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品小说网 > 红楼之清和县主 > 100、再议婚事

100、再议婚事

作者:花气薰人欲破禅返回目录加入书签投票推荐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待商铎命人换过了一壶太平猴魁后, 才坐下道:“不过你这茶预备的也没错。我这心里的火实在是蹭蹭的往上冒。”

    “打我十岁入宫,陪当时还是皇子的皇上读书, 到今日为止,这三十年加起来太上皇斥我的话,都没有这二十天来的多。”

    “且老圣人骂我的那些话实在难听, 就差赏我块墓碑, 上头刻着‘奸臣误国英雄死, 千古遗碑夕照明’了。”

    林如海起先还只听着他的抱怨, 后来听他说的不像, 便打断道:“你好歹也有些忌讳, 怎么倒拿自己跟秦桧做比。”

    这两句正出自钱时所做《东松庵观岳武穆遗碑》,商铎这话说的实在不吉利。

    商铎冷笑道:“你以为呢,现太上皇心中,我跟秦桧也差不离了。这也罢了, 但他甄应嘉也配跟岳将军相提并论?”

    “他的罪过罄竹难书, 我却成了老圣人口中的党同伐异, 排除异己。他倒是可怜的忠臣一般。”

    林如海作为重臣,自然也知晓南安郡王上的折子, 其中甄应嘉之过失,比冯典仪所说更重。

    真可谓社稷之罪臣。

    于是林如海只冷冷道:“他万死难辞其咎!”

    商铎转了转手里的茶杯:“我还没问呢,今儿老圣人召你作甚?”

    见林如海踟蹰,商铎就知道没什么好事,于是同情中又带了一些安慰:人总是不希望只有自己倒霉的。

    要有个难兄难弟,心理上就会好过许多。

    林如海开口道:“太上皇提点我:蓬生麻中, 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商铎:……合着还是在骂我,提点林如海不要近墨者黑。

    心中不由腹诽:就您这糊涂样子,凭什么你是麻田,我是涅地,正应该倒过来好不好。

    林如海为他添了一杯茶:“你说有要事相谈,也不光为了老圣人之事吧。”

    说来可怜,商铎近来已经被太上皇骂的麻木了,这些都不值得他百忙之中抽出功夫来吐槽。

    他唯一庆幸的就是太上皇半身不遂,爬不起来,不能上朝当着满朝文武骂他。

    只能在自己宫里发火,起码保住了他这个宰相的尊严。

    商铎点头,肃然了神色道:“过两天就是三月了。”

    林如海的手略微一顿。

    “三月三上巳节,乃是令千金的及笄礼。”

    “上回还是闽南事发前,我劝你同意咱们两府尽快将婚事办了。”

    “然今时不同往日,你也见到了,太上皇现在视我如奸臣贼党一般。”

    “这会子咱们两府赶着完亲,太上皇必然会连你一起恼恨。那就不是一句‘与之俱黑’的斥责能轻轻揭过的了。”

    “且我现在虽则还做着宰相,也是皇上力保的缘故。哪日太上皇真的发狠,别说这相国了,只怕削了我的侯爵也未可知。”

    商铎说起这个倒不担忧。

    哪怕他被停职削爵,也是暂时的。

    以太上皇的身子骨,往多里说两年,往少里说几个月,到时候皇上全然亲政,肯定会再给他如数加封回来的。

    只是这个时间点太糟了。

    “偏生这一两年间我们家不稳——万一婚事走了一半,我却出了事,被老圣人削成了白身,就太委屈令千金了。”

    “只怕连宫里皇后娘娘也不能欢喜。”

    皇后待黛玉如亲女一般,费心替她谋得了县主之位,结果到出嫁了,忽然夫家出事,哪里能展颜。

    许多侯府才能用的礼制,无爵之家当然不能用。

    正如商户之家,再富贵许多衣料首饰都是不能上身的。

    便是诰命可以日后再加封,这大婚礼仪的遗憾却是弥补不了。

    林如海默然。

    他唯有黛玉一个女儿,当然想她事事如意圆满。

    本来这及笄礼就因太上皇的病而简薄了许多,但到底有太后皇后和亲王妃到场,以尊贵补足了器物上的简约。

    可这大婚之事,却是谁都弥补不了的。

    林如海沉默半晌问道:“驰儿的意思呢?”

    商铎摆手:“驰儿?他恨不得明儿就大婚才好呢。你可知他为令千金的及笄礼之贺物,准备了整整一年。”

    “我们府上的库房叫他从头到尾翻了一遍也就算了,他还将主意打到了太后娘娘那里。还向娘娘求了御赐之物。”

    林如海听了心中满意,然面上却说:“难为他费心了,倒不必这样兴师动众的。”

    商铎叹道:“唉,偏生是好事多磨。说句实话,我们府上当然想尽早完亲,毕竟驰儿可不小了。”

    “但正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何况是你的女儿。这几年我也知道,许多人家都来你这里提过婚事。你肯将爱女许之,我们府上必得珍而重之。”

    “本想着让令千金风风光光进我们家门,谁料得如今这个情形。”

    然后又忍不住开始痛恨甄应嘉:“等他被押回京城,我要亲自往刑部去抽他一顿。”

    林如海知道他是说得出做得到的,连忙劝道:“滥用私刑,你还怕太上皇不找你的麻烦吗!”

