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东方已晓(三)两个孤独男人的对话(上)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刘若愚病倒了。
说起来今年刘若愚已经是五十六岁的人了,在这个年纪、这个时代病倒是很危险的。
平日里,刘若愚身负尼堪后院总管,还兼着礼部侍郎的位子,虽说有些不伦不类,不过在一切草就的大漠也很少有人关心这个(参考中行悦),何况刘若愚也很有自知之明,很少到院子外面去,久而久之,这礼部侍郎便成了一个虚职。
不过尼堪还是很感激刘若愚的,他经常在外面巡视,呼伦城几乎都在刘若愚的有效掌控中。
听说刘若愚病倒了,尼堪心里一动,他从后院来到了第三进。
没想到他这一见,竟对他今后的施政、治国理念最终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至今日,在呼伦城,身为掌控几乎整个漠北林中之地的大汗,再在一个四进的院落居住实在有些不方便,不过尼堪也并未打算大兴宫殿,只不过在如今的四进院落的后面以及两侧各加了一些院落。
这样一来,相当于是三座八进的的院落连在一起,在院落的外侧加了一道高约三丈、宽约一丈的石制围墙,围墙有南北两门,分别为安北门、定南门。
而在这三座八进连在一起的院子里,每一座的进深都是八进,最中间那一座中间的四进便是尼堪及其后妃门居住之处,也就是第三到第六进,而刘若愚则带着一些下人住在东西两侧那两座八进院落。
中间这四进院落的外围也有一道围墙,不过并没有建成像外围那样的模样,高也就是两丈,宽约三尺,勉强能站上一人而已。
内宫,这是瀚海国的人对这四进院落的说法,正式称呼则是内院。
内院没有开设南北两门,而是在东西两侧开了两道小门。
如此一来,就算有敌人从南北两侧攻进来,他还需要从东西两侧绕到内宫,多少是一个掣肘,在平时也方便像刘若愚、王文慧这样的人出入。
尼堪办公的地方则是在东西两侧那两座八进的院落,一般来说,政事他放在东边八进院落中间的四进(按照索伦人的传统,东边主暖,主政事),兵事则放在西边八进院落中间的四间(西边主冷,主兵事),另外的院落则是各部衙门以及尼堪的护卫居住、训练的地方。
东院、西院原本是它们的名字,后来在刘若愚的建议下,东边的院落改称“勤政院”,西边的院落称为“武德院”。
眼下尼堪来到的地方便是勤政院靠近内宫的一间偏房。
君臣见面的细节就不赘述了,以下是尼堪与刘若愚的对话,这些对话被跟着尼堪的王文慧一字不落的记录了下来,史称“勤政院问对”,在瀚海国的历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
“老刘,好些没,可找李时秀过来瞧过?”
“大汗,瞧过了,受了些风寒,想来是年纪大了,这好起来也不容易”
“无妨,你就安心在这里养病,内院有文慧呢”
“多谢大汗”
“对了,你以前写的那个《酌中志》完工没有?”
“回禀大汗,没有,不但如此,我还将以前写的全烧了”
“哦?这是为何?”
“大汗,按照您一向对我等的教诲,写这些个东西完全没有,嗯,‘意义’,最近卧病在床,我倒是在其它方面做了一些个思索,原本想等到病好了再向大汗禀告,既然大汗过来了,不知……”
“但说无妨”
“大汗,不是若愚多嘴,这光景,大汗应该正式建国、称帝了”
“嗯,这件事情本汗倒是有一些考虑,不过在这之前有许多事情尚未考虑清楚,既然你提起了此事,不妨说来听听”
“大汗,您可知如今瀚海国名下有多少丁口?”
“自然知晓,户部每一年年底都会更新数字,截止到去年年底,应该是一百三十万左右”
“那大汗可知具体的构成?”
