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5.第1365章 军分六等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章节内容开始--> 由于担心闹出什么乱子来,张海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小视之,还是让小慧兰等人负责协助,依靠比较完善的文件和奏报索引管理,从带来的不少文件资料中找到了刘洪涛几年前西征战备以前关于军队工作和强弱评定的一些经验与学习总结。在单兵战力唱主角的时代,如何判断一支军队的强弱由于是作战参谋工作很重要也很复杂的内容。因此负责军队工作的刘洪涛整理了大量作战与管理记录之后也有类似的研究。
张海找到有关的一些论述章节也就认真翻阅起来。
“旧时有强军,为精兵;头等精兵可暂称为双料精兵;拥有训练和士气上的两大长处。百里挑一自幼全训,除节假以外每日不辍。上下友临之间无矛盾,无任何强迫也能志愿参加战争。战场纪律依旧严明而战术灵活,几乎可以实现‘纸上谈兵,落为实处’视战场为校场;此等精兵包括后金在内海内未见;我新军也是极少数部队或许可以接近之,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可能,传闻泰西等地曾经有过。此精兵在战阵之上对上寻常军队,对手无败像之时人人参战每人可杀伤十人,人人相当于唐时冲锋陷阵的名将;以一可当敌百,百人可阵。寻常精兵可暂称为单料精兵,十里挑一,训练突出装备精良,但因为传统势力对这种精兵难以管制,只能以利诱而不能建立战争的信念,他们在士气方面通常相比一般军兵并无特别长处。只不过一个靠利诱,一个靠威慑。据说也有一些军队,意志信念坚定拥有军队灵魂,可在训练上却有种种不足,并无所长;两者只有一方面突出。此种精兵对上寻常军队,对手未露败象之前每人平均可杀伤一人,往往能够以一当十甚至胜十;但是如果人数不足千人,则无硬撼大军的把握。我新军主力,应是极少双料,大部单料精兵为主体的军队。战力当在两者之间;
精兵之外,为强兵,民风不弱就可以成为兵源,无特殊选拔要求;考校认真赏罚分明,不吃空饷却也有足够的核心精锐弹压不服者有效督战压阵。战阵之上正面对决,对手未露败像时平均一伍或一三才可杀伤一人,遇到常军,可正面对决以一当三或四。当年后金军队,应是少量单料精兵大部强军组成的军队。
强兵之外为常军。赏罚不明、矛盾突出,训练等方面也会有诸多问题,但是官兵有建制,明号令;有少量的强军精兵足可压阵,保证大军溃败,核心也少有机会被溃军反杀。我们在内外战争中遇到的大多数经制之军都属于这一种。如果并非遇到太强的对手,这样的常军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有倚多为胜的可能。战阵之上十至二十人可杀伤一人。
常军以下为弱兵,军中无可靠精干可以弹压军队,空饷严重或训练不整。出战只能靠利诱而难以靠强令;又或者存在兵源上的严重问题。不过弱兵中如只有部分军队出战,仍然可以视为常兵。弱兵三五十人出战,遇到不高出太多的武装可杀伤一恩。朝日南洋很多属于这类;弱兵以下为乌合,号令不严,建制不整,训练如民。只有极个别头目或有一定战力。常军遇到乌合之众,往往也能以一当十,乌合以下为伪军。名为军,实则为民,甚至老弱;有威望的头目也缺乏,旗号没有;只在防守中有接近乌合的作用而野战难以倚多为胜。这样,从顶级强兵到乌合乃至等外,上千倍战斗力表现差别的六七个层次的军队就大致区分出来。”
“依过去的一些经验来看,王朝京师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削弱到如同乌合一般的战斗力。他们同伪军的唯一区别可能仅仅在于集体生活与相互熟识,并且多少会有一些头目和旗号来用于军队指挥了。战力方面同并非精心准备的民变军相比都为拥有优势。”
看到这里,张海对于“粉军”的定位以及可能的战斗力,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西征中临时扩充的线膛炮手可以视为单料与双料之间的军队,如果每个人拥有二十支可以随时发射的线膛抬炮实战中可以杀伤至少六十名敌军的话,那么这样一支军队在衰败了四个层次,滑坡到乌合的地步之后战力顶多百分之一甚至二百分之一。但即便这样来算,也至少能够相当于一般西洋军队或当年后金那样的“强军”了。
只是粗粗计算就能知道,哪怕只是有效的控制影响周边,十万“强军”层次的部队应付起来也会捉襟见肘,至少要二三十万的规模才能保证东亚及其周边范围内的稳定,这还不谈对西域的有效控制。如果谈对西域的有效控制,这样的部队至少要扩充到七八十万左右的规模才能维持一个世界地位过的地位。
当然,这一切也仅仅是“想当然”而已,还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实践”才能最终确认下来。
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粉色弱军”的“训练”原则也就大致确定下来:仅仅要求一定程度上的集体生活和旗号识别,不进行有效的训练,不进行考核。基本上只相当于一支几乎常年都是放假期间的“在校生”,婚配权甚至可以下放到伍长这一级别的层次。
不过还是有一定让张海权衡了许久:一般旧时王朝这样的弱军,很大比例的人会是老弱。因为如果连人也不养,这样的军队就要散伙了。而在粉军当中,要不要提供必要的经济保证,还是让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像旧时的京营一样做工?此外,部队的年龄结构应该怎样安排?
