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5.第1295章 一场闹剧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据实而言?”
李清正听了李云天的话后不由得苦笑了一声,王振为了置他于死地根本就不给他开口解释的机会,不仅认定了他私伐树木回家私用,而且还处心积虑地寻找他在国子监违法乱纪、贪污受贿之事。
“李祭酒,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等真相大白之日李祭酒就可一吐胸中怨气。”李云天知道李清正心里感到憋屈,于是微笑着开口安慰道,作为朝廷清流领袖这点儿冤屈李清正应该能够承受。
“既然王爷都不辞辛苦赶了回来,下官还能有什么好说的。”李清正闻言不由得无奈地笑了笑,虽然他并不清楚外界的局势但如果李云天从朝鲜国赶回来的话,那么意味着京城的形势已经非常糟糕,他可不想使得事态更加复杂。
“李祭酒大量,本王佩服。”李云天早就知道李清正识大体,于是笑着向李清正一拱手说道。
“王爷言重了,下官只是顺应时局而已。”李清正闻言连连摆着手,其实他更钦佩李云天,不仅要忙于国家政务还要缓和朝堂上的势力争斗。
李云天没有在诏狱里久留,与李清正寒暄了一番后就告辞离去,要想平息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的这场冲突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要兼顾到,因此他还要与那些文武权贵进行磋商,不能仅仅依靠杨溥和胡滢。
由于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之间的这场冲突越演越烈有着失控的危险,故而不仅王振,京城的文武权贵也纷纷对此感到担心,即便是他们能除了王振但绝对会激怒正统帝,以后肯定没有好日子过了。
随着正统帝年龄的增长,其君威也日益增加,使得朝堂上的那些元老重臣们不得不重视起来,说到底正统帝才是大明的主宰。
李云天的到来无疑给了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一个台阶下,使得大家可以体面地结束这场濒于失控的冲突。
说实话,李云天对于这种在各方势力间的斡旋感到非常无奈,他现在正忙着朝鲜国的事情,哪里有精力去理会京城的这些尔虞我诈?
在李云天两天来的调和下,京城的紧张局势得以遏制,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之间剑拔弩张的对立局面逐渐消散。
为了表示出双方的诚意,锦衣卫北镇抚司和刑部相继释放出了因为李清正一案而被抓的那些人,这使得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清正一案缓缓落下了帷幕。
几天后,锦衣卫北镇抚司正式开堂审理李清正私伐官木一案,此案由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马顺亲自审理,李云天和王振奉御命督审。
其实,李清正的案子非常简单,不过是国子监彝伦堂前的古木树枝太过茂盛到了修剪的时候,否则就影响到了监生们的学习,故而李清正就让人剪掉了过多的枝节,然后把那些剪掉的树枝拿回家当柴烧,毕竟古代做饭还是用的柴木。
至于李清正在国子监违法乱纪的事情,虽然王振费尽心机进行查找可依然一无所获,要知道李清正这个清流领袖可不是徒有虚名的,首先就是清廉,否则也不会把那些废枝节拿回家当柴烧了,不要说京城里的那些部院堂官,就是稍微有点儿权势的小官都不屑如此做。
虽然此次李清正的案子是马顺审理,但李云天作为督审提出了许多建议,而这些建议对审案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李云天请来了皇家园林的工匠,这些工匠在树木花卉的培植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以此来判断国子监彝伦堂的那些百年古木需不需要修剪。
如果换做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来审案的话肯定不会想到这一点,而且他们也不会这样做,很显然这样的话将给李清正开脱。
对此王振也感到有些无奈,归根结底他这次对李清正下手的理由太过牵强,如果细究的话根本就站不住脚,因此他也不准备拿这件事情去整死李清正,否则就是对文官集团明目张胆的挑衅了。
事到如今王振对李清正一案的发展非常满意,李清正不仅戴枷在国子监示众三天,而且还逼得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不得不联手来对付他,实际上他已经达到了整治李清正的效果,向外界展示出了实力。
经过李清正的案子后,王振的势力无疑会得到迅猛的发展,京城中那些一心想要往上爬的官员在见识到了王振有着与文官集团、勋贵集团相抗衡的力量后肯定会投靠他,这样一来内廷的势力将得以发展壮大。
而且,王振现在正在积极地拉拢朝廷的官员并且利用司礼监批红的特殊权力在朝廷各大部院衙门安插亲信。
由于李清正所犯的案子案情实在是太过简单,以致于仅仅用了短短一上午马顺就审完了案子。
根据皇家园林工匠以及国子监杂役、监生、老师等人的证言,马顺判决李清正命人裁剪古木茂盛枝节的行为是为了国子监正常的教学秩序,李清正身为国子监祭酒这样做并无不妥。
只不过,李清正不应该将那些剪下来的树枝带回家中作为柴薪,这使得外界对此极其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其以此谋私。
故而,马顺判决李清正在国子监官木私伐一案中无罪,但需缴纳所用被伐古木枝干的费用,毕竟国子监里的树木属于朝廷的官木,即便是修剪的枝叶也不能擅自拿回家中。
与此同时,当时负责处理李清正一案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百户因为没有弄清实情就让李清正戴枷示众,故而被马顺撤职查办。
其实,谁都知道那名百户只不过是一个替死鬼而已,要是没有王振首肯的话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吃饱了撑的敢如此对待李清正!
