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河西县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最强战神、渡劫之王、天下第一、万族之劫、重生之都市仙尊、好想住你隔壁、特种奶爸俏老婆、妖夏
一秒记住【一品小说网 www.epxs.net】,精彩小说无弹窗免费阅读!
小马请我吃饭,家宴,我带着曼妮和小囡囡来了。
见面之后,我看见包厢里有个姑娘,相貌一般,不过我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
小马介绍这是他的未婚妻,小马一米八的个头,长相跟陆毅似的,绝对一个帅小伙。
可是这个未婚妻……?
小马敬酒,我急忙端杯,两个人一饮而尽,小马挺高兴,我也挺高兴,曼妮跟小马的未婚妻说说笑笑,过了一会儿从手上脱下镯子,说给小马的女朋友戴上。
小马未婚妻急忙推辞,曼妮说咱们是姐妹,如果你不要就是嫌弃姐姐,要不这镯子我砸了。
小马未婚妻没有办法,这才将镯子收下,曼妮笑着说,这是她给弟妹的见面礼。
小马挺激动说这是干啥,曼妮说着她们姐妹的事情,大老爷们喝你们的酒!
我笑着拍了拍小马的肩膀说道,老婆的话就是圣旨,来喝吧!
其实我很清楚,曼妮将手镯给小马的未婚妻,主要是感谢小马那段日子对我的照顾,更何况帮了这么多忙,一直没找个感谢的机会。
小马问我调动的事情,我说前天刚从省委组织部回来,应该很快就有消息。
小马说我要不是有人压着,当个市委书记都不多,我急忙让他别瞎说,小马说就兄弟两个人怕啥。
说实话,小马这个人给人感觉挺豪爽,但实际却是心细如发,而且做事情非常有章法。
否则也不会在短短几年里,从一个普通刑警感到了副队长,当然其中我也帮了不少忙,但话说出来,要是死狗,再怎么扶也上不了墙
我问什么时候扶正,小马说目前不好说,好多人盯着那个位子,我想了一下说道,岳书记那里我也能说上话,但管不管用就不知道了。
小马端起酒杯说感谢,我们干了这一杯。
吃过饭小马要送未婚妻回家,我们握手而别,曼妮说我真是粗心的要命。
我说怎么了,曼妮问我知道小马的未婚妻姓什么吗?
我说姓什么,曼妮说姓岳。我吃了一惊,忽然想起来,好像有一会儿碰见岳书记,旁边站的女孩子就是小马的未婚妻。
难道是岳书记的女儿?可是我记得岳书记是儿子啊!
曼妮说是岳书记哥哥的孩子,我这才恍然大悟,情不自禁摇摇头,这个小马口风够紧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曼妮说小马不是池中之物,你瞅着吧,再过两年肯定起来了。
我也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自打去过省委组织部后,过了几天没有动静,有好几次我想给苏红打个电话,可是又觉得这样目的太直接。
琢磨了一下,苏红说老家的灌肠非常好吃,只可惜现在外卖的没有原来的味道了。
于是我开车直接去了苏红的老家,就在当地找到一家做灌肠非常出名的店铺,用高出普通灌肠的价格,让他们精心做了十碗,就连放料都精心调配。
有用保温箱带着直杀省城,到了之后我给苏红发了一个短信,等了一会儿对方回过电话。
我说苏姐有空吗?