最终张海还是下定决心:多数士兵要参加非军事相关性的劳动,少数军官拥有大部分劳动收入,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模拟一支王朝后期的“京营”。
<!--章节内容开始--> 由于担心闹出什么乱子来,张海对这件事情也没有小视之,还是让小慧兰等人负责协助,依靠比较完善的文件和奏报索引管理,从带来的不少文件资料中找到了刘洪涛几年前西征战备以前关于军队工作和强弱评定的一些经验与学习总结。在单兵战力唱主角的时代,如何判断一支军队的强弱由于是作战参谋工作很重要也很复杂的内容。因此负责军队工作的刘洪涛整理了大量作战与管理记录之后也有类似的研究。
张海找到有关的一些论述章节也就认真翻阅起来。
“旧时有强军,为精兵;头等精兵可暂称为双料精兵;拥有训练和士气上的两大长处。百里挑一自幼全训,除节假以外每日不辍。上下友临之间无矛盾,无任何强迫也能志愿参加战争。战场纪律依旧严明而战术灵活,几乎可以实现‘纸上谈兵,落为实处’视战场为校场;此等精兵包括后金在内海内未见;我新军也是极少数部队或许可以接近之,只是理论上的一种可能,传闻泰西等地曾经有过。此精兵在战阵之上对上寻常军队,对手无败像之时人人参战每人可杀伤十人,人人相当于唐时冲锋陷阵的名将;以一可当敌百,百人可阵。寻常精兵可暂称为单料精兵,十里挑一,训练突出装备精良,但因为传统势力对这种精兵难以管制,只能以利诱而不能建立战争的信念,他们在士气方面通常相比一般军兵并无特别长处。只不过一个靠利诱,一个靠威慑。据说也有一些军队,意志信念坚定拥有军队灵魂,可在训练上却有种种不足,并无所长;两者只有一方面突出。此种精兵对上寻常军队,对手未露败象之前每人平均可杀伤一人,往往能够以一当十甚至胜十;但是如果人数不足千人,则无硬撼大军的把握。我新军主力,应是极少双料,大部单料精兵为主体的军队。战力当在两者之间;
精兵之外,为强兵,民风不弱就可以成为兵源,无特殊选拔要求;考校认真赏罚分明,不吃空饷却也有足够的核心精锐弹压不服者有效督战压阵。战阵之上正面对决,对手未露败像时平均一伍或一三才可杀伤一人,遇到常军,可正面对决以一当三或四。当年后金军队,应是少量单料精兵大部强军组成的军队。
强兵之外为常军。赏罚不明、矛盾突出,训练等方面也会有诸多问题,但是官兵有建制,明号令;有少量的强军精兵足可压阵,保证大军溃败,核心也少有机会被溃军反杀。我们在内外战争中遇到的大多数经制之军都属于这一种。如果并非遇到太强的对手,这样的常军在一定的范围内也有倚多为胜的可能。战阵之上十至二十人可杀伤一人。
常军以下为弱兵,军中无可靠精干可以弹压军队,空饷严重或训练不整。出战只能靠利诱而难以靠强令;又或者存在兵源上的严重问题。不过弱兵中如只有部分军队出战,仍然可以视为常兵。弱兵三五十人出战,遇到不高出太多的武装可杀伤一恩。朝日南洋很多属于这类;弱兵以下为乌合,号令不严,建制不整,训练如民。只有极个别头目或有一定战力。常军遇到乌合之众,往往也能以一当十,乌合以下为伪军。名为军,实则为民,甚至老弱;有威望的头目也缺乏,旗号没有;只在防守中有接近乌合的作用而野战难以倚多为胜。这样,从顶级强兵到乌合乃至等外,上千倍战斗力表现差别的六七个层次的军队就大致区分出来。”
“依过去的一些经验来看,王朝京师在最坏的情况下会削弱到如同乌合一般的战斗力。他们同伪军的唯一区别可能仅仅在于集体生活与相互熟识,并且多少会有一些头目和旗号来用于军队指挥了。战力方面同并非精心准备的民变军相比都为拥有优势。”
看到这里,张海对于“粉军”的定位以及可能的战斗力,也就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如果西征中临时扩充的线膛炮手可以视为单料与双料之间的军队,如果每个人拥有二十支可以随时发射的线膛抬炮实战中可以杀伤至少六十名敌军的话,那么这样一支军队在衰败了四个层次,滑坡到乌合的地步之后战力顶多百分之一甚至二百分之一。但即便这样来算,也至少能够相当于一般西洋军队或当年后金那样的“强军”了。
只是粗粗计算就能知道,哪怕只是有效的控制影响周边,十万“强军”层次的部队应付起来也会捉襟见肘,至少要二三十万的规模才能保证东亚及其周边范围内的稳定,这还不谈对西域的有效控制。如果谈对西域的有效控制,这样的部队至少要扩充到七八十万左右的规模才能维持一个世界地位过的地位。
当然,这一切也仅仅是“想当然”而已,还需要付出一定代价的“实践”才能最终确认下来。
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粉色弱军”的“训练”原则也就大致确定下来:仅仅要求一定程度上的集体生活和旗号识别,不进行有效的训练,不进行考核。基本上只相当于一支几乎常年都是放假期间的“在校生”,婚配权甚至可以下放到伍长这一级别的层次。
不过还是有一定让张海权衡了许久:一般旧时王朝这样的弱军,很大比例的人会是老弱。因为如果连人也不养,这样的军队就要散伙了。而在粉军当中,要不要提供必要的经济保证,还是让这些人中的大部分像旧时的京营一样做工?此外,部队的年龄结构应该怎样安排?
最终张海还是下定决心:多数士兵要参加非军事相关性的劳动,少数军官拥有大部分劳动收入,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模拟一支王朝后期的“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