不过既然要想了结李清正的事情,那么就必须需要一个替死鬼来给李清正戴枷示众的事情背锅,只有这样双方才能有一个台阶下。
堂审完后,被判决无罪的李清正被当堂释放,聚集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外的监生们闻言顿时齐声欢呼,莫名兴奋。
李云天亲自把李清正送到了等候在院门外的马车上,目送监生们兴高采烈地簇拥着马车离开后无奈地笑了笑,在他看来李清正的案子完全就是一个闹剧,同时也彰显出了京城局势的复杂。
由于那名倒霉的百户“犯”下了一个如此重大的失误,因此被降了一级后“逐”到了锦衣卫南镇抚司任职,也算是脱离了京城这场是非漩涡。
随着李清正一案的结束,李云天没有在京城久留,只参加了随后恢复的大朝后就起程赶往天津港,朝鲜国的事情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必须要前去坐镇。
况且,从九月份开始海上就逐渐多起了风浪,李云天提早一天抵达朝鲜国那么海上旅途就会多安全一分。
正统帝本想让李云天过了年再去朝鲜国,虽然这次李清正的事情平息了下去,但内廷和文官集团乃至勋贵集团的争斗肯定还会继续,这意味着京城的局势依旧不会太平。
可惜朝鲜国的局势也非常紧张,随着金宗瑞和崔闰德的到来,李珦和李瑈两派势力将爆发殊死的争斗,因此汉城需要李云天前去坐镇。
与京城的形势相比,很显然汉城的局势更加紧急,在李云天看来王振已经通过李清正一事达成了目的,短期内王振不会再掀起大的事端,而文官集团也没必要现在去找王振的麻烦,这使得京城的局势大体上处于平稳。
作为大明的天子,正统帝应该学会驾驭朝堂上的局势,而不是想着把麻烦交给李云天,这对他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不过李云天有一个担心,那就是随着文官集团与内廷之间的争斗,正统帝对内廷的依赖将增加,这在他看来可不是一个好兆头,会使得内廷的权势越来越大逐渐打破京城官场上的势力均衡。
虽然心中感到担忧但李云天现在也无能为力,鉴于文官集团给正统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内廷成为了正统帝用来对付文官集团的一个武器,他只能静观其变不能介入其中,否则恐怕会使得正统帝对他心生芥蒂,毕竟正统帝已经不是无忧无虑的孩童,已经开始为巩固皇权做准备。
天津港。
明扬号三桅战船静静地停在码头,它原本停在仁川港,李云天乘船离开仁川港后不久它就来了天津港,准备把李云天送回朝鲜国。
“这是刚送来的急报。”就在明扬号三桅战船快要开动的时候,一匹快骑冲到了码头,马上的骑士跳下来把背在身上的一个圆柱型长筒用尽全身的力气扔到了甲板上,冲着甲板上的士兵大喊道。
随后,那名骑士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甲板上的士兵拾起了圆柱型长筒后一看,正是讲武堂用来传递情报的“信筒”,于是连忙向上级武官禀报。
“王爷,这是从倭国传来的急报。”不久后,一名少校武官手里拿着一个密封的信封来到了李云天所住的舱室,向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李云天高声禀告。
“倭国?”李云天有些意外地睁开了双目,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能收到倭国的消息,按照讲武堂的流程外地来的情报要先送到京城的讲武堂,然后再由讲武堂往下分发。
这意味着李云天前脚刚离开京城,后脚急报就送进了讲武堂,讲武堂又赶忙派人马不停蹄地送来了天津港,终于赶在李云天离开前把急报送到了明扬号上。
李云天觉得倭国没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除非是那边闹出了大动静,于是连忙拆开信封查看起了信上的内容。
“好!”等看完了信,李云天禁不住一掌排在一旁的桌面上,口中大喝了一声,脸上浮现出了惊喜的神色。
就在七月中旬,倭国一直处于对峙状态的东军和西军终于在京都打了起来,山名持丰和西川胜元各调援军前来京都参战,使得京都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战场。
