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七章 用笔画出来的龙袍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杨泽一声令下,整个燕军大营立即就行动了起来,虽然兵将们对于为什么天还没有亮就出兵,都大感不解,可是既然这时候出兵,那就代表肯定出事了,这点兵将们倒是都明白的,所以就算是被从帐篷里叫出来,倒也没有谁会傻乎乎的抱怨,都是上司让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还没等到天亮,第一队的燕兵便出发了,后续的兵将也都列队,开始一队又一队的开出大营,往太原进发。
不过,燕军的大队却是不可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奔到太原城下的,就算是再怎么狂奔也不行,大队行进,和单个信使奔驰,还是有区别的,但从时间上估计,当天晚上一定能到,只不过那个时候,军队还有没有战斗力,那就另当别论了。
杨泽在让亲兵收拾好了大帐中的必需之物后,也随军出发,他坐在马背上就不停地想着,自己的计划还有没有漏洞,会不会失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一旦出了意外之后,那么补救的方法是什么,这些都要想清楚,如果不想清楚,那么后果可是不敢想像了。
杨泽带着大军行进,暂且不提,且说太原城。
天光大亮,李重九穿上了一身赶制出来的龙袍,龙袍实在简陋了些,因为绣工们来不及把龙纹绣完全了,只好用笔在龙袍上把龙画完全了,彩色的颜料虽然也很好看,但上面的龙总是不及绣出来的那么好看,总么看怎么别扭。
李重九看着龙袍,心想:怎么感觉象是把年画给穿在身上似的,我这龙袍也太差了,要不然我不穿了吧
吴有仁也换上了一身新的官服,他的官服倒是好找,毕竟太原城里有不少的大小皇族。他穿的是正二品的官服,这个品阶的文官官服,城里倒是真的有好几件,随便拿出一件,他穿着都挺合身的。
吴有仁看到了李重九脸上的不满情绪,心中暗道:都什么时候了,还管衣服好不好看,又不是女子,这么在意衣服干嘛嗯,他可能心思比较细腻吧唉。要不然也不会出这么多的事
吴有仁说道:皇上,这龙袍虽然粗糙了些,但远看无妨,没人能分得出来是绣的还是画的,皇上倒是不必为此着恼,等咱们回了长安,那么多做几件龙袍便是
想了想,他又道:到时皇上可以自行设计出龙袍的样子,让裁缝去做。便如先女皇那般,自己设计龙袍,自己穿,与所有皇帝的都不同
独孤女皇因为是第一个女皇。当然没有她能穿的龙袍,她也只能自己设计,其实仍旧是大同小异,只是把男式的龙袍。改成了女式的而已。
可李重九听了这话,却是大感高兴,他道:不错。这个却真是不着急的事,等回了长安,那就什么都好说了
吴有仁见他不再纠结龙袍的事,便道:皇上,现在咱们便去前面吧,在留守府的大堂里,皇上接受了文臣武将的欢呼之后,便即把登基诏书公布天下,这事儿便就算成了,只要名位已定,那么咱们再起兵回长安,事情便会顺利很多。
事际上,真正的登基,还有拥兵回长安,都不可能这么简单的,象唐朝的李世民进行玄武门之变,宋太祖赵匡胤进行的陈桥兵变,那都是有特殊的历史条件的,都是事先要篡位的人铺垫了好久,最后就才踢的那临门一脚,哪可能说登基就登基,说带着大兵去京师,就真的能成功啦
当然,这里是大方帝国,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吴有仁并不晓得太多的篡位之术,而且,更重要的是杨泽给他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那就是简化登基大典,而且还是立了一个只当了两天时间的女皇菜菜,而杨泽主要依靠的就是武力,所以这样就造成了一种错觉,让吴有仁以为只要控制住了军队,那想扶谁登基就扶谁登基,没人敢反对的
