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决战(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弃宇宙、夜的命名术、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剑来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如此拼命赶了十来天,终于从石漠赶回呼延大营。彭威、荆恬和程郊早已率领五百玄甲军,整装列队,等候可朱浑的到来。
姚节、毛义、韦护和吕岳四人,也带着六百墨氏战士,分据两翼,跃跃欲试。
上回四人大战李铭,本想在黄顺面前露把脸,谁知却成了李铭露脸的垫脚石,这让四人都感觉面上无光。今天,难得黄顺亲自在场压阵,他们当然要拿出所有本事,大杀一场,证明他们的实力。
在他们的身后,早有一群群生龙活虎的战马在等待着连日狂奔,人困马乏的两部联军。
彭威自看到可朱浑追军的身影开始,就开始下令部队前移,主动迎上前去。
一路上追着两部联军的屁股砍杀的可朱浑狼卫,此时也是强弩之末,只是一股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这才坚持着追击:他们累,两部联军更累!
等他们抬头看到前面黑压压一片钢铁骑兵,正踏着战步,一步步朝他们逼过来,顿时从头凉到底。虽然他们从未见过玄甲军什么模样,但眼前这支从未见过的奇怪骑兵,从人到马都包裹着厚厚的铁甲,不正是传说中人人闻之色变的玄甲军吗?
私下里,他们曾跟见识过玄甲军可怕之处的扶余和侯莫陈人交流过,狼卫互相之间,也承认,狼卫虽强,但真跟玄甲军碰上,只怕还不是对手。
这样的判断,是在双方都处于巅峰状态时的比较。现在,狼卫十分战力,发挥不出三成,而玄甲军,却是生力军,斗志旺盛。如此相遇,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谁输谁赢。
两军交锋,只一个回合,狼卫便迅速溃败,再无半分战意,便掉头逃窜。论速度,玄甲军当然不是狼卫的对手。
但玄甲军的两翼,有同样生龙活虎的六百墨氏战士。追杀溃逃狼卫的重任,便落在他们的肩上。
墨氏骑兵也不负众望,他们的速度,远较筋疲力尽的狼卫为高,迅速追赶上去,狂砍滥杀。
在后面,两部联军更换了坐骑,虽然人人乏的要命,还是抖擞精神,跟随着玄甲军,向可朱浑的追兵进行反冲锋。
可朱浑后面的追军,陆续从前方败退下来的逃兵口中得知玄甲军参战,己方大败。哪还有半分犹豫,立刻掉头就跑。
如此败退的人马,如细细的溪流一条条,逐渐汇聚成滔天巨浪,席卷一切,后面压阵的可朱浑,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挽回败局,只有随波逐流,先逃到安全地界再说。
现在,两边彻底掉了个,胜机摆在呼延部和俟奴部联军面前,必须紧紧的抓住,尽可能扩大战果。
所以,虽然连日来骑马赶路劳累过度,两部联军仍然死死咬着可朱浑大军的尾巴不放,拼命砍杀。
此时,玄甲军早已完成他们的战场使命,脱下盔甲,变身成黄顺的亲卫,护着黄顺、程瑶、呼延康等人,跟在奋勇出击的两部联军后面,不紧不慢。
反追杀持续了半月有余,可朱浑的主力被彻底打垮打散,被迫撤回翠屏山西。
与此同时,另一方战场,武沛的小分队,成功完成了穿越长谷川任务,来到联军的大营后面,放火扰敌。
祖渊得到讯号,立刻下令出击。对峙已久的联军,根本没有决战的准备,更是被突如其来的大火搞得营中大乱,无力应对祖渊的全力冲击,大营顿时告破。
危急时刻,联军各顾各的逃命,祖渊没费多大气力,便将联军赶回翠屏山西。然后,率军赶往石漠战场,与大获全胜的两部联军胜利会师。
可朱浑氏此战,伤筋动骨。继续追击,打过翠屏山,彻底打垮可朱浑氏。这是个极其诱人的想法。
但是,这个提议,不但遭到呼延煌和俟奴完我的反对,连祖渊、黄顺,也不同意此时进兵。
