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9章 忠嗣陷囹圄
推荐阅读: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医妃惊世、重生民国娇小姐、奋斗1981、神医狂妃:邪王,甜甜宠、毒妻难逃:仙尊,太强势!、冥婚,弃妇娘亲之家有三宝、舌尖上的大宋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呃……也不是图什么。陛下就是觉得,自己无子,您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整天打打杀杀的没什么意思。不如签订盟约,安享富贵。”
崔耕却微微摇头,道:“李隆基比本王年纪还小,完全可以再生嘛,本王可不相信,他有那么好的心胸。杨公公,你确信,没什么附加条件了?”
“没了……呃……有。”
“这还差不多,到底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杨思勖小心翼翼地道:“这盟誓的人吧……为了考虑陛下的面子,得……得多一个。您想啊,您毕竟是陛下的臣子,陛下专门和您盟誓,那多不合适啊,这多一个人,他就能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行了,别整那些有的没的。”崔耕皱眉打断道:“事到如今,本王就问你一句话,那多出来的人是谁?”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是他?什么内容?岭南道、吐蕃、大唐朝廷合好,不再互相攻打?”
“岭南王果然聪明!”
“不对啊……吐蕃元气大伤,急需修养生机,可以理解。但这事儿对李隆基有什么好处?”
“事到如今,奴婢也不瞒您了。吐蕃还会上表,称陛下为舅舅,合同为一家,臣服大唐。有了这个功业,陛下就可封禅泰山了。”
从文成公主那论,小赞普倒的确该城李隆基为舅舅。
“这样啊……”
崔耕暗暗琢磨,封禅泰山,对于后世之人来说,当然毫无意义。但是,对于古代帝王来讲,这就是毕生追求之一了。
但是,泰山不是那么好封禅的,你得取得过人的功业才可封禅。要不然,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讲,会被天下万民讥笑。从迷信的角度来讲,会被上苍降罪。
李隆基长达几年没有子嗣降生,肯定心慌了。能追求的,可不就之剩下青史留名吗?
所以,他为了封禅泰山,同意吐蕃的要求,积极搀和此事,并不奇怪。
至于说他会不会违背盟约?废话,有了足够的利益,亲爹都能杀,还在乎什么报应?
不过,至少在短时间内,三方的和平还是能够保证的。
崔耕道:“如此说来,你们那个什么三国盟约,就算瓦解了?”
杨思勖正色道:“什么三国盟约?那仅仅是民间传言而已,越王不可偏听偏信。。”
“那本王找南诏的麻烦,朝廷也不管?”
“南诏撮尔小国,若是胆敢冒犯岭南王的虎威,当然要严惩不贷。”
“那成吧,本王答应了。”
以岭南王的实力,绝不可能灭绝吐蕃。崔耕又没有跟朝廷开兵见仗的打算,当即慨然应允。
杨思勖大喜,道“岭南王真敞亮,奴婢这回可是又立下了大功一件。您知不知道,朝廷收回石堡城之后,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啊……”
然后,他简要地将事情的经过,介绍了一遍。
石堡城重归大唐后,吐蕃赞普马上写信给李隆基,要求李隆基还城。
李隆基当然不肯,吐蕃就威胁把三国盟约的细节公之于众。
李隆基虽然不怎么在乎,但这终究影响他的名声,又是一阵好言安抚。
双方不断讨价还价,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一致同意定立这么一个盟约。
会盟的地点,就在石堡城外,三方中每一方可带两万骑兵护驾。并且,可以派人去另外两方的重要关隘上监察,防备有人集结大队人马偷袭。
石堡城附近方圆几百里全是荒原沙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什么风吹草动,逃跑也很容易。
这算是最佳的会盟地点了。
合约签订之后,吐蕃得了喘~息之机,大唐朝廷得了面子,至于崔耕……则是彻底瓦解了之前的三国同盟。
事实上,他当初让安禄山取石堡城再交给李隆基,也不是活雷锋,主要还是为了挑拨大唐朝廷和吐蕃之间的关系。现在的结果,比他预想中要好很多。
只待把朝廷和吐蕃安抚住,崔耕就可腾出手来,处理大唐的心腹大患南诏了。
……
……
商定日期,派出监察使者,准备精锐部队,把郭子仪和张守调来护驾……直到一个多月后,崔耕才忙活的差不多。
只待明日一早,就可启程赶往石堡城。
可正在这时,崔耕的府中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者,面色愁苦,跪倒在了崔耕的面前:“小人王勇参见越王千岁,参见诸位将军。”
“王勇,你找本王有什么事儿?”