吴有仁坚信,只要金乌军控制了太原的军队,那么李重九登基,谁还敢反对就算是长安那边派兵来镇压,那么也得是好几天之后,甚至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而且吴有仁还认为,如果长安得知了杨泽已死,这个消息足可以把皇宫里的皇帝和皇后,还有万岁公主菜菜,给直接吓得六神无主,派兵来太原那就会更慢,而他护着李重九先行带兵杀向长安,说不定打一个措手不及,还真能攻下长安呢
跟着李重九往大堂那边走,吴有仁忽然轻轻叹了口气,心想:如果万岁公主得知了杨泽的死询,她要是能自杀殉夫,那就实在是太好了,那就什么事都不用费了,皇帝和皇后也只能当太上皇和皇太后了,谁让他们只有李重九这一个儿子呢
吴有仁看了眼前面走着的李重九,还是独生子好啊,就这么一个儿子,皇位不给他也不行啊
到了留守府的大堂之后,就见大堂里面早就站满了人,而且院子里面也都是人,几乎太原城里所有能上得了台面的人都来了,尤其是大小皇族成员,一个不落,都来了,就连李秣封这个倒霉蛋儿,也来了,而且他还拼命地挤到了大堂里面,虽然只是站在门口,后面就是门坎儿了,可终究也是在大堂里啊,比站在院子里面要强。
李重九一到,就听太原的官员们一起叫道:皇上万岁
说着话,他们全都跪了下来,满满登登的跪得遍地都是,他们又一起叫了起来: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重九走到大椅之前,坐了下来,吴有仁取出他写好的登基诏书,大声宣读,诏书并没有什么新花样儿,还是陈词滥调一番,基本上每个皇帝登基,都是这么一套说辞。
等宣读完了诏书,吴有仁说道:今日大典,本应大赦天下。并封赏各位有功之臣,但皇上有旨,封赏之爵位,以及日后朝中之官位,要看各位在击败燕军之战中的表现了。
李重九点了点头,说道:各位的拥立之功,每人都爵位升一级,至于能不能升到更高的爵位,获得更好的官位,那就要看各位爱卿的表现了。
事实上。对于登基大典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封有功之臣,哪怕是正常即位的皇帝,那种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直接登基的大典,再怎么没有有功之臣,可新皇帝也要给大臣们一点好处,打个比方说给三朝元老一个荣誉称号,诸如此类的。这样做属于惯例了,主要是能让大臣们尽快地归心,团结在新皇帝的跟前,好好地效力而已。
如果是非正常即位的。比如象菜菜还有李晏,还有现在的李重九,都属于不是正常帝位交接的,那么就更要大封有功之臣了。虽然在场的大小爵爷,还有太原的一众官员都没啥功劳,可也得意思意思。这样才能让大家在即将到来的燕军前,好好地战斗一番嘛
可现在变成了,大家要好好立功,只有立了功,新皇帝才会封赏大家,要是面对一群有的少青中年,那没准这招挺好使,比方说对李秣封说这种话,那李秣封肯定要努力地去立功,可惜李秣封刚刚被严重打击过。
但现在李重九面对的是一群只想占便宜,只需要立个从龙之功的大小爵爷和底层官僚,他们对于立功并不感兴趣,那么这招就不怎么太好使了。
大堂里和院子里满满登登的人都是大感失望,他们可都听说过,杨泽在万岁公主登基的那时候,那可是大封群臣,不管有功没功,只要能跑到太极殿,能抢到个落脚的地方,杨泽就非常大方地给个赏赐,这还不算,就连那些武将的儿孙也能得个爵位,甚至就连宫里的老太监,都能混个侯爵当当
可到了他们这里,却是先要让大家去立个功,然后再回来受赏,大小爵爷们岂有不失望之理,要是他们有本事立功啥的,他们能窝窝囊囊地活这么多年么