    商铎摆手:“没事,皇上也要去。”

    林如海:……

    商铎看了看时辰:“我也得回去了。现在还叫骏儿在那里给我抄折子呢。”

    “此事你好好想想,若是怕令千金委屈了,我便去求皇上,册封县主后暂且不要指婚,再等等罢。”

    林如海起身相送:“待我想一想,后日给你个答复。”

    两人走至外间,却见商驰的座位空着,林如海奇道:“子承呢?”

    商铎顾左右而言他,直接告辞离去。

    还是另一位侍郎可怜兮兮道:“侯爷给商侍郎放了假。”

    也就是说他今晚一个人要干两个人的活。

    林如海有些无奈,商驰素来循规蹈矩从不迟到早退。定是商铎假借自己的名义,直接打发儿子走了。

    只得安慰那位侍郎道:“不必苦熬,注意身子要紧。好在如今军需都厘得差不多了,明日休沐,只留下坐值的,旁人都回去好生歇一歇吧。”

    大家听说有假可放,俱是精神一震,重新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加班中。

    且说次日不但是林如海休沐,也是黛玉出宫的日子。

    父女两个也有几日未见了,林如海便特意命人做了些女儿爱吃的菜。

    寂然饭毕,林如海便将女儿叫到书房,温言道:“过几日便是你的及笄礼了,一切礼仪可都娴熟了?”

    黛玉笑道:“皇后娘娘请了积年的老嬷嬷仔细教导,现都已练熟了。且那日处处都有人引导,女儿只听着便是。”

    林如海不由道:“若你母亲还在,那日不知该有多高兴。且咱们府上许多事也不必你处处操心,连女儿家未出嫁的这几年轻松日子,也通不得闲。”

    黛玉禁不住眼眶一热。

    “女儿常在宫中,不能承欢膝下。若是母亲还在,父亲回府也不必冷冷清清的了。”

    林如海叹道:“待你出嫁后,这府上便只有我一人了。”

    黛玉见父亲略有些寥落之意,忙道:“子承哥哥说过,咱们两府这样近,我想回家就叫人套了马车,立时就能回来的。”

    林如海颌首:“子承确实是个好孩子。”

    这两年来,商驰在林如海跟前,何止是一个女婿半个儿,根本就像亲子一样孝顺。

    老丈人看女婿也是越看越顺眼。

    且主要是对比出效果——这两年贾琏不在京中,宁荣二府又不想断了跟林家的亲戚情分,于是三节两寿都派出贾珍父子和贾宝玉亲自上门送礼拜见。

    林如海一年到头见得最多的子侄辈,就是这三个。

    要是纨绔也有比试的话,贾珍父子肯定能高中一甲。

    他们父子面上看着都人五人六的,然背地里做的全都是不堪的勾当。

    林如海位高权重,自然各方消息都知道些。

    荣国府也罢了,顶多仗着贵妃娘娘猖狂逾越些。

    可宁国府做的那些事儿,林如海当真是听了都嫌脏耳朵。怪不得人人说宁国府只有门口那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

    别的不说,就尤氏姐妹进了宁国府此事,在京中都是有名的花边新闻。

    以至于林如海每回思念亡妻,刚升起一点照顾贾家的念头,只要想想贾珍父子的作为,就会当场摁灭自己这个想法。

    让这两个货色一比,林如海看贾宝玉都觉得形象顺眼起来。

    更别提看商驰了,当真是乘龙快婿。

    此时黛玉听父亲夸赞商驰,便略微垂首,唇边含笑,不再做声。

    林如海见女儿神色,不由叹道:“玉儿,爹爹这一生,许多憾事已然不可追悔。”

    “比如当年你母亲去了,父亲将你孤零零的送来京城,交给史太君,实在就是一桩大误。”

    黛玉见他伤感,忙起身为奉茶:“父亲当年也是担忧女儿。且母亲在世时,只说荣国府的好处,未成想……”

    贾敏做女儿家的时候,荣国公还在,正是贾家鼎盛之时。

    且贾母旁的不说,疼爱独女的心是一点不假,所以贾敏自然觉得娘家无处不好。

    以至于误导了林如海,放心的就将黛玉送了过去,之后得知真相才悔之不迭。

    林如海接过女儿奉上的茶:“那时你还小,凡事我都自作主张替你安排了。现今你也大了,有件事,我倒要问问你自己的主意。”

    黛玉听林如海说的郑重,也就抬头细听。

    其实自打回京,林如海却是一直十分尊重女儿的想法。

    毕竟从小他就将黛玉充作男儿一样悉心教养,连先生都得请中了进士的人来做,知道女儿见识眼界不俗。

    当日保宁侯府提亲,林如海也是私下问过了女儿,知她并不反对,才应了商家的求亲。

    于是他只将昨夜保宁侯的话,都告诉了黛玉。

    然后静等黛玉沉思半晌,才道:“你年方及笄,本朝女儿十七八出嫁的尽有,等两年也无妨。且他们家先提出此事,咱们也不算是失信于保宁侯府。”

    “此事你觉得该当如何?”

    黛玉心道:她与商婵婵也算是同病相怜了,这些时日婚事都起了波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