苏红问我什么事,我说昨天回老家上坟,想起苏姐说起灌肠,我馋得不行去了一趟你说的老店,结果还真在,着实解了一回瘾。
那啥,好东西当然要跟苏姐分享,我也给苏姐稍过了一些,问她啥时候有空,给她送过去。
苏红在电话里挺高兴,连连说太客气了,我说这样我找个饭店让他们给你送过去。
其实我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嫌,毕竟省委组织部不是一般地方,你拿着大包小包进去,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太显眼,让人看见不好。
苏红说行,我们聊了两句,苏红说中午请我吃饭,我说还有紧要事情得赶紧回去。
当然我并没有紧要事情,主要是为了突出,就是来专门送灌肠的,没有别的企图,这样会让苏红心里更加感激。
因为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开车好几百公里送过来,说明我真的把这个干姐姐放在心上。
苏红真的想挽留我,我没有答应,接着苏红主动提起来,说我的事情组织部已经准备下文,估计就这个礼拜,让我不要心急。
我说这也不是心急的事,摆平心态最好!说完我们都笑了。
到了第二天晚上,我接到苏红电话,苏红说事情基本定了,将我安排到了清流县,而且是代县长。
我听了之后挺高兴,因为清流县就在临市,而且开车也就是三、四个小时路程,回家也算方便。
再有清流县是省级贫困县,比起国家贫困县还是好一些。
可是到了第二天下午,我接到苏红电话说事情有变,让我等电话。
啥意思,事情有变?就这样我坐在家里,一直等到晚上十点钟,苏红才打来电话。
说我安排的地点变了,是河西县,而且是常务副县长。
我听了大吃一惊,倒不是常务副县长的职务,而是河西县除了是国家级贫困县,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
并不是这个地方人杰地灵有名气,而是这个地方的乞丐有名气。
十年前你在大街上问十个乞丐,其中有六个是河西县的,至于现在你问十个最少有八个。
可能有人问,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可为啥乞丐钱越来越多。正是因为经济发展越好,所以河西的乞丐越来越多。
可能又有人问,这个不科学啊!你先别急,我给你解释!
河西县听起来好像是风调雨顺,地肥水美的好去处,可实际上跟河半毛钱关系没有。
这个地方地处省最边缘地带,紧挨着邻省,那么有人问跟邻省接壤,不正是发展经济的有利地理条件吗?
可是这个有利地理条件被嵯峨的高山所阻隔,河西县地处丘陵,四面环山。
记得有一次省里地图重新测绘,不知道为啥就被河西县给丢了,于是人们戏称河西县是被遗忘的角落。
因为是山地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少,有人做过统计,如果把全县的耕种的地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刚好也就是立锥之地。
你想这样的耕地面积肯定收获贫瘠,于是年年拿救济,碰到年景好勉强能对付,碰到年景不好,只能打第二份兼职工作,讨饭!
而且在五六十年代,河西人拿着县里介绍信讨饭,这个事情绝对是真的!
如果有人看过焦裕禄电影开头片段,肯定记得兰考县的人爬火车去讨饭,在河西县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
后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河西县人也抓住了这个契机,终于有了改变,只不过这个改变并不光彩。
因为经济发展了,所以人们对一毛两毛一块两块浑然不当回事。
于是河西县人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快速拓展业务,呼朋引伴将原本属于第二职业的乞讨,竟然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
经过一番论证和实践证明,乞讨果然是一份很有钱途的职业,因为乞讨真的可以发财致富。
河西县的人拿着饭碗穿梭于省里城市大街小巷,而且是颇为理直气壮的要钱。
你要给他馒头反而鄙视你,认为馒头是对他职业的侮辱,但是你要给他钱。立马变了一副脸孔,满面堆笑说着吉利的话。
而且你给的钱必须是一元以上,如果是一元以下连个笑脸都没有。
据说河西县委县政府为此想了不少办法,但是人心跑野了,再想往回收那简直势必登天。
再说不用每天累死累活伺弄那几块比巴掌大不了的地,轻轻松松把手一伸就来钱,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河西县得了一个乞丐县的美誉,弄得所属市里人跟着他们抬不起头,出去根本不敢说自己是某某市的,生怕伸出同情之手,递过来几个硬币。
而且最近这些年,河西县已经有部分人,响应胆子再大点,步子再迈得快点的号召,逐渐出省,已经和国际城市接轨。
像在京津沪这些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找个地方一蹲,继续将他们的老传统发扬光大。
你想国际城市人口密集吞吐量大,在人来人往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心生隐侧之人,你一毛我两块很快那个碗就变的岗尖岗尖的。
河西县这些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乐的连嘴都合不拢。一天算下发现能抵上过去半个月的劳动成果,遂有了扎根国际城市的宏伟蓝图。
过了一段时间看到繁华地段浪费有些可惜,便生出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心思,便回到县里四处宣扬,那些国际都市如何如何好,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总结了很精辟的“六个字”,而且颇见文学功底,“人傻、钱多、速来。”。
就这样河西县的人首先成为所属市第一批进军国际都市的先遣部队。
凡事都要摸着石头过河,凡事都要试试水深浅,凡事都要看最终的效果。
先富的人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带动着其他人心思也蠢蠢欲动,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河西县人再一次用行动实践了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只不过他们手里拿的不是枪,是讨饭的碗……。
小马请我吃饭,家宴,我带着曼妮和小囡囡来了。
见面之后,我看见包厢里有个姑娘,相貌一般,不过我觉得好像在哪里见过。
小马介绍这是他的未婚妻,小马一米八的个头,长相跟陆毅似的,绝对一个帅小伙。
可是这个未婚妻……?