“大致了解”
“大汗,这便是若愚今日想向您回禀的第一件事。这一百三十万中,汉人接近一百万,包括了大汗您在青山老河之战从建奴手里夺过来的两万人,如今已经繁衍到近五万人”
“来自朝鲜的汉人约莫二十万,至今已翻了一倍,达到了四十万”
“从山西、陕西、甘肃三地迁过的汉人也是二十万人左右,如今也是达到了四十万”
“加上新近从山东迁过来的二十万人,这便是一百零五万”
“大汗境内田地、粮食充足,再过五年,这一百万人再增加二十万孩童也无问题,那就是一百二十五万”
“大汗出身的索伦诸部如今加起来有约莫三万户,这里面包括了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三部,其中额尔古纳河以西之地有一万户左右,包括了原本就在尼布楚、赤塔、乌兰乌德三地游牧的十一部,一共有三千多户”
“温多部,加上所有的北山野人部落大概也是此数,三千多户”
“舍尔库特从大湖以西迁过的鄂温克部落相差仿佛,也是三千多户”
“这加起来就是一万户,五万人左右”
“额尔古纳河以东的索伦部落多一些,其中达斡尔部落最多,单独一部便占了近万户,主要以以前博木博果尔和巴尔达奇两人所辖的部落为主,加起来也是五万人左右”
“黑水中下游,刨除达斡尔人外,锡伯、黑斤、库尔喀、费亚喀等部落加起来也有近万户,也是五万人”
“也就是说,能算到索伦诸部里的全部加起来也就是三万户,十五万人”
“剩下来的十五万人主要是蒙古诸部以及一些小部落,包括从红山以东俘获的诸部,大约有五万人,绰克图的多罗特部,一万五千人,巴图尔的阿拉克卓特部,一万五千人”
“两部土默特,加起来约莫五万人”
“大河对岸的鄂尔多斯部落,两万人”
“这便是大的数字”
说到这里,尼堪大致明白了他想要说什么。
“索伦人在叶尼塞河流域、勒拿河流域、阿尔丹河流域还有很多,本汗不过并不打算将他们全部集中在某处罢了,这些人阿林阿曾经大致统计过,加起来也有一万户”
刘若愚点点头,“为何不将他们集中起来?”
尼堪说到:“大凡林中、草原部族,在崛起之时,多半奋发图强,人人争先,不过在打下偌大的地盘,称王称霸之后便很快衰落下来,何也?”
“原本天天练习骑射的,练得也少了,原本在林中狩猎的,基本也不需要了,偶尔出去打一下无非是调剂调剂,长此以往,等新的林中、草原部落崛起,这老部落就不是对手”
“鲜卑对匈奴,突厥对鲜卑,回鹘对突厥,契丹对回鹘,女真对契丹,蒙古对女真,如不是本汗崛起,建州对蒙古,莫不如是”
“那可有一劳永逸的法子?”
“大兴作坊是一个法子,让林中、草原之人之人继续保持原本的生活也是也是一个法子,不过这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本汗也是为这事烦劳不已”
刘若愚眼睛一亮,他似乎有些明白尼堪的意思了,“大汗您让叶尼塞河流域、勒拿河流域、阿尔丹河流域、黑龙江下游的索伦人继续在林中狩猎,便是为了让他们保持尚武的传统?”
尼堪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索伦人丁口本来就单薄,若是全部来到城池、草原,恐怕不出二十年,他们的战力就大打折扣了”
“那蒙古诸部?”
尼堪笑道:“你这几日不是在思虑这些事嘛,可否说来听听”
“是,大汗,微臣所虑者与大汗几乎相同,刚才索伦诸部您说过了,如今便来说着蒙古诸部”
“大汗,有两个法子”
“其一,将一部分蒙古人,主要是家里有孩童在各级学校读书的集中在一起,收归官府直接管辖,或者直接在大的城池附近形成官营牧场,就像丰州的汉人牧场一样”
尼堪眼睛一亮,“将蒙古部落纳入博格拉部恐怕更合适一些,官营牧场好是好,就怕时间一长便懈怠了,大明官营牧场的下场你恐怕比本汗更加清楚”
“对了”,尼堪此时站了起来,“铁木真崛起后,真正属于蒙古部落的其实也不多,还有相当多的部落操着突厥语,不过最后都称为蒙古部落,就将他们纳入博格拉部”
“大汗”,刘若愚也挣扎着坐了起来,尼堪赶紧说道:“你这是何苦呢,躺着说话就是了”,不过还是在他后背塞了一个枕头。
“大汗,像这样的蒙古部落也不能抽调太多,以防引起反弹,微臣以为,以三成为佳”
“嗯,就依你”
“好了,大汗,微臣刚才禀告数字时并没有将新近加入的科尔沁、扎鲁特、奈曼、敖汉等加入,这些部落也有好几万人,孩童也没有开始上学,就不能如此行事了,将来的喀尔喀、卫拉特等也是如此”
“你的意思?”