至于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这次冲突的原因,自然跟争夺幕府的权力有关,李云天并不关心双方为何打起来,重要的是双方已经开战,这可是他期盼已久的事情。
等到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就是大明介入倭国这场内乱的时机,届时大明将爆发立国后最大规模的海外战争,李云天可没想过那些倭人会老老实实的投降。
得知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终于打起来的消息后,李云天心里终于可以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他等这一刻实在是太久了。
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这么一打不仅将使得倭国陷入内乱中,同时也将使得山口惠子趁机壮大势力。
由于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的势力相差不大,故而这场东军和西军之战必将沦为持久战,这个时候就凸显出了后勤物资的重要。
山口惠子虽然只是一个资历浅薄的大名,但她有着倭国其他大名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李云天对她源源不断的支援,届时粮食和钱财将成为山口惠子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的两个最强大的武器。
尤其是粮食,严格说起来倭国的经济形势比朝鲜国还要糟糕一些,由于物资匮乏的原因倭人只能以海里的鱼虾果腹,普通百姓很难吃上粮食,这就使得倭人营养不良,身材矮小,连高丽人都比他们要高。
因此如果山口惠子挥动粮食这个王牌武器的话,恐怕会使得对手无力招架,毕竟谁都想吃到香喷喷的饭团,山口惠子仅仅凭着这一杀手锏就能扰乱对手的军心。
如果说粮食是山口惠子杀手锏的话,那么山口惠子就是李云天对付倭国的杀手锏,值得一提的是山口惠子手下的士兵有六成都是出身大明的百姓,这将成为李云天在倭国最强有力的依仗。
“据实而言?”
李清正听了李云天的话后不由得苦笑了一声,王振为了置他于死地根本就不给他开口解释的机会,不仅认定了他私伐树木回家私用,而且还处心积虑地寻找他在国子监违法乱纪、贪污受贿之事。
“李祭酒,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吧,等真相大白之日李祭酒就可一吐胸中怨气。”李云天知道李清正心里感到憋屈,于是微笑着开口安慰道,作为朝廷清流领袖这点儿冤屈李清正应该能够承受。
“既然王爷都不辞辛苦赶了回来,下官还能有什么好说的。”李清正闻言不由得无奈地笑了笑,虽然他并不清楚外界的局势但如果李云天从朝鲜国赶回来的话,那么意味着京城的形势已经非常糟糕,他可不想使得事态更加复杂。
“李祭酒大量,本王佩服。”李云天早就知道李清正识大体,于是笑着向李清正一拱手说道。
“王爷言重了,下官只是顺应时局而已。”李清正闻言连连摆着手,其实他更钦佩李云天,不仅要忙于国家政务还要缓和朝堂上的势力争斗。
李云天没有在诏狱里久留,与李清正寒暄了一番后就告辞离去,要想平息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的这场冲突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都要兼顾到,因此他还要与那些文武权贵进行磋商,不能仅仅依靠杨溥和胡滢。
由于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之间的这场冲突越演越烈有着失控的危险,故而不仅王振,京城的文武权贵也纷纷对此感到担心,即便是他们能除了王振但绝对会激怒正统帝,以后肯定没有好日子过了。
随着正统帝年龄的增长,其君威也日益增加,使得朝堂上的那些元老重臣们不得不重视起来,说到底正统帝才是大明的主宰。
李云天的到来无疑给了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一个台阶下,使得大家可以体面地结束这场濒于失控的冲突。
说实话,李云天对于这种在各方势力间的斡旋感到非常无奈,他现在正忙着朝鲜国的事情,哪里有精力去理会京城的这些尔虞我诈?