呼延煌和俟奴完我拒绝,是经过认真权衡,不得不放弃:可朱浑身后,站着一个巨人,不是呼延部和俟奴部联盟能够应付的了的。
再说,这个冬天,呼延部和俟奴部四处出击,已然控制了翠屏山以东,需要时间来消化巩固。这个时候,贪图眼前利益,贸然出击,风险太大。
而黄顺和祖渊反对,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已经不在定襄,而是看到了遥远的所在:哪里有城池,哪里才是他们的目标。
这一战,是生死之战,不得不打。现在,可朱浑已然受创,没有了再进犯的可能。宝贵的战力,自然不宜再在这里浪费。必须尽早抽身,考虑自己的前程。
借着此次大胜,呼延部与俟奴部整合翠屏山以东诸部落,再无阻碍,非常顺利。而黄顺,在董祀的串联下,收拢的部落丝毫不少于呼延部和俟奴部。而且,最为关键的,十之**的汉民,都踊跃归属,听命于黄顺。
诸般细务,祖渊、蔡琰、董祀已有成规,按部就班即可。与呼延部和俟奴部的关系,有黄顺在,一切好说话。
现在,需要黄顺尽快做出决策的,是如何取得自己第一座城池,站稳脚跟的问题。
方向已经有了,是尚处于韩遂控制中的榆林城。多亏蔡琰对边事的熟悉,让黄顺得以在众多选择中,最终选定了榆林古城作为自己的第一座目标城池。
榆林镇截河套之冲,固延绥之守。自镇以北,皆战国时云中、九原地。是中原与北胡必争之地。匈奴与战国赵氏之间,此地数次易手,后来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又渡河据阴山,逶迤而北,谓其地为新秦。自此匈奴不振。
汉主父偃曾言:榆林镇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备边之本也。
汉在此筑西河、上郡、朔方等军事重镇,震慑诸胡,保境安民。后来,中原战乱,三镇荒废,只有榆林城尚存。
只要夺占榆林城,便可在周边陆续修复防御,建立起广纵深的防御体系。而且,榆林土地肥沃,足以支撑数万大军用度。是绝佳的用武之地。
最为关键的,榆林城现在为韩遂所控制。黄顺不敢得罪曹操,不愿得罪马超,对这个韩遂,黄顺却没什么畏惧。趁着韩遂的主力,都集中在潼关,与马超一起抗击曹操,黄顺正好趁虚而入,拿下榆林。
目的地有了,打什么旗号去,就是必须要解决的大问题。黄顺不想过于张扬,更不愿引起曹操的注意,所以,以襄阳黄氏的名义占领榆林,是绝对不妥的。
这个问题,祖渊和程瑶分别想出了解决办法。
祖渊的意见是,扶持呼延辽为名义上的主子,率领大军,攻占榆林城。把榆林城收归呼延氏。这样,黄顺就没有暴露的危险。
至于以后,祖渊的如意算盘是,呼延康为黄顺生的儿女,肯定姓呼延。就让黄顺与呼延康的儿子,为榆林之主,顺理成章。
在祖渊看来,说服呼延辽扛起这杆大旗,没有问题;说服他接受后面的安排,也不是难事。这样,榆林城实际上,仍在黄顺的控制之下。既得了实惠,又免去了过早暴露野心,与曹氏交恶,两全其美。
相比于祖渊的谋划,程瑶的想法更为大胆,简直是天马行空,无所顾忌。
?
(本章完)
如此拼命赶了十来天,终于从石漠赶回呼延大营。彭威、荆恬和程郊早已率领五百玄甲军,整装列队,等候可朱浑的到来。
姚节、毛义、韦护和吕岳四人,也带着六百墨氏战士,分据两翼,跃跃欲试。
上回四人大战李铭,本想在黄顺面前露把脸,谁知却成了李铭露脸的垫脚石,这让四人都感觉面上无光。今天,难得黄顺亲自在场压阵,他们当然要拿出所有本事,大杀一场,证明他们的实力。
在他们的身后,早有一群群生龙活虎的战马在等待着连日狂奔,人困马乏的两部联军。
彭威自看到可朱浑追军的身影开始,就开始下令部队前移,主动迎上前去。
一路上追着两部联军的屁股砍杀的可朱浑狼卫,此时也是强弩之末,只是一股信念在支撑着他们,这才坚持着追击:他们累,两部联军更累!
等他们抬头看到前面黑压压一片钢铁骑兵,正踏着战步,一步步朝他们逼过来,顿时从头凉到底。虽然他们从未见过玄甲军什么模样,但眼前这支从未见过的奇怪骑兵,从人到马都包裹着厚厚的铁甲,不正是传说中人人闻之色变的玄甲军吗?