“大汗,不知您听说过契丹的南院北院没有?”
“你的意思是…还剩下来的牧户仿照契丹的规制,设置单独衙门管辖他们?”
“是的,不过若是还像以前那样管理恐怕不行,微臣的意思,如今您的长子也五岁了,需要一个称号了,若还是草原的规制,那也得是一个小汗,按照中原的规矩,就得封亲王了”
“目前博格拉部由额腾翼来打理不是不行,不过如今您的博格拉部几乎占了整个索伦部落的三成,以额腾翼的威望还是欠缺一些,微臣的意思,让两位国丈之一出面打理,辅佐皇长子统领博格拉部”
“皇长子同时兼领北院大王,统领其它草原部落”
“这之后,大汗的麾下有一直保持战斗力的草原部落、博格拉部、汉人牧户,任何一部想要单独做大都不容易……”
“何况,微臣来到这漠北也有几年了,根据微臣的了解、揣摩,无论是林中还是草原,他们还真服这一套,假如按照中原规制来打理,终究是有诸多不便,大汗,古人定下的规制虽有些局限,但自有它的独到之处”
“呵呵,有了北院,那南院也就呼之欲出了吧”
“大汗,如今瀚海国境内已经以汉人为主了,还有单独的汉人骑兵,一切按照中原规制来办就行了,这南院还是由大汗亲自管着较好,平素设置丞相那样的职位就行了”
“好你个刘若愚,不是说不做中行悦吗?”
“大汗,微臣有罪”,刘若愚心里一凛,以为触犯了尼堪的逆鳞,挣扎着想下地跪倒。
“哈哈哈”,尼堪将他按住了,“你不是中行悦,你是张宾!好好好,接着聊”
刘若愚病倒了。
说起来今年刘若愚已经是五十六岁的人了,在这个年纪、这个时代病倒是很危险的。
平日里,刘若愚身负尼堪后院总管,还兼着礼部侍郎的位子,虽说有些不伦不类,不过在一切草就的大漠也很少有人关心这个(参考中行悦),何况刘若愚也很有自知之明,很少到院子外面去,久而久之,这礼部侍郎便成了一个虚职。
不过尼堪还是很感激刘若愚的,他经常在外面巡视,呼伦城几乎都在刘若愚的有效掌控中。
听说刘若愚病倒了,尼堪心里一动,他从后院来到了第三进。
没想到他这一见,竟对他今后的施政、治国理念最终的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时至今日,在呼伦城,身为掌控几乎整个漠北林中之地的大汗,再在一个四进的院落居住实在有些不方便,不过尼堪也并未打算大兴宫殿,只不过在如今的四进院落的后面以及两侧各加了一些院落。
这样一来,相当于是三座八进的的院落连在一起,在院落的外侧加了一道高约三丈、宽约一丈的石制围墙,围墙有南北两门,分别为安北门、定南门。
而在这三座八进连在一起的院子里,每一座的进深都是八进,最中间那一座中间的四进便是尼堪及其后妃门居住之处,也就是第三到第六进,而刘若愚则带着一些下人住在东西两侧那两座八进院落。
中间这四进院落的外围也有一道围墙,不过并没有建成像外围那样的模样,高也就是两丈,宽约三尺,勉强能站上一人而已。
内宫,这是瀚海国的人对这四进院落的说法,正式称呼则是内院。
内院没有开设南北两门,而是在东西两侧开了两道小门。
如此一来,就算有敌人从南北两侧攻进来,他还需要从东西两侧绕到内宫,多少是一个掣肘,在平时也方便像刘若愚、王文慧这样的人出入。
尼堪办公的地方则是在东西两侧那两座八进的院落,一般来说,政事他放在东边八进院落中间的四进(按照索伦人的传统,东边主暖,主政事),兵事则放在西边八进院落中间的四间(西边主冷,主兵事),另外的院落则是各部衙门以及尼堪的护卫居住、训练的地方。
东院、西院原本是它们的名字,后来在刘若愚的建议下,东边的院落改称“勤政院”,西边的院落称为“武德院”。
眼下尼堪来到的地方便是勤政院靠近内宫的一间偏房。
君臣见面的细节就不赘述了,以下是尼堪与刘若愚的对话,这些对话被跟着尼堪的王文慧一字不落的记录了下来,史称“勤政院问对”,在瀚海国的历史上占据特殊的地位。
“老刘,好些没,可找李时秀过来瞧过?”