“呃……此事关系重大,还请王上屏退左右。”
“不必了,这里都是本王信得过的人。”
这话不假,在场的除了崔耕之外,就是杨玄琰、郭子仪、张守和安禄山、宋根海了。
王勇猛地磕了一个响头,道:“王爷慈悲,小人求求您,一定要救救小少爷啊!”
“小少爷?”崔耕微微一愣,道“怎么个小少爷?”
“就是王海宾之子王忠嗣,小人就是王家的管家。”
“什么?王忠嗣?”崔耕、郭子仪和张守,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在渭州之战中,因为李隆基的拖延,崔耕和王海宾、郭子仪、张守先胜后败,被吐蕃大军紧紧追赶。
最后,王海宾主动断后,战死沙场,崔耕三人才得以逃出生天。毫不夸张地说,王海宾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现在听说王海宾的子嗣有难,他们怎能不急?
崔耕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他心中暗想,历史记载中,王海宾战死后,他的儿子王忠嗣被李隆基收入宫中,好生抚养,长大成人。
但是,自己怎么就没再多想想,历史已经改变了啊!
王海宾是为了掩护自己和郭子仪、张守才战死沙场的,李隆基视自己三人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又怎么可能收养王海宾的遗孤?
那可怜的孩子,还不知怎么自生自灭呢!
王勇却不知崔耕的所思所想,罗哩罗嗦地解释道:“唉,说起来,都是小人的错啊!五郎去世后,就是我跟小少爷相依为命。没成想,小少爷今年才十二岁,就嚷嚷着去瓜州从军,替父报仇。我想小孩子嘛,就是说说而已,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某日晚间,他竟然不辞而别了。”
王勇说得十二岁是虚岁,其实王忠嗣现在也就是十岁而已。他就算再天赋异禀,也比之成年人也大大不如。
崔耕担忧道:“然后呢?”
“然后,小的就赶紧追了下去。结果,还是晚了一步,小少爷碰上了人贩子,被卖给瓜州的胡人做奴隶了。小的想把小少爷赎回来,但是……五郎生前没什么积蓄,我的钱不够。”
依王海宾那狗脾气,确实存不下什么钱。
郭子仪渐松了一口气,道:“这么说,你是来拿钱赎人的?好说,好说。”
“哪啊?”王勇苦笑道:“我当时见钱不够,就急眼了,说朝廷律法有规定,汉人不得为胡人之奴。”
崔耕摇头道:“规定是规定,现实是现实。瓜州地处边陲之地,哪那么严格?再说了,就算在长安城,这种事儿也禁绝不了。”
“对啊。人家就说,随便我哪里去告,总而言之,不见钱不能放人。”
“接下来呢?”
王勇痛苦地蹲了下去,抱着脑袋,道:“我……我当时也是气迷糊了,就说,五郎和岭南王、大唐双耀,有着过命的交情。他们赶紧乖乖放人还则罢了。不然地话,岭南王一怒,没他们的好果子吃。”
“他们怎么说呢?”