小马敬酒,我急忙端杯,两个人一饮而尽,小马挺高兴,我也挺高兴,曼妮跟小马的未婚妻说说笑笑,过了一会儿从手上脱下镯子,说给小马的女朋友戴上。
小马未婚妻急忙推辞,曼妮说咱们是姐妹,如果你不要就是嫌弃姐姐,要不这镯子我砸了。
小马未婚妻没有办法,这才将镯子收下,曼妮笑着说,这是她给弟妹的见面礼。
小马挺激动说这是干啥,曼妮说着她们姐妹的事情,大老爷们喝你们的酒!
我笑着拍了拍小马的肩膀说道,老婆的话就是圣旨,来喝吧!
其实我很清楚,曼妮将手镯给小马的未婚妻,主要是感谢小马那段日子对我的照顾,更何况帮了这么多忙,一直没找个感谢的机会。
小马问我调动的事情,我说前天刚从省委组织部回来,应该很快就有消息。
小马说我要不是有人压着,当个市委书记都不多,我急忙让他别瞎说,小马说就兄弟两个人怕啥。
说实话,小马这个人给人感觉挺豪爽,但实际却是心细如发,而且做事情非常有章法。
否则也不会在短短几年里,从一个普通刑警感到了副队长,当然其中我也帮了不少忙,但话说出来,要是死狗,再怎么扶也上不了墙
我问什么时候扶正,小马说目前不好说,好多人盯着那个位子,我想了一下说道,岳书记那里我也能说上话,但管不管用就不知道了。
小马端起酒杯说感谢,我们干了这一杯。
吃过饭小马要送未婚妻回家,我们握手而别,曼妮说我真是粗心的要命。
我说怎么了,曼妮问我知道小马的未婚妻姓什么吗?
我说姓什么,曼妮说姓岳。我吃了一惊,忽然想起来,好像有一会儿碰见岳书记,旁边站的女孩子就是小马的未婚妻。
难道是岳书记的女儿?可是我记得岳书记是儿子啊!
曼妮说是岳书记哥哥的孩子,我这才恍然大悟,情不自禁摇摇头,这个小马口风够紧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
曼妮说小马不是池中之物,你瞅着吧,再过两年肯定起来了。
我也深有同感的点点头……。
自打去过省委组织部后,过了几天没有动静,有好几次我想给苏红打个电话,可是又觉得这样目的太直接。
琢磨了一下,苏红说老家的灌肠非常好吃,只可惜现在外卖的没有原来的味道了。
于是我开车直接去了苏红的老家,就在当地找到一家做灌肠非常出名的店铺,用高出普通灌肠的价格,让他们精心做了十碗,就连放料都精心调配。
有用保温箱带着直杀省城,到了之后我给苏红发了一个短信,等了一会儿对方回过电话。
我说苏姐有空吗?
苏红问我什么事,我说昨天回老家上坟,想起苏姐说起灌肠,我馋得不行去了一趟你说的老店,结果还真在,着实解了一回瘾。
那啥,好东西当然要跟苏姐分享,我也给苏姐稍过了一些,问她啥时候有空,给她送过去。
苏红在电话里挺高兴,连连说太客气了,我说这样我找个饭店让他们给你送过去。
其实我这样做也是为了避嫌,毕竟省委组织部不是一般地方,你拿着大包小包进去,虽然不值几个钱,但太显眼,让人看见不好。
苏红说行,我们聊了两句,苏红说中午请我吃饭,我说还有紧要事情得赶紧回去。
当然我并没有紧要事情,主要是为了突出,就是来专门送灌肠的,没有别的企图,这样会让苏红心里更加感激。
因为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开车好几百公里送过来,说明我真的把这个干姐姐放在心上。
苏红真的想挽留我,我没有答应,接着苏红主动提起来,说我的事情组织部已经准备下文,估计就这个礼拜,让我不要心急。
我说这也不是心急的事,摆平心态最好!说完我们都笑了。
到了第二天晚上,我接到苏红电话,苏红说事情基本定了,将我安排到了清流县,而且是代县长。
我听了之后挺高兴,因为清流县就在临市,而且开车也就是三、四个小时路程,回家也算方便。
再有清流县是省级贫困县,比起国家贫困县还是好一些。
可是到了第二天下午,我接到苏红电话说事情有变,让我等电话。
啥意思,事情有变?就这样我坐在家里,一直等到晚上十点钟,苏红才打来电话。
说我安排的地点变了,是河西县,而且是常务副县长。
我听了大吃一惊,倒不是常务副县长的职务,而是河西县除了是国家级贫困县,而且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很有名气。
并不是这个地方人杰地灵有名气,而是这个地方的乞丐有名气。
十年前你在大街上问十个乞丐,其中有六个是河西县的,至于现在你问十个最少有八个。
可能有人问,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可为啥乞丐钱越来越多。正是因为经济发展越好,所以河西的乞丐越来越多。
可能又有人问,这个不科学啊!你先别急,我给你解释!