“大汗,瞧过了,受了些风寒,想来是年纪大了,这好起来也不容易”
“无妨,你就安心在这里养病,内院有文慧呢”
“多谢大汗”
“对了,你以前写的那个《酌中志》完工没有?”
“回禀大汗,没有,不但如此,我还将以前写的全烧了”
“哦?这是为何?”
“大汗,按照您一向对我等的教诲,写这些个东西完全没有,嗯,‘意义’,最近卧病在床,我倒是在其它方面做了一些个思索,原本想等到病好了再向大汗禀告,既然大汗过来了,不知……”
“但说无妨”
“大汗,不是若愚多嘴,这光景,大汗应该正式建国、称帝了”
“嗯,这件事情本汗倒是有一些考虑,不过在这之前有许多事情尚未考虑清楚,既然你提起了此事,不妨说来听听”
“大汗,您可知如今瀚海国名下有多少丁口?”
“自然知晓,户部每一年年底都会更新数字,截止到去年年底,应该是一百三十万左右”
“那大汗可知具体的构成?”
“大致了解”
“大汗,这便是若愚今日想向您回禀的第一件事。这一百三十万中,汉人接近一百万,包括了大汗您在青山老河之战从建奴手里夺过来的两万人,如今已经繁衍到近五万人”
“来自朝鲜的汉人约莫二十万,至今已翻了一倍,达到了四十万”
“从山西、陕西、甘肃三地迁过的汉人也是二十万人左右,如今也是达到了四十万”
“加上新近从山东迁过来的二十万人,这便是一百零五万”
“大汗境内田地、粮食充足,再过五年,这一百万人再增加二十万孩童也无问题,那就是一百二十五万”
“大汗出身的索伦诸部如今加起来有约莫三万户,这里面包括了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三部,其中额尔古纳河以西之地有一万户左右,包括了原本就在尼布楚、赤塔、乌兰乌德三地游牧的十一部,一共有三千多户”
“温多部,加上所有的北山野人部落大概也是此数,三千多户”
“舍尔库特从大湖以西迁过的鄂温克部落相差仿佛,也是三千多户”
“这加起来就是一万户,五万人左右”
“额尔古纳河以东的索伦部落多一些,其中达斡尔部落最多,单独一部便占了近万户,主要以以前博木博果尔和巴尔达奇两人所辖的部落为主,加起来也是五万人左右”
“黑水中下游,刨除达斡尔人外,锡伯、黑斤、库尔喀、费亚喀等部落加起来也有近万户,也是五万人”
“也就是说,能算到索伦诸部里的全部加起来也就是三万户,十五万人”
“剩下来的十五万人主要是蒙古诸部以及一些小部落,包括从红山以东俘获的诸部,大约有五万人,绰克图的多罗特部,一万五千人,巴图尔的阿拉克卓特部,一万五千人”
“两部土默特,加起来约莫五万人”
“大河对岸的鄂尔多斯部落,两万人”
“这便是大的数字”
说到这里,尼堪大致明白了他想要说什么。
“索伦人在叶尼塞河流域、勒拿河流域、阿尔丹河流域还有很多,本汗不过并不打算将他们全部集中在某处罢了,这些人阿林阿曾经大致统计过,加起来也有一万户”
刘若愚点点头,“为何不将他们集中起来?”
尼堪说到:“大凡林中、草原部族,在崛起之时,多半奋发图强,人人争先,不过在打下偌大的地盘,称王称霸之后便很快衰落下来,何也?”