不过,虽然大小爵爷们失望,可他们的儿孙,有一小部份却都挺兴奋的,他们和李秣封一样,都渴望着能立些功劳,然后给自己以后的仕途增加点光采和本钱。
可大堂的边上,李秣封却撇了撇嘴,又想要骗人了,自己立的功劳还小吗可得到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得到啊,如果说有功劳才能受封赏,那么自己先前立了功劳,既然如此,现在就应该给自己封赏啊,为什么还没有
所以,对于李重九和吴有仁的话,李秣封全当他们放屁,呸一下就好了,他可不打算再给李重九卖命了,相反,如果燕军那边要占了上风,他甚至还想投过去,万岁公主对大臣们,还算是很大方的吧
吴有仁对着大小爵爷和官员们道:过不了几天,燕军就会到达太原城外,咱们没有几天可以准备的了,不过,皇上却有办法,让燕军阵前大乱,等燕军崩溃,兵将逃散之际,各位便随皇上出太原,拥大军去往长安
他用非常激昂的语调说完了这番话,可下面的大小爵爷和官员们却谁都不吱声,答应之声更是寥寥,一个站得比较近的爵爷甚至小声问道:是在燕军崩溃,兵将逃散之际
吴有仁看了他一眼,心想: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可随即他哦了一声,这才明白过来,心中大骂这帮家伙胆小,真不知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他只好改口道:你听错了,本官是说等燕军崩溃,兵将逃散之后,不是之际
其实,他刚才说的就是之际,而不是之后,只有之际,太原大军出城,那时才可能对燕军溃兵进行追杀,借此大胜以便提升士气,一鼓作气杀回长安,夺取皇位。
可现在却变成了之后,那就不可能提升士气了,甚至会让太原兵将们有种,只有敌人完全逃走了,我们才能出去,要不然会被打败,我们是连溃兵都打不过的呀,兵将们会有这种想法。
听吴有仁被迫改了说词,这个爵爷才松了口气,而大堂内的大小爵爷们也都跟着松了口气,甚至院子里的大小官员们也都松了口气。
面对这些贪生怕死,却总是想着占便宜的大臣,李重九当真是无可奈何,如果不是再也找不到支持者了,他才不想要这帮家伙呢
吴有仁也是心中叹气,他道:各位同僚,现在就请各位同僚去城中,向百姓们宣布吾皇登基之事。另,多派人手,保护百姓的安全,以免百姓听到吾皇登基之事,过于激动,再引发前些时候发生的受伤之事
他说的受伤之事,指的百姓们争抢金钱那事,今天也要来一场大撒金钱的盛事,以便得到百姓们的支持,毕竟太原就等于是李重九的根据地了,这一方百姓们的支持,那就变得无比重要了,以后的兵源,还有财政收入,这里都是对李重九的重要支持,谁知去长安夺权能不能很快成功呢,要是拖上一两个月,钱财流水般的花出,那太原这块根据就至关重要了。
大小爵爷和官员们立即答应,又山呼了一遍万万岁,便都出了留守府,该干嘛干嘛去了。
李重九坐在椅子上,他也感觉有点失落,这场登基大典,未免太过草率,虽然是因为事发仓促,但实在是太过简单了,什么气势都没有,甚至连奏乐都省了,这几乎都称不上是一场登基大典,只能说是宣布一下,他李重九自立为帝了。
李重九想了想,对吴有仁说道:吴爱卿,你看祭祖的事,是放在打败燕军之后,还是今天呢
对于皇帝登基这种大事,如果不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不向祖宗说一声,那就算是不合法,所以李重九对这个还是很在意的。
吴有仁微微一皱眉头,祭祀这种大事是绝对不能避开的,好在太原是大方帝国龙兴之地,李家祖庙就在太原,祭祀是没什么问题的,甚至要比长安都方便举行。