在李云天两天来的调和下,京城的紧张局势得以遏制,内廷和文官集团、勋贵集团之间剑拔弩张的对立局面逐渐消散。
为了表示出双方的诚意,锦衣卫北镇抚司和刑部相继释放出了因为李清正一案而被抓的那些人,这使得在京城闹得沸沸扬扬的李清正一案缓缓落下了帷幕。
几天后,锦衣卫北镇抚司正式开堂审理李清正私伐官木一案,此案由锦衣卫北镇抚司镇抚使马顺亲自审理,李云天和王振奉御命督审。
其实,李清正的案子非常简单,不过是国子监彝伦堂前的古木树枝太过茂盛到了修剪的时候,否则就影响到了监生们的学习,故而李清正就让人剪掉了过多的枝节,然后把那些剪掉的树枝拿回家当柴烧,毕竟古代做饭还是用的柴木。
至于李清正在国子监违法乱纪的事情,虽然王振费尽心机进行查找可依然一无所获,要知道李清正这个清流领袖可不是徒有虚名的,首先就是清廉,否则也不会把那些废枝节拿回家当柴烧了,不要说京城里的那些部院堂官,就是稍微有点儿权势的小官都不屑如此做。
虽然此次李清正的案子是马顺审理,但李云天作为督审提出了许多建议,而这些建议对审案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例如,李云天请来了皇家园林的工匠,这些工匠在树木花卉的培植上有着丰富的经验,以此来判断国子监彝伦堂的那些百年古木需不需要修剪。
如果换做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来审案的话肯定不会想到这一点,而且他们也不会这样做,很显然这样的话将给李清正开脱。
对此王振也感到有些无奈,归根结底他这次对李清正下手的理由太过牵强,如果细究的话根本就站不住脚,因此他也不准备拿这件事情去整死李清正,否则就是对文官集团明目张胆的挑衅了。
事到如今王振对李清正一案的发展非常满意,李清正不仅戴枷在国子监示众三天,而且还逼得文官集团和勋贵集团不得不联手来对付他,实际上他已经达到了整治李清正的效果,向外界展示出了实力。
经过李清正的案子后,王振的势力无疑会得到迅猛的发展,京城中那些一心想要往上爬的官员在见识到了王振有着与文官集团、勋贵集团相抗衡的力量后肯定会投靠他,这样一来内廷的势力将得以发展壮大。
而且,王振现在正在积极地拉拢朝廷的官员并且利用司礼监批红的特殊权力在朝廷各大部院衙门安插亲信。
由于李清正所犯的案子案情实在是太过简单,以致于仅仅用了短短一上午马顺就审完了案子。
根据皇家园林工匠以及国子监杂役、监生、老师等人的证言,马顺判决李清正命人裁剪古木茂盛枝节的行为是为了国子监正常的教学秩序,李清正身为国子监祭酒这样做并无不妥。
只不过,李清正不应该将那些剪下来的树枝带回家中作为柴薪,这使得外界对此极其容易产生误解,认为其以此谋私。
故而,马顺判决李清正在国子监官木私伐一案中无罪,但需缴纳所用被伐古木枝干的费用,毕竟国子监里的树木属于朝廷的官木,即便是修剪的枝叶也不能擅自拿回家中。
与此同时,当时负责处理李清正一案的锦衣卫北镇抚司的百户因为没有弄清实情就让李清正戴枷示众,故而被马顺撤职查办。
其实,谁都知道那名百户只不过是一个替死鬼而已,要是没有王振首肯的话锦衣卫北镇抚司的人吃饱了撑的敢如此对待李清正!
不过既然要想了结李清正的事情,那么就必须需要一个替死鬼来给李清正戴枷示众的事情背锅,只有这样双方才能有一个台阶下。
堂审完后,被判决无罪的李清正被当堂释放,聚集在锦衣卫北镇抚司外的监生们闻言顿时齐声欢呼,莫名兴奋。
李云天亲自把李清正送到了等候在院门外的马车上,目送监生们兴高采烈地簇拥着马车离开后无奈地笑了笑,在他看来李清正的案子完全就是一个闹剧,同时也彰显出了京城局势的复杂。
由于那名倒霉的百户“犯”下了一个如此重大的失误,因此被降了一级后“逐”到了锦衣卫南镇抚司任职,也算是脱离了京城这场是非漩涡。
随着李清正一案的结束,李云天没有在京城久留,只参加了随后恢复的大朝后就起程赶往天津港,朝鲜国的事情如今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他必须要前去坐镇。
况且,从九月份开始海上就逐渐多起了风浪,李云天提早一天抵达朝鲜国那么海上旅途就会多安全一分。
正统帝本想让李云天过了年再去朝鲜国,虽然这次李清正的事情平息了下去,但内廷和文官集团乃至勋贵集团的争斗肯定还会继续,这意味着京城的局势依旧不会太平。
可惜朝鲜国的局势也非常紧张,随着金宗瑞和崔闰德的到来,李珦和李瑈两派势力将爆发殊死的争斗,因此汉城需要李云天前去坐镇。