私下里,他们曾跟见识过玄甲军可怕之处的扶余和侯莫陈人交流过,狼卫互相之间,也承认,狼卫虽强,但真跟玄甲军碰上,只怕还不是对手。
这样的判断,是在双方都处于巅峰状态时的比较。现在,狼卫十分战力,发挥不出三成,而玄甲军,却是生力军,斗志旺盛。如此相遇,用脚趾头想想也知道,谁输谁赢。
两军交锋,只一个回合,狼卫便迅速溃败,再无半分战意,便掉头逃窜。论速度,玄甲军当然不是狼卫的对手。
但玄甲军的两翼,有同样生龙活虎的六百墨氏战士。追杀溃逃狼卫的重任,便落在他们的肩上。
墨氏骑兵也不负众望,他们的速度,远较筋疲力尽的狼卫为高,迅速追赶上去,狂砍滥杀。
在后面,两部联军更换了坐骑,虽然人人乏的要命,还是抖擞精神,跟随着玄甲军,向可朱浑的追兵进行反冲锋。
可朱浑后面的追军,陆续从前方败退下来的逃兵口中得知玄甲军参战,己方大败。哪还有半分犹豫,立刻掉头就跑。
如此败退的人马,如细细的溪流一条条,逐渐汇聚成滔天巨浪,席卷一切,后面压阵的可朱浑,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难挽回败局,只有随波逐流,先逃到安全地界再说。
现在,两边彻底掉了个,胜机摆在呼延部和俟奴部联军面前,必须紧紧的抓住,尽可能扩大战果。
所以,虽然连日来骑马赶路劳累过度,两部联军仍然死死咬着可朱浑大军的尾巴不放,拼命砍杀。
此时,玄甲军早已完成他们的战场使命,脱下盔甲,变身成黄顺的亲卫,护着黄顺、程瑶、呼延康等人,跟在奋勇出击的两部联军后面,不紧不慢。
反追杀持续了半月有余,可朱浑的主力被彻底打垮打散,被迫撤回翠屏山西。
与此同时,另一方战场,武沛的小分队,成功完成了穿越长谷川任务,来到联军的大营后面,放火扰敌。
祖渊得到讯号,立刻下令出击。对峙已久的联军,根本没有决战的准备,更是被突如其来的大火搞得营中大乱,无力应对祖渊的全力冲击,大营顿时告破。
危急时刻,联军各顾各的逃命,祖渊没费多大气力,便将联军赶回翠屏山西。然后,率军赶往石漠战场,与大获全胜的两部联军胜利会师。
可朱浑氏此战,伤筋动骨。继续追击,打过翠屏山,彻底打垮可朱浑氏。这是个极其诱人的想法。
但是,这个提议,不但遭到呼延煌和俟奴完我的反对,连祖渊、黄顺,也不同意此时进兵。
呼延煌和俟奴完我拒绝,是经过认真权衡,不得不放弃:可朱浑身后,站着一个巨人,不是呼延部和俟奴部联盟能够应付的了的。
再说,这个冬天,呼延部和俟奴部四处出击,已然控制了翠屏山以东,需要时间来消化巩固。这个时候,贪图眼前利益,贸然出击,风险太大。
而黄顺和祖渊反对,是因为,他们的目标,已经不在定襄,而是看到了遥远的所在:哪里有城池,哪里才是他们的目标。
这一战,是生死之战,不得不打。现在,可朱浑已然受创,没有了再进犯的可能。宝贵的战力,自然不宜再在这里浪费。必须尽早抽身,考虑自己的前程。
借着此次大胜,呼延部与俟奴部整合翠屏山以东诸部落,再无阻碍,非常顺利。而黄顺,在董祀的串联下,收拢的部落丝毫不少于呼延部和俟奴部。而且,最为关键的,十之**的汉民,都踊跃归属,听命于黄顺。
诸般细务,祖渊、蔡琰、董祀已有成规,按部就班即可。与呼延部和俟奴部的关系,有黄顺在,一切好说话。
现在,需要黄顺尽快做出决策的,是如何取得自己第一座城池,站稳脚跟的问题。
方向已经有了,是尚处于韩遂控制中的榆林城。多亏蔡琰对边事的熟悉,让黄顺得以在众多选择中,最终选定了榆林古城作为自己的第一座目标城池。
榆林镇截河套之冲,固延绥之守。自镇以北,皆战国时云中、九原地。是中原与北胡必争之地。匈奴与战国赵氏之间,此地数次易手,后来蒙恬斥逐匈奴,收河南地,为四十四县,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辽东,延袤万余里。又渡河据阴山,逶迤而北,谓其地为新秦。自此匈奴不振。
汉主父偃曾言:榆林镇河南地肥饶,外阻河,蒙恬城之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备边之本也。
汉在此筑西河、上郡、朔方等军事重镇,震慑诸胡,保境安民。后来,中原战乱,三镇荒废,只有榆林城尚存。
只要夺占榆林城,便可在周边陆续修复防御,建立起广纵深的防御体系。而且,榆林土地肥沃,足以支撑数万大军用度。是绝佳的用武之地。
最为关键的,榆林城现在为韩遂所控制。黄顺不敢得罪曹操,不愿得罪马超,对这个韩遂,黄顺却没什么畏惧。趁着韩遂的主力,都集中在潼关,与马超一起抗击曹操,黄顺正好趁虚而入,拿下榆林。
目的地有了,打什么旗号去,就是必须要解决的大问题。黄顺不想过于张扬,更不愿引起曹操的注意,所以,以襄阳黄氏的名义占领榆林,是绝对不妥的。
这个问题,祖渊和程瑶分别想出了解决办法。
祖渊的意见是,扶持呼延辽为名义上的主子,率领大军,攻占榆林城。把榆林城收归呼延氏。这样,黄顺就没有暴露的危险。
至于以后,祖渊的如意算盘是,呼延康为黄顺生的儿女,肯定姓呼延。就让黄顺与呼延康的儿子,为榆林之主,顺理成章。
在祖渊看来,说服呼延辽扛起这杆大旗,没有问题;说服他接受后面的安排,也不是难事。这样,榆林城实际上,仍在黄顺的控制之下。既得了实惠,又免去了过早暴露野心,与曹氏交恶,两全其美。
相比于祖渊的谋划,程瑶的想法更为大胆,简直是天马行空,无所顾忌。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