“他们说,要是不提岭南王也就罢了,交钱就能赎人。但是现在,既然那王忠嗣对岭南王如此重要,就让他亲自前来领人吧?他若不来,给多少钱都没用。”
“呃……也不是图什么。陛下就是觉得,自己无子,您又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整天打打杀杀的没什么意思。不如签订盟约,安享富贵。”
崔耕却微微摇头,道:“李隆基比本王年纪还小,完全可以再生嘛,本王可不相信,他有那么好的心胸。杨公公,你确信,没什么附加条件了?”
“没了……呃……有。”
“这还差不多,到底什么条件,说来听听。”
杨思勖小心翼翼地道:“这盟誓的人吧……为了考虑陛下的面子,得……得多一个。您想啊,您毕竟是陛下的臣子,陛下专门和您盟誓,那多不合适啊,这多一个人,他就能对天下人有个交代……”
“行了,别整那些有的没的。”崔耕皱眉打断道:“事到如今,本王就问你一句话,那多出来的人是谁?”
“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是他?什么内容?岭南道、吐蕃、大唐朝廷合好,不再互相攻打?”
“岭南王果然聪明!”
“不对啊……吐蕃元气大伤,急需修养生机,可以理解。但这事儿对李隆基有什么好处?”
“事到如今,奴婢也不瞒您了。吐蕃还会上表,称陛下为舅舅,合同为一家,臣服大唐。有了这个功业,陛下就可封禅泰山了。”
从文成公主那论,小赞普倒的确该城李隆基为舅舅。
“这样啊……”
崔耕暗暗琢磨,封禅泰山,对于后世之人来说,当然毫无意义。但是,对于古代帝王来讲,这就是毕生追求之一了。
但是,泰山不是那么好封禅的,你得取得过人的功业才可封禅。要不然,从现实的角度上来讲,会被天下万民讥笑。从迷信的角度来讲,会被上苍降罪。
李隆基长达几年没有子嗣降生,肯定心慌了。能追求的,可不就之剩下青史留名吗?
所以,他为了封禅泰山,同意吐蕃的要求,积极搀和此事,并不奇怪。
至于说他会不会违背盟约?废话,有了足够的利益,亲爹都能杀,还在乎什么报应?
不过,至少在短时间内,三方的和平还是能够保证的。
崔耕道:“如此说来,你们那个什么三国盟约,就算瓦解了?”
杨思勖正色道:“什么三国盟约?那仅仅是民间传言而已,越王不可偏听偏信。。”
“那本王找南诏的麻烦,朝廷也不管?”
“南诏撮尔小国,若是胆敢冒犯岭南王的虎威,当然要严惩不贷。”
“那成吧,本王答应了。”
以岭南王的实力,绝不可能灭绝吐蕃。崔耕又没有跟朝廷开兵见仗的打算,当即慨然应允。
杨思勖大喜,道“岭南王真敞亮,奴婢这回可是又立下了大功一件。您知不知道,朝廷收回石堡城之后,直引起了一场轩然大~波啊……”
然后,他简要地将事情的经过,介绍了一遍。
石堡城重归大唐后,吐蕃赞普马上写信给李隆基,要求李隆基还城。
李隆基当然不肯,吐蕃就威胁把三国盟约的细节公之于众。
李隆基虽然不怎么在乎,但这终究影响他的名声,又是一阵好言安抚。
双方不断讨价还价,商量来商量去,最后一致同意定立这么一个盟约。
会盟的地点,就在石堡城外,三方中每一方可带两万骑兵护驾。并且,可以派人去另外两方的重要关隘上监察,防备有人集结大队人马偷袭。
石堡城附近方圆几百里全是荒原沙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有什么风吹草动,逃跑也很容易。
这算是最佳的会盟地点了。
合约签订之后,吐蕃得了喘~息之机,大唐朝廷得了面子,至于崔耕……则是彻底瓦解了之前的三国同盟。
事实上,他当初让安禄山取石堡城再交给李隆基,也不是活雷锋,主要还是为了挑拨大唐朝廷和吐蕃之间的关系。现在的结果,比他预想中要好很多。
只待把朝廷和吐蕃安抚住,崔耕就可腾出手来,处理大唐的心腹大患南诏了。
……
……
商定日期,派出监察使者,准备精锐部队,把郭子仪和张守调来护驾……直到一个多月后,崔耕才忙活的差不多。
只待明日一早,就可启程赶往石堡城。
可正在这时,崔耕的府中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一个五十岁左右的老者,面色愁苦,跪倒在了崔耕的面前:“小人王勇参见越王千岁,参见诸位将军。”
“王勇,你找本王有什么事儿?”
