情愿走到起兵叛夏这一步。飞扬也不会不明白,一旦南唐故地战luàn再起,便是两败俱伤的死局。而大夏乃是前朝金城藩镇历经数十年杀伐征战而来,皇上断然不会做出容忍任何人名为大夏臣属、实则裂土割据的蠢事。在这一点上,我们无须怀疑皇上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飞扬彻底投降的话,或可保得卫氏一族无虞。变相投降则绝不可行,即便能令皇上暂时妥协,也必将为日后埋下杀机。”
“然而,有一个关键的症结使飞扬很难下定决心彻底投降:皇上与飞扬之间业已丧失信任,飞扬对皇上尤甚。”
“站在飞扬的立场上来看,即使皇上暂且从权对卫肃从轻处置,对卫氏一族与飞扬本人仍是个沉重的打击。这且不论,此事过后皇上该如何安置卫氏父子?卫氏父子又该如何自处?谁敢担保皇上不会秋后算账?谁敢担保卫氏一族就此安枕无虞?万一有变,卫氏一族有何倚仗自保?就算皇上能强咽下这口气,在有生之年能容得下卫氏父子,谁敢保证后继之君也能?”
杨致冷笑道:“不错。古往今来,过桥chōu板这种缺德破事做得最多、最利索、最有名的人,十个当中起码有九个是皇帝”
徐文瀚忧心忡忡的道:“所以愚兄以为,如今之计只有由三弟出面,做个为双方具保的中间人了。”
杨致应道:“我考虑良久,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这对皇帝暗含威胁意味,不知他是否会买我的账,更不知飞扬是否信得过我。”
徐文瀚叹道:“一边是君臣翁婿,一边是金兰兄弟,xiǎo而言之为保卫氏一族安然无虞,大而言之为保大夏不陷入动dàng,江浙万千黎民免遭兵祸涂炭,我们必须竭力而为。事不宜迟,你明日便进宫面圣。三弟,此事大拂皇上脸面,你言辞向来犀利,今晚务必好生思量怎么个说法,切忌不可惹得皇上恼羞成怒,令他下不来台。我今晚回府亦以我们兄弟三人的名义给飞扬写一封信,挑明其中利害,但愿他能听所劝。明日若你得到皇上的保证,便立刻遣人快马将信送往金陵。”
秦空云接口道:“若是辛苦三弟亲往金陵当面劝说飞扬,岂不把握更大?”
徐文瀚冷峻的道:“飞扬到底太嫩了一些。长安之变举国震动,他岂有不知之理?他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上呈奏章请罪,既可借此表明立场,又可主动试探皇帝的态度。他竟是自作聪明失却先机,从头到尾故作不知毫无反应人心最是难测,谁知道飞扬心底到底是何想法?我敢说皇上最不放心、最恼火的就是这一点换了你是皇上,你会作何感想?原说飞扬不过在皇上有生之年受些蹉跎,如今看来,皇上驾崩之前必会暗命新君对他严加防范,飞扬此生恐怕再难有出头之日”
“皇上对三弟的本事脾xìng了如指掌,万一飞扬有心自立为王,放三弟前往金陵是何后果?在皇上于武备文事上的铺排没有全部到位、稳定运转之前,绝不会放三弟出京半步也可以这么说,飞扬一天不回长安,三弟便一天不能离京,那海关总督便一天做不成如何处置太子谋逆一案,皇上心中早有定见,何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命我向三弟征询?其实也是暗中警告三弟,从速表明立场,与飞扬划清界限”
徐文瀚一席话将皇帝的yīn鸷心思琢磨得滴水不漏,兄弟三人一时默然无语。
杨致心中又涌现出那种似曾相识的厌倦与落寞,沉默半晌后,说道:“那我们就暂且先按大哥的意思分头行事吧皇帝命你三日内结案,你打算让他这篇事关重大的表面文章如何个做法?嘿嘿,他这个皇帝也真够累的”
奉旨而来?杨致重又躺回暖榻,戏谑的道:“难怪我先前还跟二哥说很快就会有人主动找上mén来,莫非是与皇帝心有灵犀?我说你今日怎么这么早就散朝了呢皇帝有事怎不召我进宫?倒让你这个大忙人前来传旨?快说来听听,皇帝老头对我有何吩咐?”