“原本天天练习骑射的,练得也少了,原本在林中狩猎的,基本也不需要了,偶尔出去打一下无非是调剂调剂,长此以往,等新的林中、草原部落崛起,这老部落就不是对手”
“鲜卑对匈奴,突厥对鲜卑,回鹘对突厥,契丹对回鹘,女真对契丹,蒙古对女真,如不是本汗崛起,建州对蒙古,莫不如是”
“那可有一劳永逸的法子?”
“大兴作坊是一个法子,让林中、草原之人之人继续保持原本的生活也是也是一个法子,不过这也并不是一劳永逸的法子,本汗也是为这事烦劳不已”
刘若愚眼睛一亮,他似乎有些明白尼堪的意思了,“大汗您让叶尼塞河流域、勒拿河流域、阿尔丹河流域、黑龙江下游的索伦人继续在林中狩猎,便是为了让他们保持尚武的传统?”
尼堪点点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索伦人丁口本来就单薄,若是全部来到城池、草原,恐怕不出二十年,他们的战力就大打折扣了”
“那蒙古诸部?”
尼堪笑道:“你这几日不是在思虑这些事嘛,可否说来听听”
“是,大汗,微臣所虑者与大汗几乎相同,刚才索伦诸部您说过了,如今便来说着蒙古诸部”
“大汗,有两个法子”
“其一,将一部分蒙古人,主要是家里有孩童在各级学校读书的集中在一起,收归官府直接管辖,或者直接在大的城池附近形成官营牧场,就像丰州的汉人牧场一样”
尼堪眼睛一亮,“将蒙古部落纳入博格拉部恐怕更合适一些,官营牧场好是好,就怕时间一长便懈怠了,大明官营牧场的下场你恐怕比本汗更加清楚”
“对了”,尼堪此时站了起来,“铁木真崛起后,真正属于蒙古部落的其实也不多,还有相当多的部落操着突厥语,不过最后都称为蒙古部落,就将他们纳入博格拉部”
“大汗”,刘若愚也挣扎着坐了起来,尼堪赶紧说道:“你这是何苦呢,躺着说话就是了”,不过还是在他后背塞了一个枕头。
“大汗,像这样的蒙古部落也不能抽调太多,以防引起反弹,微臣以为,以三成为佳”
“嗯,就依你”
“好了,大汗,微臣刚才禀告数字时并没有将新近加入的科尔沁、扎鲁特、奈曼、敖汉等加入,这些部落也有好几万人,孩童也没有开始上学,就不能如此行事了,将来的喀尔喀、卫拉特等也是如此”
“你的意思?”
“大汗,不知您听说过契丹的南院北院没有?”
“你的意思是…还剩下来的牧户仿照契丹的规制,设置单独衙门管辖他们?”
“是的,不过若是还像以前那样管理恐怕不行,微臣的意思,如今您的长子也五岁了,需要一个称号了,若还是草原的规制,那也得是一个小汗,按照中原的规矩,就得封亲王了”
“目前博格拉部由额腾翼来打理不是不行,不过如今您的博格拉部几乎占了整个索伦部落的三成,以额腾翼的威望还是欠缺一些,微臣的意思,让两位国丈之一出面打理,辅佐皇长子统领博格拉部”
“皇长子同时兼领北院大王,统领其它草原部落”
“这之后,大汗的麾下有一直保持战斗力的草原部落、博格拉部、汉人牧户,任何一部想要单独做大都不容易……”
“何况,微臣来到这漠北也有几年了,根据微臣的了解、揣摩,无论是林中还是草原,他们还真服这一套,假如按照中原规制来打理,终究是有诸多不便,大汗,古人定下的规制虽有些局限,但自有它的独到之处”
“呵呵,有了北院,那南院也就呼之欲出了吧”
“大汗,如今瀚海国境内已经以汉人为主了,还有单独的汉人骑兵,一切按照中原规制来办就行了,这南院还是由大汗亲自管着较好,平素设置丞相那样的职位就行了”
“好你个刘若愚,不是说不做中行悦吗?”
“大汗,微臣有罪”,刘若愚心里一凛,以为触犯了尼堪的逆鳞,挣扎着想下地跪倒。
“哈哈哈”,尼堪将他按住了,“你不是中行悦,你是张宾!好好好,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