“呃……此事关系重大,还请王上屏退左右。”
“不必了,这里都是本王信得过的人。”
这话不假,在场的除了崔耕之外,就是杨玄琰、郭子仪、张守和安禄山、宋根海了。
王勇猛地磕了一个响头,道:“王爷慈悲,小人求求您,一定要救救小少爷啊!”
“小少爷?”崔耕微微一愣,道“怎么个小少爷?”
“就是王海宾之子王忠嗣,小人就是王家的管家。”
“什么?王忠嗣?”崔耕、郭子仪和张守,几乎同时惊呼出声。
在渭州之战中,因为李隆基的拖延,崔耕和王海宾、郭子仪、张守先胜后败,被吐蕃大军紧紧追赶。
最后,王海宾主动断后,战死沙场,崔耕三人才得以逃出生天。毫不夸张地说,王海宾就是他们的救命恩人。
现在听说王海宾的子嗣有难,他们怎能不急?
崔耕更是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中,他心中暗想,历史记载中,王海宾战死后,他的儿子王忠嗣被李隆基收入宫中,好生抚养,长大成人。
但是,自己怎么就没再多想想,历史已经改变了啊!
王海宾是为了掩护自己和郭子仪、张守才战死沙场的,李隆基视自己三人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又怎么可能收养王海宾的遗孤?
那可怜的孩子,还不知怎么自生自灭呢!
王勇却不知崔耕的所思所想,罗哩罗嗦地解释道:“唉,说起来,都是小人的错啊!五郎去世后,就是我跟小少爷相依为命。没成想,小少爷今年才十二岁,就嚷嚷着去瓜州从军,替父报仇。我想小孩子嘛,就是说说而已,也没放在心上。没想到,某日晚间,他竟然不辞而别了。”
王勇说得十二岁是虚岁,其实王忠嗣现在也就是十岁而已。他就算再天赋异禀,也比之成年人也大大不如。
崔耕担忧道:“然后呢?”
“然后,小的就赶紧追了下去。结果,还是晚了一步,小少爷碰上了人贩子,被卖给瓜州的胡人做奴隶了。小的想把小少爷赎回来,但是……五郎生前没什么积蓄,我的钱不够。”
依王海宾那狗脾气,确实存不下什么钱。
郭子仪渐松了一口气,道:“这么说,你是来拿钱赎人的?好说,好说。”
“哪啊?”王勇苦笑道:“我当时见钱不够,就急眼了,说朝廷律法有规定,汉人不得为胡人之奴。”
崔耕摇头道:“规定是规定,现实是现实。瓜州地处边陲之地,哪那么严格?再说了,就算在长安城,这种事儿也禁绝不了。”
“对啊。人家就说,随便我哪里去告,总而言之,不见钱不能放人。”
“接下来呢?”
王勇痛苦地蹲了下去,抱着脑袋,道:“我……我当时也是气迷糊了,就说,五郎和岭南王、大唐双耀,有着过命的交情。他们赶紧乖乖放人还则罢了。不然地话,岭南王一怒,没他们的好果子吃。”
“他们怎么说呢?”
“他们说,要是不提岭南王也就罢了,交钱就能赎人。但是现在,既然那王忠嗣对岭南王如此重要,就让他亲自前来领人吧?他若不来,给多少钱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