对于皇帝的合法性,这个万万马虎不得,吴有仁咬了咬牙,道:等大臣们向百姓宣告皇上登基之后,便由皇上带着文臣武将,还有一众城中宿老,咱们便去祖庙祭祀祖先吧,只要行动快一些,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燕军没法这么快就到
李重九微笑着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虽然祖庙是在城外,可是如果行动得快一些,趁着燕军还没到,就把祭祀的事情给办好了,那还应该是没什么危险的。
一刻不祭祖,一刻心里就不踏实啊未完待续。。
杨泽一声令下,整个燕军大营立即就行动了起来,虽然兵将们对于为什么天还没有亮就出兵,都大感不解,可是既然这时候出兵,那就代表肯定出事了,这点兵将们倒是都明白的,所以就算是被从帐篷里叫出来,倒也没有谁会傻乎乎的抱怨,都是上司让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
还没等到天亮,第一队的燕兵便出发了,后续的兵将也都列队,开始一队又一队的开出大营,往太原进发。
不过,燕军的大队却是不可能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就奔到太原城下的,就算是再怎么狂奔也不行,大队行进,和单个信使奔驰,还是有区别的,但从时间上估计,当天晚上一定能到,只不过那个时候,军队还有没有战斗力,那就另当别论了。
杨泽在让亲兵收拾好了大帐中的必需之物后,也随军出发,他坐在马背上就不停地想着,自己的计划还有没有漏洞,会不会失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如果一旦出了意外之后,那么补救的方法是什么,这些都要想清楚,如果不想清楚,那么后果可是不敢想像了。
杨泽带着大军行进,暂且不提,且说太原城。
天光大亮,李重九穿上了一身赶制出来的龙袍,龙袍实在简陋了些,因为绣工们来不及把龙纹绣完全了,只好用笔在龙袍上把龙画完全了,彩色的颜料虽然也很好看,但上面的龙总是不及绣出来的那么好看,总么看怎么别扭。
李重九看着龙袍,心想:怎么感觉象是把年画给穿在身上似的,我这龙袍也太差了,要不然我不穿了吧
吴有仁也换上了一身新的官服,他的官服倒是好找,毕竟太原城里有不少的大小皇族。他穿的是正二品的官服,这个品阶的文官官服,城里倒是真的有好几件,随便拿出一件,他穿着都挺合身的。
吴有仁看到了李重九脸上的不满情绪,心中暗道:都什么时候了,还管衣服好不好看,又不是女子,这么在意衣服干嘛嗯,他可能心思比较细腻吧唉。要不然也不会出这么多的事
吴有仁说道:皇上,这龙袍虽然粗糙了些,但远看无妨,没人能分得出来是绣的还是画的,皇上倒是不必为此着恼,等咱们回了长安,那么多做几件龙袍便是
想了想,他又道:到时皇上可以自行设计出龙袍的样子,让裁缝去做。便如先女皇那般,自己设计龙袍,自己穿,与所有皇帝的都不同
独孤女皇因为是第一个女皇。当然没有她能穿的龙袍,她也只能自己设计,其实仍旧是大同小异,只是把男式的龙袍。改成了女式的而已。
可李重九听了这话,却是大感高兴,他道:不错。这个却真是不着急的事,等回了长安,那就什么都好说了
吴有仁见他不再纠结龙袍的事,便道:皇上,现在咱们便去前面吧,在留守府的大堂里,皇上接受了文臣武将的欢呼之后,便即把登基诏书公布天下,这事儿便就算成了,只要名位已定,那么咱们再起兵回长安,事情便会顺利很多。
事际上,真正的登基,还有拥兵回长安,都不可能这么简单的,象唐朝的李世民进行玄武门之变,宋太祖赵匡胤进行的陈桥兵变,那都是有特殊的历史条件的,都是事先要篡位的人铺垫了好久,最后就才踢的那临门一脚,哪可能说登基就登基,说带着大兵去京师,就真的能成功啦