不管是正儿八经的圣旨或皇帝口谕,如非确有走过场应付的必要,杨致向来不怎么当成一回事,徐文瀚也不以为意。[]
奉茶落座后,徐文瀚道:“今日早朝,皇上听罢众臣奏事之后,毫不避讳的直言问我太子谋逆一案进展如何了,限我务必在三日内结案。尔后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大赞你忠勇可嘉、识见卓越,声言我若有难处,随时可征询于你。就在我出宫的这一会儿功夫,恐怕整个长安城都知道我是奉旨前来与你商议了。”
秦空云讪笑道:“三弟如今圣眷正隆,皇上对你十分信任,恩宠无以复加。我是上午被你吊足了胃口,心中委实焦躁。呆在府中左右是坐立不安,干脆便往宫m[][]én外专一等大哥散朝,好邀他径直一同来你府上,不想只等了不到一个时辰便等到大哥了。”
“信任?恩宠?”杨致不屑的道:“只怕未必。谁不知道我们兄弟一体义气深重?连皇帝都不得不承认我们各有所长,即便是头猪也能想到,我们遇事必会碰头商议。皇帝心知他想拦也拦不住,公然命大哥前来征询,那既是有意恶心我们,也不乏警告意味。你以为他安了什么好心了?”
徐文瀚点头认同道:“三弟言之有理,恐怕还不仅如此。如今朝局微妙,皇帝凸显我们兄弟间的密切关系以及三弟之能,显然是有意做给别人看的。在外人看来,我们兄弟与老太尉陈文远、首辅大学士王雨农、禁军大将军周tǐng一样,都是对皇上忠心不二的心腹之臣。然而皇帝心中很清楚,我们与那些嫡系老臣是有分别的。皇帝这么做的真意,还是旨在借助我们的力量以震慑其余诸方势力,在这个节骨眼上确保皇权稳固。”
杨致huò然道:“我们现在除了帮自己,帮皇帝,没跟其他任何人眉来眼去的勾勾搭搭啊?这不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事吗?太子集团垮台之后,李氏与卫氏两代外戚、关中士族豪强势力均受重创,几位手握重兵的大将军都是皇帝的铁杆嫡系,皇帝何须担心什么皇权稳固?那岂不是杞人忧天?至于如何处置太子谋逆一案,替罪羊都是现成的,死的有赵天养,活的有裴显中,不会有那么棘手吧?”
略一思索,皱起眉头目光如刀的望向秦空云:“二哥,皇帝知晓飞扬送来那无字信笺的事,或许比我更早吧?不然今日何须神经兮兮的骤然来上这么一手?你们父子俩这么快就把飞扬卖了,还在我面前只字不提瞒得死死的,我看皇帝未必就会领你秦氏这个情”
秦空云满脸通袖的辩解道:“三弟这话实在难听之极我秦某纵然赔上xìng命不要,也绝不做那出卖自己兄弟的无耻之事家父明言事关重大,皇上乃是当事人,何况你也说过无字信笺断无授人以柄之忧,无论是为我秦氏、还是为了皇上、为了飞扬,于情于理都应该将此事及时密禀皇上以便早作定夺,不至事态失控。你没问起,我就没说,并非对你有心欺瞒。”
徐文瀚淡然道:“秦公此举并无错处,三弟之言确实稍嫌过jī了。飞扬的信笺妙就妙在空无一字,立场不同便视角不同,解读出来的信息自然也不同。皇上为何默许秦氏将价值数百万两的粮行拱手相送给三弟?皇上对你杨致那般赏识,为何一直不让你统兵征战?比较而言,皇帝视飞扬为近期的明患,视你们为长期的暗忧,既要用,也要防。信笺空无一字是一回事,秦氏隐匿不报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须知日后皇帝仅凭这个借口,就能灭了秦氏何况往深处想,或许这信笺根本就是飞扬有意借秦氏之手转达给皇上的。如若我们兄弟无端生隙相争,最为高兴的人恐怕莫过于皇帝了。二位贤弟,切请稍安勿躁。”