河西县听起来好像是风调雨顺,地肥水美的好去处,可实际上跟河半毛钱关系没有。
这个地方地处省最边缘地带,紧挨着邻省,那么有人问跟邻省接壤,不正是发展经济的有利地理条件吗?
可是这个有利地理条件被嵯峨的高山所阻隔,河西县地处丘陵,四面环山。
记得有一次省里地图重新测绘,不知道为啥就被河西县给丢了,于是人们戏称河西县是被遗忘的角落。
因为是山地所以人均耕地面积少,有人做过统计,如果把全县的耕种的地分摊到每个人的头上,刚好也就是立锥之地。
你想这样的耕地面积肯定收获贫瘠,于是年年拿救济,碰到年景好勉强能对付,碰到年景不好,只能打第二份兼职工作,讨饭!
而且在五六十年代,河西人拿着县里介绍信讨饭,这个事情绝对是真的!
如果有人看过焦裕禄电影开头片段,肯定记得兰考县的人爬火车去讨饭,在河西县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情景。
后来改革开放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河西县人也抓住了这个契机,终于有了改变,只不过这个改变并不光彩。
因为经济发展了,所以人们对一毛两毛一块两块浑然不当回事。
于是河西县人以此为契机和动力,快速拓展业务,呼朋引伴将原本属于第二职业的乞讨,竟然当成了头等大事来抓。
经过一番论证和实践证明,乞讨果然是一份很有钱途的职业,因为乞讨真的可以发财致富。
河西县的人拿着饭碗穿梭于省里城市大街小巷,而且是颇为理直气壮的要钱。
你要给他馒头反而鄙视你,认为馒头是对他职业的侮辱,但是你要给他钱。立马变了一副脸孔,满面堆笑说着吉利的话。
而且你给的钱必须是一元以上,如果是一元以下连个笑脸都没有。
据说河西县委县政府为此想了不少办法,但是人心跑野了,再想往回收那简直势必登天。
再说不用每天累死累活伺弄那几块比巴掌大不了的地,轻轻松松把手一伸就来钱,何乐而不为。
就这样河西县得了一个乞丐县的美誉,弄得所属市里人跟着他们抬不起头,出去根本不敢说自己是某某市的,生怕伸出同情之手,递过来几个硬币。
而且最近这些年,河西县已经有部分人,响应胆子再大点,步子再迈得快点的号召,逐渐出省,已经和国际城市接轨。
像在京津沪这些地方,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找个地方一蹲,继续将他们的老传统发扬光大。
你想国际城市人口密集吞吐量大,在人来人往的过程中,难免会有心生隐侧之人,你一毛我两块很快那个碗就变的岗尖岗尖的。
河西县这些第一个敢吃螃蟹的人,乐的连嘴都合不拢。一天算下发现能抵上过去半个月的劳动成果,遂有了扎根国际城市的宏伟蓝图。
过了一段时间看到繁华地段浪费有些可惜,便生出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心思,便回到县里四处宣扬,那些国际都市如何如何好,并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总结了很精辟的“六个字”,而且颇见文学功底,“人傻、钱多、速来。”。
就这样河西县的人首先成为所属市第一批进军国际都市的先遣部队。
凡事都要摸着石头过河,凡事都要试试水深浅,凡事都要看最终的效果。
先富的人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功,带动着其他人心思也蠢蠢欲动,于是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河西县人再一次用行动实践了农村包围城市策略,只不过他们手里拿的不是枪,是讨饭的碗……。