当然,这里是大方帝国,不是唐朝,也不是宋朝,吴有仁并不晓得太多的篡位之术,而且,更重要的是杨泽给他树立了一个很不好的榜样,那就是简化登基大典,而且还是立了一个只当了两天时间的女皇菜菜,而杨泽主要依靠的就是武力,所以这样就造成了一种错觉,让吴有仁以为只要控制住了军队,那想扶谁登基就扶谁登基,没人敢反对的
吴有仁坚信,只要金乌军控制了太原的军队,那么李重九登基,谁还敢反对就算是长安那边派兵来镇压,那么也得是好几天之后,甚至是半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而且吴有仁还认为,如果长安得知了杨泽已死,这个消息足可以把皇宫里的皇帝和皇后,还有万岁公主菜菜,给直接吓得六神无主,派兵来太原那就会更慢,而他护着李重九先行带兵杀向长安,说不定打一个措手不及,还真能攻下长安呢
跟着李重九往大堂那边走,吴有仁忽然轻轻叹了口气,心想:如果万岁公主得知了杨泽的死询,她要是能自杀殉夫,那就实在是太好了,那就什么事都不用费了,皇帝和皇后也只能当太上皇和皇太后了,谁让他们只有李重九这一个儿子呢
吴有仁看了眼前面走着的李重九,还是独生子好啊,就这么一个儿子,皇位不给他也不行啊
到了留守府的大堂之后,就见大堂里面早就站满了人,而且院子里面也都是人,几乎太原城里所有能上得了台面的人都来了,尤其是大小皇族成员,一个不落,都来了,就连李秣封这个倒霉蛋儿,也来了,而且他还拼命地挤到了大堂里面,虽然只是站在门口,后面就是门坎儿了,可终究也是在大堂里啊,比站在院子里面要强。
李重九一到,就听太原的官员们一起叫道:皇上万岁
说着话,他们全都跪了下来,满满登登的跪得遍地都是,他们又一起叫了起来: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重九走到大椅之前,坐了下来,吴有仁取出他写好的登基诏书,大声宣读,诏书并没有什么新花样儿,还是陈词滥调一番,基本上每个皇帝登基,都是这么一套说辞。
等宣读完了诏书,吴有仁说道:今日大典,本应大赦天下。并封赏各位有功之臣,但皇上有旨,封赏之爵位,以及日后朝中之官位,要看各位在击败燕军之战中的表现了。
李重九点了点头,说道:各位的拥立之功,每人都爵位升一级,至于能不能升到更高的爵位,获得更好的官位,那就要看各位爱卿的表现了。
事实上。对于登基大典来讲,最重要的就是要大封有功之臣,哪怕是正常即位的皇帝,那种老皇帝死了,新皇帝直接登基的大典,再怎么没有有功之臣,可新皇帝也要给大臣们一点好处,打个比方说给三朝元老一个荣誉称号,诸如此类的。这样做属于惯例了,主要是能让大臣们尽快地归心,团结在新皇帝的跟前,好好地效力而已。
如果是非正常即位的。比如象菜菜还有李晏,还有现在的李重九,都属于不是正常帝位交接的,那么就更要大封有功之臣了。虽然在场的大小爵爷,还有太原的一众官员都没啥功劳,可也得意思意思。这样才能让大家在即将到来的燕军前,好好地战斗一番嘛
可现在变成了,大家要好好立功,只有立了功,新皇帝才会封赏大家,要是面对一群有的少青中年,那没准这招挺好使,比方说对李秣封说这种话,那李秣封肯定要努力地去立功,可惜李秣封刚刚被严重打击过。
但现在李重九面对的是一群只想占便宜,只需要立个从龙之功的大小爵爷和底层官僚,他们对于立功并不感兴趣,那么这招就不怎么太好使了。
大堂里和院子里满满登登的人都是大感失望,他们可都听说过,杨泽在万岁公主登基的那时候,那可是大封群臣,不管有功没功,只要能跑到太极殿,能抢到个落脚的地方,杨泽就非常大方地给个赏赐,这还不算,就连那些武将的儿孙也能得个爵位,甚至就连宫里的老太监,都能混个侯爵当当
可到了他们这里,却是先要让大家去立个功,然后再回来受赏,大小爵爷们岂有不失望之理,要是他们有本事立功啥的,他们能窝窝囊囊地活这么多年么