秦公与皇帝根本就是一路货sè,说到底还是为了秦氏的利益。徐文瀚打的这个圆场颇具说服力,杨致对秦空云抱拳一揖,没皮没脸的笑道:“算我错了还不行吗?我给二哥赔不是了。咱们莫把话扯远了,大哥你接着说。”
登时兄弟三人间的气氛大为缓和,徐文瀚接着说道:“我出宫前来侯府的路上,二弟已经将飞扬捎来书信的因由说了个大概。此事说来话长,远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我方才提及朝局微妙,不为无因。皇上于正月十六日下旨宣召宁王赵当、康王赵敢jiāo割兵权回京述职,两道圣旨以八百里加急分别送往襄阳与幽州。太子被废,二王心怀希翼,焉得不欣然领旨日夜兼程?昨日潼关守将叶闯密奏,二王已入潼关,就在这三四日内可进京觐见。二王只要踏进长安,便如入兕之虎,无论大夏有何变luàn,皇上也绝无二王兴兵作luàn之忧。不管二王以后在长安如何折腾,也掀不起三尺高的làng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诚如三弟所言,朔方的讨虏大将军曾英明、江南的武威大将军耿进、禁军大将军周tǐng、镇守潼关的叶闯,以及在襄阳接替宁王赵当的杨耀,在幽州接替康王赵敢的罗辉祖,无一不是皇上一手提拔起来的心腹重将。”
秦空云皱眉道:“也就是说,除飞扬在金陵统率的三万兵马尚存不可预知的变数,百万夏军之兵权尽在皇上掌握。”
“正是。”徐文瀚点头道:“如此一来,于武备一事上,飞扬在金陵纵有变数,皇上也是稳cào胜券。昨日皇上与我等四位宰辅大学士议政时,对朝中人事亦作了相应调整。原刑部尚书郭子光、吏部尚书于世杰、户部尚书张谦升任大学士入阁为相,原兵部尚书刘秉德升任枢密院副使。吏部、户部尚书的空缺由原部任事shì郎补上,原济南知府李子宽升任刑部尚书。应该就在这两日,皇上就会下旨任命了。”
秦空云不解的道:“这么说,几日之后大夏朝堂的宰相便有七位之多了?长安府尹蒋弼能才不差且已在任三年,为何反被那济南知府李子宽连升两级后来居上?”
大夏官制不设行省,只设府、州、县,并无巡抚一职,知府是直接对皇帝负责的地方长官。
徐文瀚解释道:“这就是我先前言及的皇上为确保皇权稳固了。多设宰相既是为了分权,更是为了收权,以防权臣把持朝政。此后皇上大权独揽,宰相只有办事之权。三位新晋大学士都已过知天命之年,都是资历极丰、久历宦海的老到之人,足可保证政务署理通畅。长安府尹蒋弼年岁不足四十,日后还怕没有升迁的机会?从长远来看,皇上如此安排也是在为后继之君铺路了。”
“济南知府李子宽是皇后同族远亲,现在皇上还不能完全撇开金城、关中两地的老牌士族豪强势力,升调李子宽进京任其为刑部尚书,无疑是对李氏一族稍加安抚。皇上不是许了三弟一个大夏海关总督么?据我所知,李子宽并非无能之辈,已任济南知府多年。此番将其调离山东,也是避免三弟将来有掣肘之忧。”
杨致与秦空云都深以为然。杨致chā言道:“将来的大夏宰相或许还不止七个。能做能征善战的大将军,未必就能做一个好皇帝。两位皇子奉调回京,皇帝少不了要培养、考究他们驾驭总揽全局的才能,总要找点事给他们做吧?”
徐文瀚附和道:“正是如此。太子署理琐碎民政十余年,已十分熟稔,两位皇子却从未涉足。对皇上来说,武备与文事俱可确保无忧之后,大可腾出手来从容对付飞扬。所以将太子谋逆一案盖棺定论,已是迫在眉睫了。——三弟,方才在路上说你xiōng有成竹已有办法,不知有何高见?”