与京城的形势相比,很显然汉城的局势更加紧急,在李云天看来王振已经通过李清正一事达成了目的,短期内王振不会再掀起大的事端,而文官集团也没必要现在去找王振的麻烦,这使得京城的局势大体上处于平稳。
作为大明的天子,正统帝应该学会驾驭朝堂上的局势,而不是想着把麻烦交给李云天,这对他的成长有着非常大的好处。
不过李云天有一个担心,那就是随着文官集团与内廷之间的争斗,正统帝对内廷的依赖将增加,这在他看来可不是一个好兆头,会使得内廷的权势越来越大逐渐打破京城官场上的势力均衡。
虽然心中感到担忧但李云天现在也无能为力,鉴于文官集团给正统帝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内廷成为了正统帝用来对付文官集团的一个武器,他只能静观其变不能介入其中,否则恐怕会使得正统帝对他心生芥蒂,毕竟正统帝已经不是无忧无虑的孩童,已经开始为巩固皇权做准备。
天津港。
明扬号三桅战船静静地停在码头,它原本停在仁川港,李云天乘船离开仁川港后不久它就来了天津港,准备把李云天送回朝鲜国。
“这是刚送来的急报。”就在明扬号三桅战船快要开动的时候,一匹快骑冲到了码头,马上的骑士跳下来把背在身上的一个圆柱型长筒用尽全身的力气扔到了甲板上,冲着甲板上的士兵大喊道。
随后,那名骑士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大口大口地喘着气。
甲板上的士兵拾起了圆柱型长筒后一看,正是讲武堂用来传递情报的“信筒”,于是连忙向上级武官禀报。
“王爷,这是从倭国传来的急报。”不久后,一名少校武官手里拿着一个密封的信封来到了李云天所住的舱室,向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的李云天高声禀告。
“倭国?”李云天有些意外地睁开了双目,没想到这个时候竟然能收到倭国的消息,按照讲武堂的流程外地来的情报要先送到京城的讲武堂,然后再由讲武堂往下分发。
这意味着李云天前脚刚离开京城,后脚急报就送进了讲武堂,讲武堂又赶忙派人马不停蹄地送来了天津港,终于赶在李云天离开前把急报送到了明扬号上。
李云天觉得倭国没什么值得关注的事情,除非是那边闹出了大动静,于是连忙拆开信封查看起了信上的内容。
“好!”等看完了信,李云天禁不住一掌排在一旁的桌面上,口中大喝了一声,脸上浮现出了惊喜的神色。
就在七月中旬,倭国一直处于对峙状态的东军和西军终于在京都打了起来,山名持丰和西川胜元各调援军前来京都参战,使得京都成为了一个巨大的战场。
至于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这次冲突的原因,自然跟争夺幕府的权力有关,李云天并不关心双方为何打起来,重要的是双方已经开战,这可是他期盼已久的事情。
等到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打得筋疲力尽的时候,就是大明介入倭国这场内乱的时机,届时大明将爆发立国后最大规模的海外战争,李云天可没想过那些倭人会老老实实的投降。
得知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终于打起来的消息后,李云天心里终于可以长长地吁出了一口气,他等这一刻实在是太久了。
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这么一打不仅将使得倭国陷入内乱中,同时也将使得山口惠子趁机壮大势力。
由于山名持丰和细川胜元的势力相差不大,故而这场东军和西军之战必将沦为持久战,这个时候就凸显出了后勤物资的重要。
山口惠子虽然只是一个资历浅薄的大名,但她有着倭国其他大名所没有的优势,那就是李云天对她源源不断的支援,届时粮食和钱财将成为山口惠子在战场上纵横捭阖的两个最强大的武器。
尤其是粮食,严格说起来倭国的经济形势比朝鲜国还要糟糕一些,由于物资匮乏的原因倭人只能以海里的鱼虾果腹,普通百姓很难吃上粮食,这就使得倭人营养不良,身材矮小,连高丽人都比他们要高。
因此如果山口惠子挥动粮食这个王牌武器的话,恐怕会使得对手无力招架,毕竟谁都想吃到香喷喷的饭团,山口惠子仅仅凭着这一杀手锏就能扰乱对手的军心。
如果说粮食是山口惠子杀手锏的话,那么山口惠子就是李云天对付倭国的杀手锏,值得一提的是山口惠子手下的士兵有六成都是出身大明的百姓,这将成为李云天在倭国最强有力的依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