不过,虽然大小爵爷们失望,可他们的儿孙,有一小部份却都挺兴奋的,他们和李秣封一样,都渴望着能立些功劳,然后给自己以后的仕途增加点光采和本钱。
可大堂的边上,李秣封却撇了撇嘴,又想要骗人了,自己立的功劳还小吗可得到了什么呢什么都没有得到啊,如果说有功劳才能受封赏,那么自己先前立了功劳,既然如此,现在就应该给自己封赏啊,为什么还没有
所以,对于李重九和吴有仁的话,李秣封全当他们放屁,呸一下就好了,他可不打算再给李重九卖命了,相反,如果燕军那边要占了上风,他甚至还想投过去,万岁公主对大臣们,还算是很大方的吧
吴有仁对着大小爵爷和官员们道:过不了几天,燕军就会到达太原城外,咱们没有几天可以准备的了,不过,皇上却有办法,让燕军阵前大乱,等燕军崩溃,兵将逃散之际,各位便随皇上出太原,拥大军去往长安
他用非常激昂的语调说完了这番话,可下面的大小爵爷和官员们却谁都不吱声,答应之声更是寥寥,一个站得比较近的爵爷甚至小声问道:是在燕军崩溃,兵将逃散之际
吴有仁看了他一眼,心想:我说的有什么不对吗可随即他哦了一声,这才明白过来,心中大骂这帮家伙胆小,真不知要这些东西有什么用,他只好改口道:你听错了,本官是说等燕军崩溃,兵将逃散之后,不是之际
其实,他刚才说的就是之际,而不是之后,只有之际,太原大军出城,那时才可能对燕军溃兵进行追杀,借此大胜以便提升士气,一鼓作气杀回长安,夺取皇位。
可现在却变成了之后,那就不可能提升士气了,甚至会让太原兵将们有种,只有敌人完全逃走了,我们才能出去,要不然会被打败,我们是连溃兵都打不过的呀,兵将们会有这种想法。
听吴有仁被迫改了说词,这个爵爷才松了口气,而大堂内的大小爵爷们也都跟着松了口气,甚至院子里的大小官员们也都松了口气。
面对这些贪生怕死,却总是想着占便宜的大臣,李重九当真是无可奈何,如果不是再也找不到支持者了,他才不想要这帮家伙呢
吴有仁也是心中叹气,他道:各位同僚,现在就请各位同僚去城中,向百姓们宣布吾皇登基之事。另,多派人手,保护百姓的安全,以免百姓听到吾皇登基之事,过于激动,再引发前些时候发生的受伤之事
他说的受伤之事,指的百姓们争抢金钱那事,今天也要来一场大撒金钱的盛事,以便得到百姓们的支持,毕竟太原就等于是李重九的根据地了,这一方百姓们的支持,那就变得无比重要了,以后的兵源,还有财政收入,这里都是对李重九的重要支持,谁知去长安夺权能不能很快成功呢,要是拖上一两个月,钱财流水般的花出,那太原这块根据就至关重要了。
大小爵爷和官员们立即答应,又山呼了一遍万万岁,便都出了留守府,该干嘛干嘛去了。
李重九坐在椅子上,他也感觉有点失落,这场登基大典,未免太过草率,虽然是因为事发仓促,但实在是太过简单了,什么气势都没有,甚至连奏乐都省了,这几乎都称不上是一场登基大典,只能说是宣布一下,他李重九自立为帝了。
李重九想了想,对吴有仁说道:吴爱卿,你看祭祖的事,是放在打败燕军之后,还是今天呢
对于皇帝登基这种大事,如果不举行祭祀祖先的仪式,不向祖宗说一声,那就算是不合法,所以李重九对这个还是很在意的。
吴有仁微微一皱眉头,祭祀这种大事是绝对不能避开的,好在太原是大方帝国龙兴之地,李家祖庙就在太原,祭祀是没什么问题的,甚至要比长安都方便举行。
对于皇帝的合法性,这个万万马虎不得,吴有仁咬了咬牙,道:等大臣们向百姓宣告皇上登基之后,便由皇上带着文臣武将,还有一众城中宿老,咱们便去祖庙祭祀祖先吧,只要行动快一些,应该不会有什么危险的,燕军没法这么快就到
李重九微笑着点了点头,他也是这么想的,虽然祖庙是在城外,可是如果行动得快一些,趁着燕军还没到,就把祭祀的事情给办好了,那还应该是没什么危险的。
一刻不祭祖,一刻心里就不踏实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