杨致苦笑道:“我哪儿有什么高见?审时度势,唯一可行的办法只能劝皇帝不要bī飞扬翻脸,劝飞扬投降。飞扬只能彻底投降,或者变相投降。我最担心的,就是怕飞扬挡不住皇帝这个名头的yòuhuò”
徐文瀚脸sè沉重的道:“只要彻底翻脸就绝无退路,拥兵自立定会多几分胜算,这个道理并不难懂。皇上老谋深算又占据主动,双方实力悬殊显然易见。飞扬自xiǎo受卫肃忠君爱民的教诲,我相信他骨子里是极不情愿走到起兵叛夏这一步。飞扬也不会不明白,一旦南唐故地战luàn再起,便是两败俱伤的死局。而大夏乃是前朝金城藩镇历经数十年杀伐征战而来,皇上断然不会做出容忍任何人名为大夏臣属、实则裂土割据的蠢事。在这一点上,我们无须怀疑皇上不惜一切代价的决心和勇气。飞扬彻底投降的话,或可保得卫氏一族无虞。变相投降则绝不可行,即便能令皇上暂时妥协,也必将为日后埋下杀机。”
“然而,有一个关键的症结使飞扬很难下定决心彻底投降:皇上与飞扬之间业已丧失信任,飞扬对皇上尤甚。”
“站在飞扬的立场上来看,即使皇上暂且从权对卫肃从轻处置,对卫氏一族与飞扬本人仍是个沉重的打击。这且不论,此事过后皇上该如何安置卫氏父子?卫氏父子又该如何自处?谁敢担保皇上不会秋后算账?谁敢担保卫氏一族就此安枕无虞?万一有变,卫氏一族有何倚仗自保?就算皇上能强咽下这口气,在有生之年能容得下卫氏父子,谁敢保证后继之君也能?”
杨致冷笑道:“不错。古往今来,过桥chōu板这种缺德破事做得最多、最利索、最有名的人,十个当中起码有九个是皇帝”
徐文瀚忧心忡忡的道:“所以愚兄以为,如今之计只有由三弟出面,做个为双方具保的中间人了。”
杨致应道:“我考虑良久,也是这个意思。不过这对皇帝暗含威胁意味,不知他是否会买我的账,更不知飞扬是否信得过我。”
徐文瀚叹道:“一边是君臣翁婿,一边是金兰兄弟,xiǎo而言之为保卫氏一族安然无虞,大而言之为保大夏不陷入动dàng,江浙万千黎民免遭兵祸涂炭,我们必须竭力而为。事不宜迟,你明日便进宫面圣。三弟,此事大拂皇上脸面,你言辞向来犀利,今晚务必好生思量怎么个说法,切忌不可惹得皇上恼羞成怒,令他下不来台。我今晚回府亦以我们兄弟三人的名义给飞扬写一封信,挑明其中利害,但愿他能听所劝。明日若你得到皇上的保证,便立刻遣人快马将信送往金陵。”
秦空云接口道:“若是辛苦三弟亲往金陵当面劝说飞扬,岂不把握更大?”
徐文瀚冷峻的道:“飞扬到底太嫩了一些。长安之变举国震动,他岂有不知之理?他完全可以在第一时间内上呈奏章请罪,既可借此表明立场,又可主动试探皇帝的态度。他竟是自作聪明失却先机,从头到尾故作不知毫无反应人心最是难测,谁知道飞扬心底到底是何想法?我敢说皇上最不放心、最恼火的就是这一点换了你是皇上,你会作何感想?原说飞扬不过在皇上有生之年受些蹉跎,如今看来,皇上驾崩之前必会暗命新君对他严加防范,飞扬此生恐怕再难有出头之日”
“皇上对三弟的本事脾xìng了如指掌,万一飞扬有心自立为王,放三弟前往金陵是何后果?在皇上于武备文事上的铺排没有全部到位、稳定运转之前,绝不会放三弟出京半步也可以这么说,飞扬一天不回长安,三弟便一天不能离京,那海关总督便一天做不成如何处置太子谋逆一案,皇上心中早有定见,何必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命我向三弟征询?其实也是暗中警告三弟,从速表明立场,与飞扬划清界限”
徐文瀚一席话将皇帝的yīn鸷心思琢磨得滴水不漏,兄弟三人一时默然无语。
杨致心中又涌现出那种似曾相识的厌倦与落寞,沉默半晌后,说道:“那我们就暂且先按大哥的意思分头行事吧皇帝命你三日内结案,你打算让他这篇事关重大的表面文章如何个做法?嘿嘿,他这个皇帝也真够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